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選自《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
《曾國藩家書》章節目錄:《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為政篇》、《用人篇[1]》。
“ |
沅甫九弟左右: 十四日胡二等歸,我弟初七夜信,具悉一切,初五日城賊猛撲,憑壕對擊,堅忍不出,最為合拍。凡撲人之壕,撲人之牆,朴者客也,應者,主也,我若越壕而應之,則是反主為客,所謂致人於人者也,我不越壕,則我常為主,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者也,穩守穩打,彼自意與縈然;峙衡好越濠擊賊,吾常不以為然,凡此等悉心推求,皆有一定之理。迪庵善戰,其得雇在不輕進不輕退六字,弟以類求之可也。 洋船至上海天津,亦系恫喝之常態,彼所長者,船炮也,其所短者路極遠,人極少,若辦便得宜,終不足患,報銷奏稿,及戶部復奏,當日即緘致諸公,沅弟來書之意,將來不開局時,擬即在湖口之次,蓋銀錢所張小山魏召亭李復生諸公,多年親友,該所現存銀萬餘兩,即可為開局用費,及部中使費,六君子不必皆到此局,但得伯符小泉,二人入場,可了辦,若六弟在潯較久,則可至局中旋也,至戶部承書說定費資。目下筠仙在京,以可辦理,將來胡蓮舫進京,主料可幫助,筠仙頃有書來,言弟名遠震京師,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弟須慎之又慎,茲將原書,抄送一閱。 家中四宅,大小平安,兄夜來漸能成寐,先大父先太夫人,尚未有祭祀之費,溫弟臨行,銀百兩,余以劉國斌之贈,亦捐銀百兩,弟可設法捐貲否?四弟季弟則以弟昨寄之銀兩,提百金為二人捐款,合之當業處,每年可得谷六七十石,起祠堂,樹墓表,尚屬易辦,吾精力日衰,心好古文,吾知其而不能多用,日內思為三代考妣作三墓表,慮不克工,亦尚憚於動手也。 先考妣祠宇,若不能另起,或另買一宅作住屋,即以腰裹新宅為祠,亦無不可,其天家賜物,及宗祭器等,概藏於祠堂,庶有所歸宿,將來京中運回之書籍,及家中先後置書,亦貯於祠中。吾生平不善收拾,為咎甚巨,所有諸物,隨手散去,至今追悔不已,然趁此收拾,亦尚有可為,弟收拾佳物,較善於諸昆從,後益當細心檢點,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咸豐八年四月十七日) |
” |
— [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
譯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四日胡二等回,我接到弟弟初七晚上的信,知悉一切。初五日城敵猛撲,憑壕溝對攻,堅忍不出是最好的方法。凡屬撲人牆的,撲人壕的,撲是客的意思,應戰的,是主,我軍如果越壕而應戰,便是反主為客,就是我們常說的致於人,我不越壕溝,那我還是主,即常說的致人,穩守穩打,他自然覺得沒有意思,峙衡喜歡越壕攻敵,我常不以為然,這些事仔細考究,都有一定道理。迪庵善戰,他的秘訣在於「不輕易進攻,不輕易後退」,弟弟可好好研究。
洋人的船到上海、天津,也是恫嚇的常態。他的長處,船上火炮,他的短處,離他的國家路遠,人也很少,如果辦理得好,不足患。筠仙剛有信來,說弟弟的名聲遠震京師,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弟弟要慎之又慎。現將原信,抄送一看。
先太父、先太夫人還沒有祭祀的費用,溫弟臨走,捐銀一百兩,我用劉國斌送我的也捐一百兩,弟弟可以設法捐點錢財嗎?四弟、季弟則以弟弟昨天寄的銀兩,提出一百兩作為他們兩人的捐款,加上兩處產業,每年可得谷六七十石,起祠堂、樹墓表,還容易辦。我精力一天不如一天,心喜古文,而不能多作,近日想為三代考妣作三個墓表,顧慮寫不好,害怕動手。
先考妣祠宇,如不能另外起,或另外買一屋作住屋,便以腰裡新屋為祠,也無不可。天家賜物及宗器祭器等,一概放在祠堂,讓這些有個歸宿之處,將來京城運的書籍,及家裡先後買的書,也藏在裡面。我生平不會收拾,過失很大,所得的東西,隨手又丟了,至今後悔不已,便趁此收拾,也還有可為。弟弟收拾整理物品比哥哥強,今後更應細心檢點,大凡有用的物品不宜拋散。
咸豐八年四月十七日。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2] 、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視頻
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曾國藩家書》用人篇,個人圖書館,2018-12-06
- ↑ 左宗棠——我國晚清時期的重臣,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