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這是優質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芥川龍之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芥川龍之介
原圖鏈接

芥川龍之介(日文: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英文:Ryunosuke Akutagawa,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生於東京市,原名新原龍之介。出生七個月後,母親精神病發,在他10歲時身故。母親發狂後,芥川被送到舅父芥川道章家中收養,12歲時過繼為養子,改姓為芥川。號「澄江堂主人」,筆名「我鬼」。日本小說家。

  • 畢生創作短篇小說,超過150篇短篇小說。篇幅很短,取材新穎,情節新奇詭異。關注社會醜惡現象,很少直接評論,以冷峻文筆和簡潔的語言來陳述,凸顯其醜惡性。他的小說即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又成為當時社會的縮影。
  • 代表作:《羅生門》、《竹林中》、《鼻子》。
  • 日本大正時代短篇作家的代表人物,與夏目漱石森鷗外兩位文豪鼎足而立,為日本近代文學的三大家,被譽為「天才作家」,至今仍然對眾多讀者有極大的吸引力。[1]
【 文豪奇談 】對未來感到不安的文豪 芥川龍之介


生平

母親精神病早逝

1892年3月1日,芥川龍之介生於東京,原名新原龍之介,父親新原敏三在京橋以販賣牛奶為生。他剛出生媽媽即患上精神病,他被舅舅芥川道章撫養大,十二歲時過繼為養子,改姓為芥川。母親的精神病與身亡終其一生影響芥川,使他深怕自己遺傳了她的失常。這種恐懼直到他仰藥自殺時仍深深困擾著他。芥川龍之介有兩個姊姊,大姊出子於七歲時夭折,二姊久子嫁給葛卷義定,生下一男一女之後再改嫁西川豐,而於西川豐死後復歸葛卷家。

芥川家,祖上世代是德川將軍幕府的「奧坊主」(主要是管理幕府茶室與接待諸侯的工作),其家庭生活饒有江戶文人風,家中對文學、演戲、美術有濃厚的興趣。[2] 芥川龍之介,幼稚園時代曾夢想做海軍將領,可是,九歲時卻又想做畫家,對藝術有著廣泛的興趣,也擁有繪畫的才能。在他學生時代的筆記中,充滿著打發時間用的塗鴉。從幼時,他的體質孱弱、神經過敏、常受驚悸,但,天資聰穎,凡能入手的書都手不釋卷的閱讀,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遊記》、《水滸傳》等,也喜歡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森鷗外泉鏡花幸田露伴的作品。對外國文學翻譯都有涉獵,尤其喜歡的是法國文學,其中唯美而神秘的文風以及頹廢浪漫的觸覺非常符合芥川的喜好,日本作家中最喜歡的作品為志賀直哉的《留女》,外國作品中則為《約翰·克里斯朵夫》。

在那時,芥川已有強烈的厭世傾向,此後在他的作品中可見一斑。[3][4] [5]

高等小學和中學時期,芥川龍之介和朋友們熱衷於創辦傳閱雜誌,在其中一本雜誌上,芥川發表了《我是狗》,一部模仿夏目漱石《我是貓》的戲謔之作。[1]1910年芥川18歲,免試檢定入學東京第一高等 學校,就讀英文科。同級生包括菊池寬藤岡藏六成瀨正一井川恭(後改姓恆藤)、松岡讓久米正雄等。[6]

大正文壇代表作家

20150305 陳蕙慧「經典也青春」訪問楊照談芥川龍之介《地獄變》

1912年,芥川在廿二歲時就已完成了處女作《老年》,1913年他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期間開始寫作。1914年與久米正雄(くめまさお)、松岡譲(ゆずる)合力讓《新思潮》第三次復刊,使文學新潮流進入文壇,同時1914年5月出版了《老年》及其譯本,11月發表了《羅生門》,11月18日經由法文科的林原耕三的介紹與久米正雄一同出席夏目漱石的漱石山房木曜會(即週四會),成為夏目漱石門生。[6]

1916年2月,在第四次《新思潮》創刊號上,芥川發表的短篇小說《鼻子》收到了夏目漱石的褒獎。夏目致信與芥川說:「如此作品今後再寫二三十篇看看,必將成為文壇少有的作家」,此後芥川便一躍成名。這段時間他也開始創作俳句[2]

