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四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四寶
梅花大鼓藝人
出生 1915年
國籍 中國 天津市

花四寶,1915年,逝世日期1942,中國梅花大鼓藝人。天津市人。幼年從邱玉山學梅花大鼓,14歲拜弦師盧成科為師。

著名梅花大鼓表演藝術家。她出身貧苦,曾被人收作養女。開始向邱玉山(票友)學唱梅花大鼓,後拜在梅花大鼓的一代宗師、三弦名手盧成科名下。他們師徒合作改革舊曲,譜制新聲,充分發揮花四寶挺拔激越的嗓音條件,改變舊梅花調平板拖沓的唱法,加強吐字發音方面「噴、吐、頓、挫」工夫,做到「噴口」如斷金破玉,吐字如板上釘釘,行腔如流水行雲,上板如珠走玉盤。在唱腔上力求委婉悠揚、剛柔相濟,形成了以「悲、媚、脆」為特點的盧派唱法,與蒼勁優雅的金萬昌派交相輝映,並美於一時。

由於花四寶在演唱藝術上日臻佳境,她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和曲藝界同行的一致推許。在當時的大觀樓、燕樂戲院和著名演員戴少甫、於俊波、王佩臣、趙小福等同台演出,排為「攢底」(末場)。這在梅花大鼓這一曲種來說,這是史無前例的。她演出的《杏元和番》, 字音響脆,如裂金石,全場轟動,掌聲四起, 連過路行人都為之聳動。

花四寶為人正派,待人謙遜,在藝術上肯學敢創,刻意求精。但在萬惡的舊社會,儘管她聲望很高,被稱為「梅花泰斗」、「譽滿三津」,卻仍然沒有擺脫悲慘的命運。1941年,她因偶然患病,沒有得到應有的治療和修養,終於在錦繡華年盍然長逝,終年僅26歲。 [1]

擅長的節目《昭君出塞[2]、《摔鏡架》,《 青樓遺恨 》等。

唱腔特點

她依據自己的天賦條件,在金派梅花大鼓唱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使之一改纏綿悱惻的音調,形成清新流暢的聲腔。她的嗓音高亢圓潤,行腔輕鬆自如,有脆勁,開闢了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

榮譽成就

花四寶 - 職業生涯她依據自己的天賦條件,在金派梅花大鼓唱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使之一改纏綿悱惻的音調,形成清新流暢的聲腔。她的嗓音高亢圓潤,行腔輕鬆自如,有脆勁,開闢了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由於她努力鑽研,技藝與日俱進,30年代成為花派(又稱盧派)梅花大鼓的首創者。

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又稱梅花調。形成於清末,流行於華北。梅花大鼓是從清末流行於北京北城的大鼓發展而來的新曲種,因舊時的藝人(演員)多在南城演唱,所以當時人們稱其為「南板梅花調」,而北城原來的清口大鼓被人們稱為「北板大鼓」,以示區別。梅花大鼓由一人自擊鼓板演唱,二三人分操三弦、琵琶、四胡等進行伴奏。梅花大鼓腔調婉轉動聽,以在敘事中抒情見長。其快板緊張又充滿活力,慢板深沉而饒有餘音。梅花大鼓的傳統曲目多取材於我國的古典名著《紅樓夢》。[3]

梅花大鼓由北京的南板梅花調改革、發展而來。創始人為金萬昌及蘇啟元。由於伴奏樂器為三弦、四胡、琵琶、揚琴及鼓板,有人便以「梅花五瓣」喻之,故稱梅花大鼓。它流行於京津地區,是北方鼓曲的重要曲種之一。 梅花大鼓的演唱形式,與京韻大鼓基本相同。過去演員鮮少表演這一情況,現在已有所改變。伴奏樂器除鼓板外,還有三弦、四胡和琵琶。

梅花大鼓在發展中,先後形成兩大流派:金派與盧(或花)派,金派創始人為金萬昌曾與劉寶全、王佩臣(鐵片大鼓演員)被天津觀眾譽為「鼓界三絕」。盧(花)派創始人盧成科,瞽名弦師,根據第一個弟子花四寶嗓音高亮、音色純美的特點,開闢了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形成了悲、媚、脆的演唱風格,也稱盧派或花派。盧(花)派演員有花五寶、花小寶(史文秀)、周文如,青年演員籍薇等。

視頻

戲曲:梅花大鼓《摔鏡架》張雅琴

參考資料

  1. 花四寶簡介 名人簡歷;
  2. 魏喜魁 梅花大鼓 昭君出塞 騰訊視頻,發布時間; 2019年02月03日
  3. 花四寶——梅花大鼓 南柯是一夢,發布時間;2018-08-21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