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芷江侗族自治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芷江侗族自治縣(教育整頓)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法院政務網站群 的圖片

芷江侗族自治縣懷化市轄縣。位於湖南省西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9°17′3〞-109°54′49〞、北緯27°04′12″-27°38′24〞。總面積2099平方千米,總人口38.26萬人(2015年)。全縣轄9個鎮、9個鄉:芷江鎮、羅舊鎮、新店坪鎮、碧涌鎮、公坪鎮、土橋鎮、三道坑鎮、岩橋鎮、楠木坪鎮、牛牯坪鄉、水寬鄉、大樹坳鄉、梨溪口鄉、洞下場鄉、禾梨坳鄉、冷水溪鄉、曉坪鄉、蘿蔔田鄉。縣政府駐芷江鎮。

地處湘西山地中部、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北部山勢較高,有西晃山、明山、米公山等,屬武陵山。其中最高峰金頂海拔1405米。裠水自西向東流貫縣中部,沿岸河谷地勢略低平。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1]。主要礦產有煤、鐵、黃金、重晶石等。湘黔鐵路縱貫東西。320國道橫貫東西。舞水可通航。紀念地有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坊。名勝古蹟有清建天后宮(媽祖廟)。

歷史沿革

清置芷江縣,芷江所經,「兩岸多生杜蘅白芷,故名。」一說因芷水為名。西漢置無陽縣。三國吳改置舞陽縣,唐先天二年(713年)置潭陽縣。元屬沅州路,為路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屬辰州府。清乾隆元年(1736年)置芷江縣,1914—1922年屬辰沅道,為道治,1937年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40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會同專區(後改芷江專區),專員公置與縣同治,1952年屬黔陽專區。1968年屬黔陽地區,1981年屬懷化地區。1986年9月2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6]124號),撤銷芷江縣,設立芷江侗族自治縣(縣級),以原芷江縣的行政區域為芷江侗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

1996年,芷江縣面積2099平方千米,人口約33.9萬人,其中侗族人口占48.4%。轄4個鎮、25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芷江鎮、新店坪鎮、碧涌鎮、羅舊鎮、公坪土家族鄉、艾頭坪鄉、水寬鄉、岩橋鄉、麻纓塘鄉、木葉溪鄉、五郎溪鄉、土橋鄉、楊公廟鄉、大洪山侗族鄉、上坪鄉、大樹坳鄉、冷水溪鄉、羅岩鄉、曉坪鄉、洞下場鄉、梨溪口侗族鄉、禾梨坳鄉、壠坪鄉、楠木坪鄉、竹坪鋪鄉、板山鄉、牛牯坪鄉、羅卜田鄉、大壠鄉。縣政府駐芷江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芷江侗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334229人,其中,芷江鎮32910人,羅舊鎮15542人,新店坪鎮17933人,碧涌鎮13660人,公坪鎮8319人,牛牯坪鄉6545人,艾頭坪鄉7954人,岩橋鄉20297人,水寬鄉10313人,壠坪鄉26049人,木葉溪鄉7496人,五郎溪鄉4074人,麻纓塘鄉14464人,竹坪鋪鄉10265人,土橋鄉16363人,楊公廟鄉8771人,大樹坳鄉8992人,上坪鄉10805人,大洪山鄉5259人,梨溪口鄉10534人,洞下場鄉8842人,大壠鄉5652人,板山鄉4252人,羅岩鄉5116人,禾梨坳鄉9536人,冷水溪鄉11808人,楠木坪鄉13718人,曉坪鄉10260人,羅卜田鄉850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芷江侗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339161人,其中,芷江鎮78451人,羅舊鎮14979人,新店坪鎮17195人,碧涌鎮13496人,公坪鎮8106人,牛牯坪鄉6901人,艾頭坪鄉7194人,岩橋鄉20753人,水寬鄉9663人,木葉溪鄉7058人,五郎溪鄉4136人,麻纓塘鄉13579人,竹坪鋪鄉9539人,土橋鄉14365人,上坪鄉10198人,大樹勒鄉8638人,大洪山鄉4912人,楊公廟鄉8125人,梨溪口鄉9081人,洞下場鄉8604人,羅岩鄉3151人,板山鄉4343人,大壠鄉6096人,梨坳鄉9339人,冷水溪鄉11605人,楠木坪鄉11698人,曉坪鄉9581人,羅卜田鄉8375人。

2015年11月25日,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15]77號)批覆同意:上坪鄉、大洪山鄉、新店坪鎮共2鄉1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新店坪鎮。羅岩鄉、板山鄉、大壠鄉、碧涌鎮共3鄉1鎮成建制合併設立碧涌鎮。土橋鄉、楊公廟鄉成建制合併設立土橋鎮。木葉溪鄉、五郎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三道坑鎮。岩橋鄉、楠木坪鄉撤鄉建鎮。麻纓塘鄉、竹坪鋪鄉、艾頭坪鄉、芷江鎮共3鄉1鎮成建制合併設立芷江鎮。調整後,全縣轄9個鎮、9個鄉:芷江鎮、羅舊鎮、新店坪鎮、碧涌鎮、公坪鎮、土橋鎮、三道坑鎮、岩橋鎮、楠木坪鎮、牛牯坪鄉、水寬鄉、大樹坳鄉、梨溪口鄉、洞下場鄉、禾梨坳鄉、冷水溪鄉、曉坪鄉、蘿蔔田鄉。總面積2099平方千米,總人口38.26萬人。

視頻

芷江侗族自治縣 相關視頻

芷江侗族自治縣 宣傳片
芷江侗族自治縣古街古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