畢業後,1917年到1918年,芥川擔任海軍學校講師和大阪每日新聞的僱員的同時,1917年10月《戱作三昧(げさくざんまい)』、1918年5月《地獄變》、9月《奉教人の死》、10月《枯野抄》等力作陸續出版,透過作品芥川展示了藝術表達自然主義和小市民現實的矛盾和對抗的藝術主義,大正文壇代表作家的地位至此而確立。

芥川龍之介的《地獄變》 2017年上海舞台劇海報
原圖鏈接

1918年他發表的《地獄變》,講述了一個戰國時期的殘酷故事,崛川大公委託一位畫師良秀畫地獄,畫師良秀描繪地獄栩栩如生只缺一角遲遲無法落筆,大公將畫師女兒活活燒死在畫師面前,最後畫師終於畫完了《地獄變》後上吊自殺,受人敬仰的崛川大公也死在了《地獄變》屏風面前,芥川藉畫師與女兒等人的遭遇,反映了純粹的藝術和無辜的底層人民受邪惡的統治者的摧殘。[1][4][5][7]

1921年3月至1921年7月,他作為大阪《每日新聞》的海外訪問者,先後游覽上海、杭州、蘇州、南京、蕪湖、漢口、洞庭湖、長沙、鄭州、洛陽、龍門、北京等地,從中國回國後健康狀況顯著下降。在任務的壓力和自身壓抑作用下,他懷疑和厭世態度逐漸增強。回到日本後發表《上海游記》(1921)和《江南遊記》(1922)等。

1922年1月,他發表了《竹林中》、《眾神的微笑》,面對日本民間文學作品,自關東大地震(1923年)之後,逐漸傾向於私人小說和心境情感小說的時代趨勢,無產階級文學與市民文學對峙,芥川逐漸意識到自我文學創作的僵局。

1923年1月菊池寬創辦《文藝春秋》,芥川龍之介於創刊號刊載〈侏儒的話〉,之後持續連載至1925年11月。1925年,擔任編輯耗費多時的《近代日本文藝讀本》(全五集)由興文社發行,卻因版稅及版權等問題遭到部分文壇人士抗議而困擾不已。[1][4][6]

芥川所繪的『河童』署名「我鬼」
原圖鏈接

之後,由於病情惡化,芥川龍之介常出現幻覺,當時的社會形式也右轉,沒有言論自由。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壓抑,1927年3月發表《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制度作了尖銳的嘲諷,其整體風格陰暗詭異,給人以光怪陸離的實感。他在這部小說里塑造了兩個平行的世界——人類的世界和河童的世界,重點則放在了河童的世界。河童與人類在社會、宗教、精神上的種種觀念,時而相悖的離譜,時而又有著本質意義上的重合。

1926年4月,小穴隆一來訪時向其表明自殺的念頭。赴鵠沼療養,但訪客太多,無法充分休養生息。

1927年芥川龍之介繼續寫作隨想集《侏儒的話》,作品短小精悍,每段只有一兩句話,但意味深長。[1][4][5][6][8][9]

迷戀死亡、多次嘗試自殺

芥川龍之介迷戀死亡,他曾經很多次的嘗試自殺。1927年7月24日,在病痛、時局、家族債務(二姐家失火、姐夫犯偽罪證臥軌自殺,為其債務奔走導致身心俱疲),現實中的稿費糾紛,以及親眼目睹自己的好友作家宇野浩二發瘋的多重折磨下,他把自己兩年多來的思考變成了實踐,他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藥自殺身亡,據說,他枕旁放著《聖經》平靜死亡。他給家人朋友留下遺書,此外還留下一篇《致舊友手記》:

日本研究者認為,他對自己未來寫作才能的枯竭深感畏懼,他太執著與藝術家的人生。1927年10月,由芥川遺稿發表了《齒輪》、《某阿呆的一生》(《或阿呆の一生》)。[1][5][6][8][10][11]

某阿呆的一生

楊照評論:「《某阿呆的一生》是一篇非常現代的作品,關於道德、關於個人抉擇,帶有一定程度的芥川自傳色彩。芥川在這個短篇裡寫出了人性在意識當中對自己的折磨──你在生活裡不見得會碰上這麼麻煩、恐怖、讓人困惑的事,但你知道它在那裡,而你不見得永遠躲得掉。」「讀過《某阿呆的一生》之後,再回頭讀芥川的作品,發現它們全都不一樣了。」[12]

