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子是一種唇形科紫蘇屬的植物,蘇子又名荏、紫蘇、蘇、白蘇、桂荏(《爾雅》)、荏子、赤蘇、紅蘇、香蘇、黑蘇、白紫蘇、青蘇、野蘇、蘇麻、蘇草、唐紫蘇、皺葉蘇、雞蘇、臭蘇、大紫蘇、假紫蘇、水升麻、野藿(huò)麻、聾耳麻、蘇菜葉、孜(zī)珠、興帕夏噶(gá)(藏語)等,是唇形科紫蘇屬下唯一種。


中文名外文名:蘇子/Perilla

別 名法 語:紫蘇子、黑蘇子、藍蘇子/Nom Ebara

:植物界/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唇形目

:唇形科/紫蘇屬

:蘇子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莖直立,葉對生,被長節毛,葉下面有細油腺點,多分枝,紫色、綠紫色或綠色,鈍四棱形,花萼鍾狀,花冠唇形,果萼較小。有紫蘇和白蘇之分,紫蘇多為藥用,白蘇既可食用也可榨油,以白蘇種植為多。

葉對生;葉柄長3-5cm,紫紅色綠色,被長節毛;葉片闊卵形、卵狀圓形或卵狀三角形,長4-13cm,寬2.5-10cm,先端漸尖或突尖,有時呈短尾狀,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粗鋸齒,有時鋸齒較深或淺裂,兩面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下兩面均疏生柔毛,沿葉脈處較密,

葉下面有細油腺點;側脈7-8對,位於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輪傘花序,由2花組成偏向一側成假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長柔毛;苞片卵形、卵狀三角形或披針形形,全緣,具緣毛,外面有腺點,邊緣膜質;花梗長1-1.5mm,密被柔毛;

花萼鍾狀,長約3mm,10脈,外面部密被長柔毛和有黃色腺點,頂端5齒,2唇,上唇寬大,有3齒,下唇有2齒,結果時增大,基部呈囊狀;

花冠唇形,長3-4mm,白色或紫紅色,花冠筒內有毛環,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圓形,中裂片較大;雄蕊4,二強,着生於花冠筒內中部,幾不伸出花冠外,花葯2室;

花盤在前邊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頭2室;花盤在前邊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頭2裂。小堅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徑1-1.3mm,有網紋,果萼長約10mm。

蘇子原圖鏈接

生長環境

適宜在冷凍的溫帶種植,對土壤要求不嚴,村邊、地頭、排水良好,沙質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後、溝邊地邊,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長良好。

分布範圍

分布於東南亞中國江西遼寧鐵嶺台灣湖南等中南部地區、內蒙古呼倫貝爾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喜馬拉雅地區,日本緬甸朝鮮半島印度尼泊爾北美洲也有。

主要價值

性味歸經

辛,溫。歸肺、大腸經。

蘇子原圖鏈接

功能主治

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於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1]

用法用量:3~9克。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製法蘇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炒蘇子:取淨蘇子,照清炒法(附錄ⅡD)炒至有爆聲

藥理作用

中藥材蘇子是唇形科植物紫蘇的乾燥成熟果實,採收於秋季果實成熟之時,除去雜質,曬乾即可。其性味辛,有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的功效,可治療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2]

1、對血脂的作用

用含紫蘇油的飼料,能使雞血漿膽固醇水平降低,但對小鼠無此作用,並導致小鼠頸部脫毛和皮膚損害;用含紫蘇油的飼料餵,能增加其體重和肝臟重量,但對血漿及肝臟的膽固醇含量無明顯影響。

2、抑菌作用

實驗表明:紫蘇油(0.1%)對變形桿菌黑麴黴菌青黴菌及自然界中的黴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對黴菌和酵母菌的作用明顯強於0.05%的尼泊金和0.3%的苯甲酸。紫蘇對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也有抑制作用。但臨床上對於葡萄球菌所致的疾病很少使用紫蘇,而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所致的腸胃炎病,則有用之。紫蘇能擴張皮膚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有發汗作用,亦能減少支氣管分泌,緩解支氣管痙攣,因而有止咳袪痰作用,故感冒咳嗽每多用之。此外,紫蘇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故其行氣和中的作用可能與此有關。

3、防腐、抗氧化作用

紫蘇子經脫脂後的乙醇提取物有防腐及抗氧化作用。可用於食物藥品的長期貯存.其抗氧化作用較0.02%的BHT(2,6-二叔丁基對羥基苯甲醇)為強。

4、促進學習記憶能力

紫蘇子中的脂肪油提取物具有促進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的作用。文獻報道從紫蘇子提取脂肪油,可減少小鼠跳台錯誤次數,能明顯提高小鼠水迷路測驗的正確百分率,縮短到達終點時間,並能促進小鼠腦內核酸及蛋白質的合成,調節小鼠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水平18。動物實驗也證明,如果在食物中加入富含 a 一亞麻酸飼料進行子鼠二代培養,可提高子代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使子代小鼠視網膜中的 DHA 增加,視網膜反射能增強 。以上研究表明紫蘇子促進學習記憶能力作用的機制可能是與其富含的 a 一亞麻酸有關。[3]

5、止咳平喘作用

紫蘇子提取的脂肪油有明顯的止咳和平喘作用。王氏 20 等報道小鼠腹腔注射 5g·kg-1 紫蘇子油後,對噴霧組織乙酰膽鹼所致的支氣管哮喘,能明顯延長出現喘息性抽搐的潛伏期,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其作用與 0.05g·kg-1 氮茶鹼相似。小鼠灌服5g·kg 和 2.5g·kg-1 紫蘇子油後,咳嗽潛伏期顯著延長,咳嗽次數顯著減少,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其作用與 0.01g·kg-1 咳必清相似。現代醫學認為,自由基是導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代謝產物之一 MDA(過氧化產物)的含量可反映細胞被氧化程度,而 SoD(過氧化物歧化酶)通過對氧離子起歧化作用合成 H 0 ,再由其他抗氧化酶連續代謝變成水,清除自由基,從而保護細胞不受毒性氧自由基的損害,而達到減緩衰老的作用。韓氏 等報道紫蘇油可明顯降低腦及肝中 MDA含量,對腦的作用優於肝,還可顯著提高紅細胞中 S0D 活力。因此認為紫蘇油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

6、抗過敏作用

通過比較用紫蘇子油組(富含亞麻酸)和紅花油組(富含亞油酸)飼養的小鼠對抗原誘發的過敏性休克死亡率,結果發現紫蘇子油組比紅花油組明顯降低。紫蘇子之所以具有抗過敏作用機理,是因為其所含有的 a 一亞麻酸在體內代謝過程中,通過競爭酶系統,能抑制亞油酸向花生四烯酸(AA)轉化,降低體內 AA 水平。同時 a 一亞麻酸轉化的 EPA和 DHA,可直接抑制 AA 向二十碳物質(致敏物質)的代謝。

藥用方法

用於解表,一般用6-10克。

食用價值

紫蘇在中國種植約有2000年歷史,明代李時珍曾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可見紫蘇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很常見。中國人用紫蘇烹製各種[[菜餚]。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