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自拍

中文名 自拍

外文名 Self-timer

首名自拍者 羅伯特·科尼利厄斯

自拍普及時間 1900年2月

拍攝工具 數碼相機手機

自拍,(Self-timer),即自行設定拍照時間。這個功能主要是給用戶,在單獨使用數碼相機、手機等拍攝工具時,想拍攝自己的影像所使用的。

自拍歷史

人類歷史上第一張自拍照,在1839年就出現了,照片的拍攝者是美國攝影師羅伯特·科尼利厄斯。只不過那時候照相機並未普及,普通人還沒辦法玩自拍。直到1900年柯達公司推出了廉價的「盒子布朗尼」相機,照相機才在普通人中間普及。

2013年11月Mashable網站發布了一些精選的古董自拍照,對現代人來說,自拍只是一種娛樂方式,但對20世紀早期的自拍先鋒們來說,這無異於一種革命性的創新。這些古董自拍照中包括一張英國女子用柯達「盒子布朗尼」相機所拍的照片,她穿着格子連衣裙,對着鏡子拍下了這張自拍照。照片攝於1900年,也就是柯達公司推出「盒子布朗尼」相機的同一年,這款相機給攝影藝術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在它之前,攝影只屬於少數人的專利,在它之後,普通人也能玩攝影了,因此有不少自拍照流傳至今。

令現代人都要感到驚奇的佳作,比如1966年特里·芬徹在跳傘前拍攝的自拍照。此外,還有一名20世紀30年代的女子拿着獎盃的自拍照,以及1938年一名穿着花呢西服的紳士拍攝的特寫自拍。

現代的自拍潮起源於社交網絡和智能手機革命,古董自拍照片的出現也同樣是科技創新的結果。照相機和現代攝影始於1790年,英國人托馬斯·韋奇伍德製造出了照相機的基本模型,到了1826年,法國發明家約瑟夫·涅浦斯將其發展成了跟現代的照相機相似的設備。

1838年,人類首次將自己的影像投放到膠捲之上,不久之後,世界上第一張自拍照也出現了——1839年,美國攝影師羅伯特·科尼利厄斯拍攝了第一張自拍照。但自拍照並未從此普及,普通人能拍自拍照還得等到1900年2月柯達「盒子布朗尼」相機的問世。這款相機售價僅為1美元,外殼由硬紙板製成,使用117毫米膠捲,這款相機一經推出就受到熱捧,賣出的相機數以百萬計。它價格低廉、操作簡便,向全世界推廣了快照技術,而1900年英國女子用它拍攝的自拍照也證明,它還令自拍照成為了一種潮流。

拍攝步驟

用戶把各種參數設定後,預設自己將會在照片上的位置,然後按下快門。這個時候數碼相機開始倒數,倒數時間由用戶設定(2秒或者10秒),這個時候,用戶也在數碼相機面前擺下姿勢,倒數完畢,相機快門自動釋放,把圖片攝入。這就是自拍的全過程。

拍攝技巧

由於是自拍,所以先要給相機一個支撐,如果有三腳架可以使用三腳架。如果沒有可以考慮用桌子,柜子以及窗台等物體充當支撐物。這樣以保證畫面穩定,提高清晰度。由於是自拍,所以必須在拍攝前就確定好構圖。可以考慮在背景和地面上做記號。以確定自己站立的地方。不過多拍幾張試驗一下確實是最簡單的辦法。

年度風雲詞

英國牛津字典19日選出年度風雲字:「Selfie」(自拍)。自拍通常指民眾利用智能手機或網絡攝影機拍下自己的樣貌,且這個字的使用頻率足足較2012年前增加170倍。

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顯示,連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都曾將自己和第一狗「波」(Bo)的自拍照上傳社交和照片網站。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也和女兒切爾西自拍上傳社交網站。

牛津字典(Oxford Dictionaries)發表聲明說,「『Selfie』今年在英語世界大受歡迎,由社交媒體的時髦用語躍居為表達自己拍下照片的主流簡略用語」,因而獲選年度風雲字。牛津字典出版商根據牛津字典編輯群執行的語言研究選出年度風雲字,而「Selfie」的根源可追溯至2002年的澳洲在線論壇。「Selfie」也衍生出許多類似的字,如「helfie」意指自拍頭髮,「belfie」為自拍臀部,「drelfie」則是拍下自己「喝多」的樣子。