芥川的自殺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報導,震驚了文學和知識分子,這一事件標誌著一個時代的轉折點。芥川龍之介作為大正文學的代表作家,他在藝術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基礎上發展,透過藝術實現了現代自我的整體性,以現代短篇小說對西方小說的廣泛融合的短篇小說家,在現代文學史上值得一提。[4]

關於芥川的自殺的原因有諸多猜測,除了因為肉體的孱弱,精神衰弱,也是令人費解的謎,也許,他的藝術良心太透徹,太執著於藝術家的人生。芥川龍之介曾說:[13]

也或許是情感的糾結,芥川龍之介痛苦的坦白展現在他的手稿《齒輪》。 「我一定是一個因犯罪而陷入地獄的人。」 「我相信我有罪過。」熟悉佐佐川的小穴隆一推測這是《狂人の娘》的糾纏引起的,菊池寬則懷疑:「由於經濟問題?」

芥川的一生,藝術至上是他的信念,教養與良善的天性使得他難以捨棄道德、責任,最終他選擇殉身藝術,如同《地獄變》中同樣殉身藝術的畫家良秀。 芥川龍之介的創作生涯只有十餘年,卻在他辭世近百年後依然膾炙人口,給人們帶來心靈的震撼。[10][14]

經濟狀況

芥川龍之介的經濟狀況一直不算太好。東京大學就讀期間,生父家和養父家事業失敗,家庭的生活重擔過早地落在他的肩上。曾有過需預支稿費才能維持生計的時期。再加上姐姐家因失火傾家蕩產,姐夫隨後自殺身亡的事件,他又背負起姐夫留下的高利貸債務。[2]

婚姻感情

1914年,22歲的芥川龍之介開始與初戀情人吉田彌生通信透露愛慕之意。隔年向養父母芥川家提出與吉田彌生結婚的打算,但因女方家庭「非士族」、吉田彌生「非婚生女」而遭到強烈反對。因此而認為世上所有的愛都包含了「利己主義」,對人性感到悲觀。 1916年12月,與塚本文完成結婚協議,雙方約定待其自跡見女學校畢業隨即完婚。 1917年,頻頻與塚本文通信表達愛意,也透露出對婚後生活「爐邊幸福」的憧憬與渴望。1918年2月與塚本文完婚。[6]

芥川龍之介除了初戀情人吉田彌生以及妻子文子之外,還有四名情人,分別是《月光の女》,《狂人の娘》、《越し人》、《氰酸鉀之女》「青酸カリの女」,芥川沒有寫女人的名字,只用上面的綽號稱呼她們。 《月光の女》有七年的戀愛關係,她似乎是龍之輔的摯愛。他從未揭露對方的身份或個性,他在酒店樓梯上與之偶然碰面,芥川與夫人文子結婚三年後一直與這個女人保持密切聯繫,一直持續到他去世前。《越し人》是松村峰子(Mineko)愛爾蘭文學的歌手和翻譯。

《氰酸鉀之女》是經過妻子文子的同學,經介紹而擔任芥川秘書的平松麻素子。平松麻素子曾給芥川一瓶氰化鉀,故而又被稱為「氰化鉀之女」。根據芥川的描述,他對平松麻素子「只有好感,沒有感覺過戀愛」、「連一根手指也沒碰過」。

《狂人の娘》是芥川在1919年6月認識的有夫之婦的和歌作家秀茂子。從此,被芥川暱稱作「愁人」的秀茂子,就像頑強的獵人般,緊緊追捕獵物芥川,芥川因她的「動物性本能」飽受煎熬不得喘息,大正十年芥川前往中國旅行,總算能暫時擺脫她,但回國後又遭受到她的糾纏。

《越し人》,是片山廣子,筆名松村峰子,和歌作家、翻譯家,是外交官吉田次郎的長女、銀行理事片山貞次郎之妻。芥川在《某阿呆的一生》的『三十七過路人』中,稱她為「才能上足以與自己匹敵的女性「,是個十分有才學的女性。芥川曾為她作過《越人》、《相聞》等抒情詩。片山廣子擔任海軍學院的講師時結識了芥川,因為片山已婚的身份,芥川對她大多僅有仰慕,並無特殊關係。[2][14][15]

