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臂臑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臂臑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頭沖、頸沖。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絡之交會穴。臂臑穴的位置: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中醫認為刺激臂臑穴有緩解治療肩臂疼痛、肩關節周圍炎、頸項強急等作用。


穴位含義

手陽明經之陽氣交會於此。
1.臂臑。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動物的前肢,為靈巧、好動之意,此指穴內氣血物質為陽氣。臂臑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本穴位處臂部,穴內氣血由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充盛而使臂能活動自如,故名臂臑。
2.頭沖、頸沖。頭、頸,指穴內物質運行的部位和方向。沖,指穴內物質的運行狀態。頭沖、頸沖名意指本穴的陽氣上沖頭、頸各部。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本穴物質為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強盛,其運行為從天部層次直上頭頸,故名。
3.手陽明絡之會。本穴物質為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故為手陽明絡之會。


概況

【取穴】位於人體的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穴肩髃穴連線上,曲池穴上7寸。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律】陽氣以沖行之狀上行頭頸天部。
【功能作用】清熱明目,通經通絡[1]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有清熱明目,通經通絡的作用
【主治病症】主治瘰癧,肩臂疼痛,肩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急性結膜炎,上肢癱瘓,目疾,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頸項拘攣,頸淋巴結核,癭氣,瘰癧,頭痛等,為針麻開胸常用穴之一。
【配伍應用】
臂臑穴配肩髃穴治肩臂痛。
臂臑穴配臑俞穴、肩髃穴、肩貞穴,治肩臂不可舉。
臂臑穴配曲池穴、天宗穴、肩髃穴,治上肢不遂。
臂臑穴配手五里穴治瘰癧。
臂臑穴配睛明穴、承泣穴治眼病。
臂臑穴配太陽穴、耳尖放血治急性結膜炎。
臂臑穴配合谷穴、光明穴、二間穴,治目疾。
臂臑穴配強間穴,有行氣緩筋,活絡止痛作用,主治頸項強。
臂臑穴配手三里穴、大迎穴,有豁痰行瘀,溫經散結作用,主治頸部淋巴結核。



穴位療法

【針灸】直刺0.5~1寸,局部酸脹;或向上斜刺1~2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脹,可向整個肩部放散。注意:不可深刺,凡肉腠大郄之處,其靈感傳導功能亦大,須防其影響其他部分。
【艾灸】艾柱灸或溫針灸3~7壯,艾條溫和灸10~20分鐘。將艾灸條對準臂臑,距皮膚2~3厘米,每次灸5~10分鐘,對白內障、視神經萎縮有輔助療效
【按摩】按揉臂臑3~5分鐘,可緩解頸、肩部酸痛.


視頻

臂臑穴


參考文獻

  1. 臂臑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