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斯巨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艾爾斯巨石(Ayers Rock) 又名艾爾斯岩、艾爾斯岩石,當地原住民稱其為烏魯魯(Uluru)、烏魯魯巨石。艾爾斯岩石位於澳大利亞北領地南部內陸的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所處經度131.036E,緯度25.348S。距離最近的大城市是約460公里車程的北領地城市愛麗絲泉(Alice Springs),距離北領地首府達爾文(Darwin)約1960公里車程,距離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Adelaide)約1600公里車程。
整個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根據澳大利亞政府決定,2019年10月25日日落後,永久禁止攀登澳大利亞艾爾斯岩石。[1]
- 中文名 :艾爾斯岩石/烏魯魯
- 外文名 :Ayers Rock / Uluru
- 所在地 :澳大利亞北部
- 長 度 :約3千米
- 高 度 :約335米
- 最寬處約 :2千米
- 基圍周長 :約9.4千米
- 深 度 :約6千米
簡介
艾爾斯岩石[2] 海拔863米,是一塊長約3000米,周長約9.4公里,距地面最高高度348米的紅褐色巨大岩石,東高且寬而西低狹,是世界最大的單體岩石(即一塊石頭)。因地處整個澳大利亞大陸的中央位置,被稱為「澳大利亞的紅色心臟」。 烏魯魯是當地土著人對這塊巨石的稱呼,在當地土著語裡,意為:見面集會的地方,而艾爾斯岩(Ayers Rock)是西方人給這塊巨石起的正式學名,其得名可追溯到1873年,一位名叫克里斯蒂·高斯的歐洲地質測量員意外地發現了這一世界奇蹟,由於他來自南澳大利亞州,故以當時南澳總理亨利·艾爾斯的名字命名這塊巨石。 陡峭得接近垂直的岩壁,碩大無比的體積,讓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非常渺小。地面上能夠看到的烏魯魯還只是冰山一角,它更大的一部分隱藏在地表之下,大概有6公里深,而僅僅是露在地面的部分就已經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岩石。最重要的是,這塊紅色巨石已經在紅土中心的沙漠地帶屹立了上億年,歷經了上億年前的風風雨雨。
艾爾斯岩石氣勢雄峻,奇蹟般地凸起在那荒涼無垠的平坦荒漠之中,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整個澳大利亞都沒有任何地方像烏魯魯一樣容易識別,從明信片上或畫報上都能看到它孤寂而又偉岸的身影。而且烏魯魯在不同的季節與不同的氣候條件下,「換穿各種顏色的新衣」,並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就是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裡,烏魯魯也隨時跟着光線而變化。清晨,陽光剛剛射到地平線以上,烏魯魯就立刻穿上淺紅色的靚麗外衣,風姿綽約地展現在眾人面前。這個時候很輕易就能拍到明信片一般的精彩照片。到中午,則「穿上橙色的外衣」。日落是烏魯魯最美的時刻,晚霞籠罩在岩體和周圍的紅土地上,烏魯魯從赭紅到橙紅,熱烈仿佛在天邊燃燒,最後變成暗紅,漸漸變暗,消失在夜幕里。肉眼大概看到的顏色變幻大概有三到四種,不過如果將整個過程拍攝下來,會發現烏魯魯的色彩變幻比肉眼看到的更加豐富,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變幻。
形成原因
對這塊世界上的巨大岩石,至今科學家仍破解不出其確鑿的出處來源。一般有兩種假說:[3]
地質運動說
四億五千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巨石所在的阿瑪迪斯盆地(Amadeus Basin)向上推擠形成大片岩石。由於地塊的隆起、交疊,使巨岩處於了垂直狀態。
大約三億年前,又一次神奇的地殼運動將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經過億萬年來的風化作用,周圍的砂岩都風化瓦解了,只有這塊巨石憑着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風剝雨蝕,且整體沒有裂縫和斷隙,成為地貌學上所說的「蝕余石」。但長期的風化侵蝕,使其頂部圓滑光亮,並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寬窄不一的溝槽和淺坑。因此,每當暴雨傾盆,在巨石的各個側面上飛瀑傾瀉,蔚為壯觀。
隕石說
還有科學家認為,數億年前,離地球運行軌道較近的一顆小行星因偏離了自己的軌道,墜入大氣層而隕落到此。岩石的三分之二沉入了地下,三分之一露出地面。後來又經過抬升、風化等地質運動形成了今天的艾爾斯岩石。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該公園原名烏魯魯國家公園,特點在於其壯觀的地質構造,那也是澳大利亞中部廣闊的紅砂土平原的主要構造。烏魯魯是一塊巨大的獨石柱,而卡塔曲塔則是穹頂形巨石,位於烏盧魯西部,它們共同構成了世界上最古老人類社會傳統信仰體系的一部分。烏魯魯-卡塔曲塔原來的所有者是阿南古土著人。[4]
旅遊信息
來到烏魯魯,遊客可騎着駱駝漫步在沙漠中,感受天地之間的遼闊與蒼茫;也可騎着駱駝看日出、看日落。這個特色體驗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行程安排。[5] 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有專門的機場:艾爾斯岩機場(Ayers Rock Airport,機場代號:AYQ),因
世界紀錄
世界上最大的裸露砂岩單體巨石:世界上最大的裸露砂岩單體是艾爾斯岩石,它高出澳大利亞北領地周圍的沙漠平原348米。(吉尼斯世界紀錄)
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匯報.2018-07-06,引用日期2020-02-11
- ↑ /australia51.com/place/DB5CA25A-01E5-EEB6-0B1B-CEF65387C969/,引用日期2020-04-06
- ↑ 來揭秘,引用日期2016-05-12
- ↑ /whc.unesco.org/zh/list/447#top,引用日期2020-04-21
- ↑ /australia51.com/product/1A88A7AB-9986-BEC5-DC31-74DD26F89500/,引用日期2020-04-18
- ↑ /australia51.com/place/DB5CA25A-01E5-EEB6-0B1B-CEF65387C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