紀念

黑澤明羅生門
原圖鏈接
  • 1935年,芥川龍之介自殺去世8年後,他的畢生好友『文芸春秋』創刊者菊池寛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學新人獎「芥川獎」(芥川龍之介賞),現已成為日本最重要文學獎之一,與「直木獎」(直木賞)齊名。
  • 1950年,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Akira Kurosawa),將芥川的作品《竹林中》與《羅生門》合而為一,改編為電影《羅生門》,在國際上獲得多個大獎,使日本電影走向世界。因此電影,「羅生門」從此成為「對於撲朔迷離的、各方說法不一的事件的代名詞」。
  • 1977年7月,小穴隆一集結芥川龍之介的諸多作品裝訂成冊,出版『芥川龍之介文學館』,於太平洋戰爭期間被燒毀,之後經現代文學博物館復刻以『芥川文庫』的形式收藏。[4]
  • 每年的7月24日,日本文壇都會舉行「河童忌」以示追思。[13]

風格

芥川龍之介作品風格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主題風格。芥川龍之介的作平品大多數是以短篇小說為主,從歷史題材這一方面開始著手的,然後才轉向於明治文明開化題材。在後期的時候則轉向於寫現實題材。
  • 懷疑主義。芥川龍之介本身的懷疑主義色彩,他的作品中,滲透著強烈懷疑主義態度。在小說中,呈現了他對宗教、死亡、人性矛盾和分裂的態度,充分體現懷疑主義的傾向。
  • 宗教題材。作品之中,關於基督教題材是芥川龍之介作品中的一個重要分類,可以看出,芥川龍之介有一定的基督教文化情結的。
  • 利己主義。不論是歷史題材,還是現實題材,他都在作品中展露了他對利己主義的披露,以及揭露利己主義是現實丑感的發源,也是人性醜惡的體現。
  • 死亡意識。死亡與芥川龍之介的創作存在密切的聯繫,從小就目睹母親去世經歷,激發了他對人對己的悲劇處境的認識,通過小說的形式展現在讀者的面前。[16]

人性醜陋的剖析

從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到《竹林中》這兩篇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中,我們看到人世間「魑魅魍魎」的的醜惡,以及那種想要隱瞞人心深處的醜陋面目的複雜的人性。我們每個人可能是《竹林中》自說自話的人物,通過自己的話語掩藏自己的內心深處的不為人知的一面,這就是在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和《竹林中》揭露出的人性醜惡。

芥川的作品之中所要彰顯的人性的複雜性:從《羅生門》的老嫗到家僕,每個人活著都是不容易的,老嫗為了活下來拔死人的頭髮來賣給做假髮者,家僕為了活下來扒掉老嫗的衣服賣錢。這樣子的看似荒唐的循環帶給我們的是人性的思考,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究竟是複雜還是單純?[17]

評價

  • 1916年2月在《新思潮》發表《鼻子》後,芥川收到夏目漱石信件的褒獎:
  • 1916年7月芥川發表《芋粥》時,夏目漱石亦給予好評:
  • 1917年6月《東京日日新聞》上刊載了 《羅生門》的廣告,誇讚芥川龍之介為 文壇的閃熠新星,其作品「風格清新 灑脫」,「當代文壇中無可出其右者」。[6]
  • 芥川龍之介為數眾多的作品中,有人說〈玄鶴山房〉第一,正宗白鳥則推舉〈地獄變〉,志賀直哉讚賞〈一塊土〉,久米正雄鍾情於〈蜃氣樓〉,而川端康成認為〈齒輪〉好。各有所好,足以表明題材與手法之多彩。芥川的作品可分為幾類,人們最熟悉的是那些取材於歷史的小說,如〈羅生門〉、〈鼻子〉、〈芋粥〉都是以平安時代的風俗為背景。芥川的唯一弟子堀辰雄說:「他終於沒有他獨有的傑作,他的任何傑作都帶有前世紀的影子。」[18]
  • 名評論家吉田精一(1908-1984)針對他的特色,評論:『芥川依題材使用了物語體、小說體、寫生文體、書簡體、備忘錄文體、教義問答體、紀錄體、獨白體、筆記體、記傳體、追憶體、議論體、考證體、說話體、對話體、複合獨白體、腳本體、戲曲體、新聞評論體約二十種文體。』
  • 中村真一郎(1918-1997)指出:『現在世界接受的芥川不是「日本的大正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趨勢是以表現「世界的不合理」作家之一來看待芥川,這樣的視點隨時代演變,現在無疑地已是一般人的看法。將芥川與卡夫卡、波赫士並列,以世界文學看待芥川文學,那裡存在著共通的現代性。』[19]

