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蕪湖梨簧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蕪湖梨簧戲

中文名稱;蕪湖梨簧戲

舊名;泥簧

別稱;蕪湖泥簧

歷史;已有 200 多年歷史

蕪湖梨簧戲舊名泥簧,是流行於安徽省江南蕪湖、當塗(含今馬鞍山市)、江北和縣、含山沿江一帶地方戲曲劇種,其發生、發展和形成職業演唱班子在蕪湖,又稱蕪湖泥簧,已有 200 多年歷史。明清之際,每年上元、端午、中元盛大演出,祈神祝福,故又稱平安戲。泥簧戲土生土長,由蕪湖語言、音調和地方民間音樂發展而成,汲取二簧、柳子腔和崑曲等劇種唱腔和音律,形成獨特的具有濃郁的江南風味的板腔體。鼎盛時期,群英輩出,形成不同流派,劇目多達三百多個。蕪湖梨簧戲現已瀕臨失傳。

起源

歷史

蕪湖梨簧戲起源於清朝嘉慶年間(1796年前後),流傳於蕪湖、當塗、含山周邊地區。梨簧的最初演唱形式都為坐唱,因為那時唱該戲的都是盲藝人,而這一點是十分有特色的。

蕪湖的地方民間文化較為豐富,地方民間戲曲梨簧戲和蕪湖灘簧戲是同時流行於蕪湖一帶,至今約有近300年歷史,曾經的它以獨特的舞台魅力征服了千千萬萬的觀眾,在國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06年被評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那不過是些逝去的輝煌,它即將消失在人們的眼前,成為永遠埋藏在歷史深處的記憶。蕪湖梨簧戲作為一個地方劇種,揉合了蕪湖灘簧和民歌優美動聽的曲調,具有典型的蕪湖地方鄉土特點,是見證蕪湖歷史發展的重要的文化瑰寶之一。[1]

名稱的由來

蕪湖梨簧戲是市井戲,也是草根戲,雖然明朝的正史《太平府志》記載當塗、蕪湖、寧國立春日"妝戲到,征女伎",《蕪湖縣誌·名宦》記載,雍正七年(1668年)知縣張鷲"去任時,沿途供帳,演劇送行"但是梨簧未曾得到皇家供奉,一直是老藝人自養自傳。梨簧戲的名稱可能是江淮春日:梨花為妝、絲竹伴奏,因名梨簧。梨簧戲也叫平安戲,源自老蕪湖祈求赭山神姑保佑人壽年豐、四季平安。但我以為蕪湖是水網地帶,在船上生活的人有一顆"驛動的心",只能祈求平安來規避暴風雨。大約在道光十年(1830年),蕪湖東門外伍先生奚仁潛師徒,組成了第一個職業性的梨簧戲班子。清朝一品大員黃鉞告老寓蕪寫《於湖竹枝詞》,把平安戲定名為"梨簧戲"。其時,外來徽斑唱腔和蘇州評彈強勢登陸蕪湖,為了以本土化爭取票友,梨簧戲索性改為"泥簧"戲或稱籬簧,迎合蕪湖下里巴人的口味。 城南還有李鴻章為小妾造的帶花園的老房子,據說這個小妾會唱梨簧戲、愛穿香雲紗。

特色

梨簧戲,具有近300年的悠久歷史,是蕪湖人十分喜愛的"草根戲"。她起源於地方民間的村坊小曲,里巷歌謠,音樂旋律與蕪湖地區地方民間的搖籃曲、哭腔、賣白蘭花調、舊私熟的詠詩誦書音調及蕪湖民歌等,都有着密切的聯繫。後又吸收了二黃、梆子和崑曲的一些聲腔藝術和音律結構,再經歷代藝人加工錘鍊於一爐,使梨簧唱腔更為豐富,日瑧完善。劇中人的韻白與演唱使用的語言,都是純粹的蕪湖方言,語言的地方性是其基本藝術特徵。《太平府志》方言條:"語輕清不如省會,而亦明白易曉"。按方言區域劃分,蕪湖一帶屬吳語方言區,易於接收普通話,"明白易曉"正是梨簧戲道白的特色。故梨簧戲不僅為當地人所喜愛,亦為周邊城鎮觀眾所接受。

腔調

梨簧戲原名"泥簧戲",源於蕪湖的地方民間小調,形成並流行於清乾隆年間。1959年8月,蕪湖市成立梨簧劇團,演出了很多經典曲目如《獅吼記》《送嫁》《擺渡人》等等。梨簧戲對唱腔,演奏,服裝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十分講究,又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很受蕪湖乃及周邊地區人民的歡迎

蕪湖梨簧戲以其優美的唱腔和鮮活的舞台形象,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建國以後,蕪湖市梨簧戲劇團培養的一大批青年演員已成為蕪湖人民十分熟悉和歡迎的知名演員。由老藝人和劇作家們挖掘、整理和創作導演的傳統、現代劇目共50多台。其中《安安送米》、《送嫁》、《長生殿》、《鑑湖女俠》、《孟麗君》、《擺渡人》、《山里紅》、《小姐妹逛街》等一批優秀劇目,在全省乃至全國文藝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蕪湖梨簧戲曾多次為國內外領導人演出傳統折子戲和現代小戲,受到了好評和親切接見。還多次參加了全省、全國戲劇(曲藝)調演和交流演出,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

