脫氧核糖核酸酶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脫氧核糖核酸酶Ⅰ是一種核酸內切酶,最早由M.Kunitz結晶的所得。離子的存在對切斷方式有着明顯的影響。在不斷的研究發展過程中,也被作為一種研究材料。
中文名脫氧核糖核酸酶Ⅰ
類 型核酸內切酶
脫氧核糖核酸酶Ⅰ是最有代表性的核酸內切酶。最早是由M.Kunitz從胰臟中分離出結晶的,也稱為胰脫氧核糖核酸酶或DNaseⅠ, EC3.1.21.1。分子量約3.1萬,等電點pH4.7,最適PH 7附近,需要Mg2 和Mn2 。分離單鏈和雙鏈DNA,產生具有 5′-磷酸末端的分解物。在一般條件下其分解產物含有1到8—12個寡聚核苷酸,平均大小等於四個核苷酸。反應初期似乎是先分解dpPupPy鍵,但因二價離子的存在對切斷的方式有顯著影響。因此酶容易得到結晶,所以於核酸 [1] 的研究上廣泛應用;又由於對整個結構已經明確,因而也是酶化學研究的材料。
功能主治
用於支氣管擴張、肺膿瘍等。
用法及用量
1.吸入或腔內注射:1次可達5萬單位。
2.肌註:每次100萬單位,2日1次。
3.局部塗搽濃度為每毫升1250~2500單位。常與鏈激酶合用。
不良反應和注意:注射後可能引起無力、胃腸道反應,還偶有皮疹。[1]
產品規格
注射用脫氧核糖核酸酶:每支含本品25000單位、10萬單位。
生產廠家
是否醫保用藥:醫保
是否非處方藥:處方
其它資料
1.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有支氣管胸膜婁的活動性結核病人忌用。
2.禁與肝素、枸櫞酸鹽等配伍。
3.溶液需臨用前配製,貯存溫度不得超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