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保元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至聖保元丸中成藥名。祛風化痰,解熱鎮驚。用於小兒痰熱內閉,外感風寒,身熱面赤,咳嗽痰盛,氣粗喘促以及風熱急驚。
中成藥介紹
中成藥具體是指以中藥材為原料藥,在中醫傳統理論的指導下,遵照一定的處方、生產技術工藝和質量標準,生產的複方製劑或提取加工精緻而成的一種中藥新型劑型。
處方來源:歷史的文獻記錄、民間驗方、新研製。[1]
特 點:具有組方嚴謹、療效確切、毒副作用相對較小、攜帶使用方便等特點。而且省去了煎劑煎煮的過程,能夠應急使用,也減少了中藥的異味和甘苦。
常見的劑型:注射劑、口服液體劑型(溶液型、混懸劑、乳劑)、口服固體劑型(散劑、膠囊劑、片劑、丸劑)[2]
服用中成藥請詳細閱讀說明書或諮詢相關醫師。
藥品詳情
主要成分
膽南星(酒炙)、僵蠶(麩炒)、全蠍、蜈蚣、豬牙皂、天麻、天竺黃、青礞石(煅)、鈎藤、羌活、防風、麻黃、薄荷、陳皮、茯苓、甘草、琥珀粉、牛黃。輔料為冰片、珍珠、硃砂。
性 狀
本品為棕褐色的大蜜丸;氣香,味苦、微甜。
方 解
- 膽南星可清熱化痰,息風定驚。用於痰熱咳嗽,咯痰黃稠,中風痰迷,癲狂驚癇。
- 天麻潤而不燥,主入肝經,長於平肝息風,凡肝風內動、頭目眩暈之症,不論虛實,均為要藥。
- 全蠍具有「熄風鎮痙、 消炎攻毒、通絡止痛」功能;主治「小兒驚風、抽搐痙攣、皮膚病、心腦血管病、炎症、乙肝、腫瘤」等病。
- 蜈蚣敗毒抗癌、息風解痙、退炎治瘡。
- 鈎藤清熱平肝;熄風止痙。主治小兒驚風;夜啼;熱盛動風;子癇;肝陽眩暈;肝火頭脹痛。
- 羌活為解表藥;祛風濕藥。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油印寒濕痹;風水浮腫;瘡瘍腫毒。
- 天竺黃具有祛風除濕,活血舒經,止咳的功效。用於風濕痹痛,四肢麻木,小兒百日咳,白帶過多。有謂尚可治胃病[3]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周歲以內小兒均減。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禁 忌
孕婦慎用。
儲 存
密封,置陰涼處。
注意事項
- 方中含硃砂不宜過量久服用,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 服用前應除去蠟皮塑料球殼。
- 青礞石與珍珠中大量的金屬元素,可與四環素族及異煙肼生成絡合物,影響後者吸收。
- 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 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 服藥3天後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 小兒、年老體弱、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 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