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陰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至陰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井(金)穴。至陰穴的位置: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中醫認為刺激至陰穴有緩解治療頭痛、目痛、鼻塞、鼻出血、胎位不正等作用。
穴位含義
體內膀胱經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體表。
1.至陰。至,極也。陰,寒也,水也。至陰名意指體內膀胱經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體表。本穴物質為來自體內膀胱經的寒濕水氣,它位於人體的最下部,是人體寒濕水氣到達的極寒之地,故名至陰。
2.膀胱經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有地部有孔隙與體內相通,為膀胱經體內與體表的氣血交換處,故為膀胱經井穴。
3.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主要是體內輸出的溫熱水氣,出體表後散熱而涼,表現出肺金之氣的秋涼特徵,故其屬金。
概況
【取穴】至陰穴位於人體的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溫熱水氣。
【運行規律】散熱冷縮並交於足通谷穴。
【功能作用】散熱生氣[1]。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開竅蘇厥、散熱生氣、理氣活血、正胎催產、清頭明目。
【主治病症】:
1. 主治頭面、腰膝、胎產等疾患:
如頭痛,眩暈,目翳,鼻衄,耳鳴耳聾,項背疼痛,胸脅痛,腰脅相引急痛,膝腫,轉筋,寒濕腳氣,兩足生瘡,熱病汗不出,煩心,瘈瘲,小便不利,疝氣,失精,瘧疾,皮膚瘙癢,死胎,胎衣不下,難產,胎位不正,胞衣不下,目痛,鼻塞,昏厥,鼽衄,滯產
2. 現代又多用至陰穴治療神經性頭痛,胎盤滯留,腦溢血,腦血管病後遺症,尿瀦留,遺精,眼結膜充血,角膜白斑等。
【配伍應用】:
至陰穴配三陰交穴、有調沖任,理胞宮的作用,主治胞衣不下,難產。
至陰穴配風池穴、攢竹穴,有祛風邪,清頭目的作用,主治頭痛,目痛。
至陰穴配百會穴、合谷穴、湧泉穴,治胎位不正。
至陰穴配尺澤穴、迎香穴、太陽穴、合谷穴,治感冒。
至陰穴配風池穴、百會穴、太陽穴、太沖穴,治頭痛。
穴位療法
【針刺】直刺0.2~0.3寸,局部有脹痛感,注意:足通谷穴深部正當脛後動、靜脈處,故針刺時應避
【艾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用大拇指按揉至陰穴100~200次,每天堅持,可治頭痛。
視頻
焦守廷上傳足太陽膀胱經《至陰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