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工藝師
臺中市工藝師 |
---|
|
臺中市工藝師(舊稱大墩工藝師)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在2004年以弘揚工藝文化、提升創作與傳承者榮譽為目標而設立「大墩工藝師」,為台灣首創的審查獎勵機制,目前項目有木、竹、陶瓷、玻璃、金屬、漆、玉石、纖維及其他符合工藝創作所需之媒材;2017年5月轉型為「臺中市工藝師」。[1]
目前已有來自台灣各地237位從事工藝家與教育傳承者提出申請,共遴選出43位台灣最傑出的工藝家[2]獎座設計是由黃映蒲設計、蕭世瓊題字。
歷屆得獎者
- 大墩工藝師
- 第一屆(2005年):黃媽慶(雕塑)、鄭梅玉(編織)、王肇楠(木器)
- 第二屆(2006年):蔡清鈿(雕塑)、郭常喜(金工)
- 第三屆:卓銘順(陶藝)、黃忠山(雕塑)、陳純輝(雕塑)
- 第四屆
- 第五屆
- 第六屆
- 第七屆:簡維成(雕塑)、施惠閔(雕塑)、柯錦中(粧佛)
- 第八屆:呂圭詮(雕塑)、雷安平(陶藝)、劉志宏(編織)
- 第九屆(2015年):王仕吉(木雕)、陳明洲(粧佛)、趙丹綺(金工)
- 臺中市工藝師
參考文獻
- 移至 ↑ 台中市工藝師 有賞又有駐 ,自由時報,2017-5-9
- 移至 ↑ 存檔副本. [2013-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