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膏肓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膏肓穴】經穴名,屬足太陽膀胱經。膏肓穴的位置:當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中醫認為刺激膏盲穴有治療咳嗽、氣喘、支氣管炎、肺結核、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等作用。


穴位含義

肓膜中的脂類物質由此外輸膀胱經
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臟與膈膜之間也。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類物質由此外輸膀胱經。穴外輸膀胱經的氣血物質為心臟與膈膜之間的膏脂(此膏肓由五穀精微所化),故名膏肓。


概況

【取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或左右旁開三寸),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較乾燥的濕熱之氣與不溶於水的膏脂。
【運行規律】熱氣循膀胱經上行,膏脂出體表後散熱降下行。
【功能作用】散熱排脂。[1]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散熱排脂、補虛益損、調理肺氣。
【主治病症】:咳嗽、氣喘、健忘、遺精、完谷不化。肺結核、支氣管炎、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等。
【配伍應用】:
膏肓穴配尺澤穴、肺俞穴治療喘咳;
膏肓穴配肺俞主治久咳;
膏肓穴配肩井穴治療肩背痛;
膏肓穴配白勞穴治療虛勞。


日常保健

唐代藥王孫思邈曾在《千金方》中說:「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遺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比如,得了支氣 管炎、支氣管哮喘等慢性疾病,且因久病不愈變得體弱消瘦時,說明身體氣血陰陽均已受損,最適宜取膏肓穴施灸治療,起到扶陽固衛、濟陰安營、調和全身氣血的 作用,從而使身體恢復強壯。


穴位療法

【針刺】膏肓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 不可深刺,以防氣胸。
【艾灸】膏肓穴,艾條溫灸5-15分鐘,膏肓穴,艾炷灸或溫針灸3-7壯。
【按摩】按摩膏肓穴治療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的手法:按摩膏肓穴位時一面緩緩的吐氣,一面揉膏肓穴6秒鐘,反覆重複10次,就可以治肩膀僵硬、酸痛等。


視頻

焦守廷上傳足太陽膀胱經《膏肓穴》


參考文獻

  1. 膏盲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