歷史

梨簧戲,亦稱草根戲、平安戲,據明朝正史《太平府志》記載,當塗蕪湖等地立春日有"妝戲到,征女伎"的風俗。後清朝黃鉞寫《於湖竹枝詞》時,把平安戲定名為"梨簧戲"。 蕪湖泥簧戲也曾"星光燦爛",有張季瀛王振林胡家壽金立興,稱為"泥簧四狀元"。張季瀛家藏手抄劇本有三尺多高,可惜在1931年夏天毀於洪水。

草根命的泥簧戲經不住洋風的摧折和"官"木的裹挾,上世紀三十年代後,僅以散兵游勇坐唱維持。縣誌說:"有所謂泥簧者,詞甚俚俗,雜以小曲,蓋為盲女彈詞者流,人有喜慶輒招之,視為營業雲".

1927年,張季瀛的第三子張一鸞想繼承父業,振興泥簧戲,集合一批藝人在北門沈鳳鱉家辦起一個"泥簧公所。"這是一個共和班性質的職業演唱團體,也是訓練泥簧戲演員的習藝所。

解放後,蕪湖文化部門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整理的傳統劇目主要有《安安送米》、《回頭橋》、《三戲牡丹》、《合缽》、《祭塔》、《竇老送子》、《陳琳抱盒》、《鬧院》、《逼休》、《扇墳》等。1959年招收了一批男女少年學員,正式建立"蕪湖市梨簧戲劇團",編演出《白蛇傳》、《秦香蓮》、《二度梅》、《三請樊梨花》等。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性本愛丘山",也許泥簧戲"本是坊間狗尾草,無為招搖在高枝"。當蕪湖的官辦劇團因為"經費不足"、"演員老化"而偃旗息鼓時,中江橋、陡門山、後家山頭的小劇場鏗鏘開鑼。

發展地蕪湖

蕪湖市為安徽省省轄市,現下屬四縣(蕪湖、繁昌、南陵、無為),四區(鏡湖、弋江、鳩江、三山)。全市面積5988平方公里,人口384.21萬。其中市區面積1064.7平方公里、人口123.8萬。據抽樣調查,全年人口出生率為9.2‰,死亡率為4.5‰,自然增長率為4.7‰。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9度21分、北緯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長江自城西南向東北緩緩流過,青弋江自東南向西北,穿城而過,匯入長江。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皖江與青弋江的交匯口。

歷史文化資源更是十分豐厚。繁昌縣"人字洞",是古人類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發現的遠古人類製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種多樣的哺乳動物化石、時間斷代約在距今200萬至250萬年之間,把人類在亞洲活動的歷史上溯了四五十萬年,引起世界矚目。繁昌柯家村古窯址,繁昌平鋪鄉"萬牛墩"和南陵吳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銅礦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輝煌

解放後,該劇種迎來了新生。這時梨簧早幾經演變,而不是當年那個只有盲藝人坐唱的曲藝了。至此,蕪湖梨簧戲的曲目、曲譜才在市文化局的領導下進行發掘、整理,發揚並加以規範。上世紀80年代後,以舒緩、閒適為主旋律的梨簧戲漸漸失去了觀眾,劇團被取消。為保留劇種,市文化局成立了蕪湖梨簧戲研究室,並匯編了蕪湖地方戲志。

其實每個戲種之所以會面臨困難,都有着一定的原因。這些原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有內因,也因。大部分戲種衰落是歷史的選擇結果,也可以理解為達爾文的物競天擇理論從物種進化領域擴展到藝術領域。梨簧的衰落就是這一選擇的結果。梨簧在之所以會在這一選擇中被淘汰,原因要從多角度來看。從客觀上和內因上看,梨簧本身曲調上的存在一些缺點,人類社會在不斷發展,戲劇藝術在不斷發展,那些從曲藝本身到表演形式更完善的戲曲,如京劇豫劇等,甚至是同在安徽黃梅戲徽劇,就存活了下來,並表現出極強的生命力。從主觀和外因上看,人們對音樂的喜好不斷在變化,如今梨簧的節奏的過分舒緩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了,年輕人更喜歡的是那種張揚的音樂,輕快的節奏。失去了觀眾的梨簧也就只有無可奈何地退出文藝的歷史舞台。

市文化局也曾希望保留梨簧劇團,但在多次民意調查後發現,群眾已不再喜歡看梨簧戲,考慮到政府經費及民意,最終取消了梨簧劇團。但令人欣慰的是市文化局為保留劇種作了大量工作。蕪湖梨簧研究室的成立,蕪湖地方戲志的匯編都為保留梨簧這一地方歷史文化遺產作了貢獻。張科長還強調說梨簧沒有滅絕,沒有消失,只是暫時淡出當今戲劇大舞台,並以另一種形式存在着,被保護着。一旦哪一天時機成熟,蕪湖梨簧就有可能再次登上舞台,再現輝煌。[2]

相關視頻

梨簧戲燈調新唱蕪湖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