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臺南製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圖片名稱
圖片來自隨意窩

臺南製糖[1] ,是在台灣日治時期1904年由臺灣人成立的製糖會社,設有灣裡工場(今善化糖廠)和其他四處分工場。

簡介

台南製糖於1904年創立台南善化里六份寮,擁有壓榨能力180噸新式製糖工場一所,及能力各為120噸的崁腳莊、紅瓦厝、竹仔腳、直加弄4間改良糖廍,原料採收區與台灣會社橋仔頭蔗區相鄰接,土壤肥沃,台灣會社因此蓄意合併,先是投資合作,繼而強力於1909年締約合併,10月登記手續完成,發行新股票,資本增到1,200萬元,4糖廍改稱製糖所,生產赤糖

在1907年成立了新的台南製糖,會社經營改由日本人主導,並於1909年併入臺灣製糖株式會社

發展歷史

王雪農蔡國琳蘇有志等人於1904年以資本金30萬圓成立了臺南製糖株式會社,以改良糖廍製糖。

1905年,在臺南廳善化里六份寮莊設立能力180英噸的新式製糖工場(灣裡工場),並在同廳下設有四個改良糖廍:

  • 第一分工場(崁腳莊,位於仁德)、
  • 第二分工場(紅瓦厝,位於歸仁)、
  • 第三分工場(竹仔腳,位於新化)、
  • 第四分工場(直加弄,位於安定),其能力各為120噸。

在1907年11月,臺南製糖以原會社非依《國商法》成立為由,以發起人岡本偵烋賀田金三郎田島信夫武智直道津田靜一、山本悌二郎、益田太郎冠者、藤田四郎、鈴木藤三郎、王雪農、蔡國琳、陳鴻鳴張文選為發起人,在臺灣製糖的東京事務所成立了新的臺南製糖株式會社,繼承原臺南製糖的所有事業,臺南製糖至此成為由內地人主導的製糖會社,會長為藤田四郎(時任臺灣製糖社長)。

在新的臺南製糖成立後,委託由臺灣糖業經營。1909年7月,臺南製糖與臺灣製糖簽訂臨時合併契約,並於同年9月與臺灣製糖合併[2]

此合併方式是臺灣製糖為了規避日本商法以進行增資,亦為臺灣製糖首次勢力範圍擴張[3]

輕便鐵道

台南製糖在為運送原料、砂糖、炭等物資,在善化車站至各工廠兼設有輕便鐵道,總長度約30公里(18哩30鎖)[4]

參考資料

  1. 台灣糖業史話(中), 台糖通訊,2013-2月號
  2. 伊藤重郎.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史.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東京出張所. 1939-09-30. 
  3. 莊天賜. 臨時臺灣糖務局與臺灣新製糖業之發展 (PDF).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1ㄢ˙.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15). 
  4. 臨時臺灣糖務局年報-臺南製糖株式會社.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