2013年的其他熱門字還包含「twerk」(煽情熱舞,也譯電臀舞)。美國歌手麥莉·塞勒斯(Miley Cyrus)8月在MTV音樂錄像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s)大跳煽情電臀舞,更讓這個字爆紅。

此外,「showrooming」(展示廳現象)則意謂在實體店家內檢視某個商品後卻不購買,再到網絡上用更低的價錢買商品;廣受媒體報導的Bitcoin(比特幣)也入榜。

牛津字典研究人員每年選出最能反映時代氛圍的英文單字。2009年風雲字為「unfriend」(刪除好友)、2008年則是「credit crunch」(信用緊縮)、2007年為「carbon footprint」(碳足跡),2005年則是「Sudoku」(數獨)。

成癮為疾

2014年7月,中國各大媒體報道,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將「自拍成癮」定義為強迫症,其特點是常常想自拍並將照片上傳至社交網絡,以彌補現實生活中自尊心的缺失。

在新聞中,媒體報道美國精神病協會將這一精神疾病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即情景自拍型。一天自拍至少三次,但並不上傳至社交網絡。第二個層次為嚴重自拍型。一天自拍至少三次,並上傳自拍照至社交網絡。第三個層次為長期自拍型。抑制不住想自拍的衝動,一天上傳自拍照至少六次。心理醫生指出,治療這種精神疾病的藥物截止到2014年7月還沒有研製出來。

根據中國部分媒體的考證,證實了」自拍成癮為精神病「的信息都來自國外一網站在2014年3月31日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美國精神病學協會證實確認自拍成癮是精神疾病,確定疾病名是「selfitis」。

在該網站的自我介紹中提到在該網站讀到的每篇文章除了謊言外都是基於事實。在報道出現後,英文媒體上已經有很多闢謠文章。如《福布斯》雜誌2014年4月29日的報道指出,這明顯是惡搞,沒有任何可信信源證實、網站標語可疑、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網站沒有類似內容。

對於自拍成癮,確實引發了一些擔憂和科學研究,但「美國精神病學協會認定」這樣的說法利用了一部分人對自拍的恐慌或不滿、對權威機構的信賴,傳播虛假信息。英文媒體在轉載這條新聞時,一方面進行了澄清,另一方面也探究了自拍現象、一些有關成癮的研究等。

自拍軼事

2015年7月9日,俄羅斯政府發布手機自拍指南,針對危險自拍行為發出警告。警方也將開展宣傳活動,指導俄羅斯的年輕人如何安全地自拍。俄內政部日前發布的一份自拍指南,針對危險自拍行為發出警告,寫上「獨特的自拍畫面可能讓你丟失性命」,「拿着武器自拍即拿性命冒險」等。這份指南提醒手機使用者不要在船上、鐵軌旁,以及房頂上自拍。

自拍文化的起源與興盛

2014年,韋氏詞典也收入了selfie一詞,將其定義為「自己為自己拍攝的形象,使用數碼相機,尤其用於發布在社交網絡中」人類歷史上第一張自拍照可以追溯至1839年,為美國攝影愛好者Robert Cornelius在他費城的自家店鋪中所拍,他開啟相機蓋以後跑到取景框內,坐了足足一分鐘,直到拍攝完成。事實上,在照相術發明的早期,自拍並不少見,原因是對於那些實驗攝影師,自己充當模特更為方便。然而我們今天所說的自拍則特指自媒體領域的自拍行為,從牛津大學和韋氏詞典對自拍的定義來看,它們共同強調了智能手機/數碼相機/電腦攝像頭是自拍行為必要的工具,而上傳到社交網站則是這一行為最終完成的標誌,因此這種自拍文化為自媒體時代所特有。

