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瞽自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基的故里(書院)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自瞽自聵》選自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筆記--《郁離子》。

原文

郁離子曰:「自瞽者樂言已之長,自聵者樂言人之短。樂言己之長者不知已,樂言人之短者不知人。不知己者無所見,不知人者無所聞。無見者謂之瞽,無聞者謂之聵。人有耳目,而見聞有所不及,恆思所以聰明之,猶懼其蔽塞也,而況於自瞽自聵乎?瞽且聵而以欺人日『予知且能』,然而不喪者,蔑之有也。」

註解

① 自瞽(gu)自聵(kui):瞽,盲也,這裡比喻沒有觀察能力。聵,耳聾,這裡引申為昏聵,不明事理。

② 蔑(mie)之有也:蔑,無。「無之有」即「無有之」,賓語前置。

譯文

郁離子說「自己看而不見的人,喜歡說自己的長處;自己聽而不聞的人,喜歡說他人短處。喜歡說自己長處的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喜歡說人家短處的人,不能正確對待別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就什麼也看不見;不能正確對待別人的人,就什麼也聽不到。什麼也看不見的人,可以說他是瞎子;什麼也聽不到的人,可以說他是聾子。雖然人們都有眼睛和耳朵,但是所見所聞,有時還有達不到的地方,因此經常思考能使人聰明,即使這樣,人們還擔心他知之不多,更何況是自己把眼睛蒙上,把耳朵堵上呢?不明事理卻騙人說:『我聰明能幹』,這樣卻不喪失視力和聽力的人,是沒有的。」

寓意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對他人的長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不可能以人之長,補已之短,成為不明事理、孤陋寡聞的睜眼瞎。所以,要使自己「耳聰目明」首先必須謙虛向學。

作者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1]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3]」。

《郁離子》的寓言體風格可謂「牢籠萬匯,洞釋群疑,辨博奇詭,巧於比喻,而不失乎正。」在這點上頗似《莊子》的語言風格,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辭富麗、氣勢磅礴、感染力強。更為重要的是,《郁離子》還吸收改編了一些《莊子》的寓言來就事論理。

視頻

自瞽自聵 相關視頻

來聽劉伯溫《郁離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漲知識
陳勝華轉述<郁離子>新書發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