主要著作

  • 老年 1914年
  • 羅生門 1915年
  • 鼻子 1916年
  • 山藥粥(芋粥) 1916年
  • 煙草和魔鬼(煙草と悪魔) 1916年
  • 戱作三昧 1917年
  • 蜘蛛之絲(蜘蛛の糸) 1918年
  • 地獄変 1918年
  • 邪宗門 1918年
  • 魔術 1919年
  • 南京的基督(南京の基督) 1920年
  • 杜子春 1920年
  • 火神(アグニの神) 1920年
  • 竹林中(藪の中) 1921年
  • 軌道列車(トロッコ) 1922年
  • 玄鶴山房 1927年
  • 侏儒的話(侏儒の言葉) 1927年
  • 河童 1927年
  • 齒輪(歯車) 1927年
  • 西方人(西方の人) 1927年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1.3 1.4 1.5 芥川龍之介日:知《羅生門》而不知其創作人. 每日頭條. 2018-07-24 [2019-11-30] (中文). 
  2. 2.0 2.1 2.2 2.3 2.4 文煉neta整理-- 芥川龍之介. 文豪與煉金術師 Neta屋. [2019-12-01] (中文). 
  3.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我對世界有漠然的不安. HK01  . 2019-02-28   [2019-11-24] (中文). 
  4. 4.0 4.1 4.2 4.3 4.4 4.5 芥川龍之介. 朝日新聞Digital  .   [2019-11-30] (日語). 
  5. 5.0 5.1 5.2 5.3 芥川龍之介短篇選粹. pchome  . 2019-02-28   [2019-11-30] (中文). 
  6. 6.0 6.1 6.2 6.3 6.4 6.5 6.6 芥川龍之介著 鄭清文譯. 遺書/聯合文學第335期 2012年9月號 (PDF). 聯合文學. [2019-12-01] (中文). 
  7. 鬼才作家的結局,芥川龍之介所寫故事的魅力. 每日頭條. 2018-09-22 [2019-11-30] (中文). 
  8. 8.0 8.1 芥川龍之介作品集. 龍騰世紀書庫. [2019-11-30] (中文). 
  9. 芥川龍之介之死. 每日頭條. 2016-12-27 [2019-12-01] (中文). 
  10. 10.0 10.1 龍之介文學. 每日頭條. 2018-02-18 [2019-12-01] (中文). 
  11. 與郭德綱相反,夏目漱石成就徒弟,一起撐起日本文學半壁江山. 每日頭條. 2016-09-06 [2019-12-01] (中文). 
  12. 沒有別人能寫出這樣的故事──楊照談芥川龍之介. 閱讀最前線. 2015=-04-02 [2019-12-01] (中文). 
  13. 13.0 13.1 地獄變 芥川龍之介的經典作品. 舒讀. [2019-12-03] (中文). 
  14. 14.0 14.1 或阿呆の自殺. 死ねまで生きよう. [2019-12-04] (日語). 
  15. 死に様・生き様:芥川龍之介. NPO家族葬の會. [2019-12-04] (日語). 
  16. 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的作品風格是怎樣的. 每日頭條. 2016-12-09 [2019-11-30] (中文). 
  17. 從《羅生門》到《竹林中》看到人性的複雜. 每日頭條. 2017-12-07 [2019-12-01] (中文). 
  18. 18.0 18.1 李長聲. 芥川龍之介專輯/芥川不語似無愁. [2019-12-04] (中文). 
  19. 19.0 19.1 【自由副刊】林水福/芥川龍之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自由時報. 2016-04-02 [2019-12-0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