自拍文化的起源與興盛,與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平台的出現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自拍的流行對上述微文化的三個特點都分別做出了實際的詮釋:Instagram、美拍等圖片分享社區的出現,以「以拍會友」的方式建立起了新型人際交往的圈子;技術門檻的降低使得攝影行為被去專業化和去精英化,青年成為了自拍文化的主體和推動者;隨時隨地拍攝的照片、長度只有10秒的視頻,切割着我們的生活並把它以截面的形式呈現出來。自媒體時代,圖像是自我表達的必要和有效方式。「自拍」成為個人用以傳播信息,獲取外界關注與認同的重要手段。對此做出印證的是:「自拍」一詞的英文中並沒有表示「拍照」的詞根,其主體為「自我(self)」,事實上將具體的拍照行為等同於一種更廣義的「自我欣賞」「自我展示」的行為,是極度個人化的。而後綴ie則在稱呼上表達一種親昵,又傳達出日常化與私密化的意味。作家KateLosse發現,2O06~2009年間,社交網站的個人照片在風格上出現了明顯的分野,早期的照片對焦準確,風格正式,多為其他人所拍。而之後,隨着Facebook的興起,出現了大量自拍照,它們技術業餘,不是曝光過度就是曝光不足,而且經常是在衛生問里對鏡拍攝而成。KateLosse注意到了兩個關於自拍的非常重要的細節——衛生間與鏡子。衛生問,是一個極度私人化的空間,這在當今社會已經是稀缺的空間資源。一個人一旦走出家門,立刻身處於攝像、照相鏡頭的網絡交織中,頭頂的攝像探頭、車裡的行車記錄儀、路人的手機,讓每個人都時刻處於人眼和機器眼的看與被看中。從福柯《規訓與懲罰》中的「少數觀看多數」的「敞式監獄(Panopticon)」,到托馬斯·麥謝森將大眾媒體特別是電視比喻成的「多數觀看少數」的「單視監獄(Synopticon)」,直至今天,可拍照設備的普及把社會變成了一個「多數觀看多數」的「全視監獄(Omnipticon)」。而當自拍潮流興起之後,本該是監視死角的衛生間,也在自拍視角下被攻陷。在舉起的手機鏡頭前,盥洗室、浴室、衛生間等隱私空間一覽無餘,馬桶、毛巾甚至是私密的個人用品都暴露無遺。在衛生間拍照的理由很好理解:有鏡子,光線柔和可以起到美化作用,因其隱秘性也方便擺出各種姿態和表情。然而衛生間自拍所導致的後果,則是現代社會中最後一塊私人空間的公開示眾。將衛生間置於鏡頭中,人為製造了一種「暴露情境」,有些衛生間自拍是有意識的自我暴露,故意借用了這一場所具有的暖昧意味,以此傳達出一種與性有關的暗示。也有些則在無意識下,將他人隱私暴露在了公眾視野之下。如新聞曾報道的某女子在公共浴室自拍並上傳網絡,結果多名裸女出現在後面的背景中。不能在公共浴室拍照,不能把別人的裸照傳到網上,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但當這名女子自拍時,卻完全忘記了這些原則。這一行為的出現,一方面證明自拍者對自我的高度關注,以至於完全忽視了背景中的別人;另一方面這也揭示了自媒體與自拍行為對人的高度迷惑性,當一個人自拍和使用自媒體發布內容時,非常容易混淆了公共與私人空問的界線。鏡子,是另一個自拍的關鍵詞。很多自拍行為藉助鏡子完成,照片中呈現的也是鏡子中的自拍者,這讓我們聯想到拉康具有顛覆性的鏡像理論。不同於笛卡兒「我思故我在」的我,海德格爾的「此在」之我,在拉康那面悲觀的鏡子中,主體的自我建構通過兩個途徑實現,一是對鏡像中自我的認同,而鏡中之我其實是一種被異化的幻象,如那喀索斯戀上的倒影;二是通過他者的目光來實現,每個個體其實都是在無意識地扮演着別人——那些看不見的在場者一眼中的形象。自拍文化具有鮮明的自戀性,在化妝、燈光、拍攝特效和後期製作的幫助下,自拍照中的自我被美化也即異化的程度更大於拉康所看到的鏡像,現代人在自拍照中都貌美如那喀索斯,而對自己鏡中自拍的欣賞與痴迷則尤如那喀索斯的對水自憐。同時,絕大多數自拍照都以上傳於社交網絡為其終極歸宿,由此可見,自拍者的拍攝絕不是一種自我審視,相反,他們對於自我的認同和評判,極度依賴於「他人的目光」。[1]

參考來源

  1. 自拍文化的起源與興盛 ,搜狐網,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