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引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藥引子 | |
---|---|
藥引子,是引藥歸經的俗稱,指某些藥物能引導其它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起"嚮導"的作用。另外,"藥引子"還有增強療效、解毒、矯味、保護胃腸道等作用。[1]
在一張處方中,需不需要藥引子,由醫生根據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製。要病家自己去配製的藥,往往是該醫院或藥店配不齊,要求病家到其它醫院或藥店去配,或自己採集的藥品。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藥引子。[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藥引子
外文名稱 YaoYinZi
作用 藥物能引導其它藥物的藥力
定義 增強療效
作用
"藥引子"可以說是有機化學中的"催化劑"的作用,但作用不僅僅局限於"催化劑",還有其它輔助作用。服用中藥、中成藥,多用白開水、酒、淡鹽水、蜂蜜水、米湯、紅糖水、蔥白湯、薑湯等作藥引子送服。藥引子有引藥歸經,增強療效之功用,有時還兼有調和、顧護、制約、矯味等功效,與中藥、中成藥適當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藥引起源
明朝洪武年間,浙江蕭山有個叫樓英的郎中,出身醫藥世家,7歲就在父親身邊苦讀醫書藥典,20多歲便掛牌行醫。樓英醫術高明,有起死回生之術,方圓百里無人不知他的醫名,人們都叫他"神仙太公"。
這年,當朝馬皇后得了重病,御醫百般診治,人參、靈芝等名貴藥物吃了不少,病體仍未見好,朱元璋心急如焚,頒旨遍請天下名醫給皇后治病。不幾天,一個大臣訪得樓英醫術精湛,稟奏之後,朱元璋忙傳旨宣樓英進宮。樓英接到聖旨,哪敢違命聖上,忙整裝一路來到京城。
自古"伴君如伴虎",給皇后治病半點閃失不得。樓英一入宮,便顧不得路途勞累,先行拜見太醫院的御醫,打聽馬皇后的病情,所用何藥。太醫院的御醫們久居皇宮,嫉賢妒能,圓滑世故,哪個將他這鄉下郎中放在眼裡?藥方拿來一小沓,方中用藥卻大同小異,問及皇后病情,只是嗯嗯啊啊,敷衍搪塞,不得要領。
樓英只好看那藥方,見上面都是些人參、鹿茸、靈芝,料想馬皇后必定已是病入膏肓,難以救治,才用上珍貴藥材。等到第二天,樓英跟着太監來到馬皇后病榻前,小心仔細地望聞問切一番,皺着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了。原來,馬皇后看着臉色青黃,得的卻不是疑難雜症,以樓英看來,只不過是多食引起脾胃不和,痰濁陰滯而已,只要用大黃、萊菔子一類極普通的藥就可治癒。
樓英給馬皇后診過脈,心裡有點糊塗了:這麼個小病,堂堂太醫院御醫如雲,怎會束手無策呢?想到這,他又將在太醫院看過的藥方拿出來,仔細斟酌起來。突然他小有所悟:這些藥治病無益無害,但恰合皇后鳳體之貴,若用些低廉藥物,皇后若有閃失,一命歸天,必是藥石無力,追究下來,定將滿門抄斬,大禍臨頭,難怪御醫們一個個閃爍其辭!
領悟了其中利害,樓英左思右想,也不敢貿然下筆了。就在他磨磨蹭蹭、心中為難、表面假做思考時,外面太監高聲喊道:"皇上駕到!"宮女、太監聞聲"撲通" 跪在地上,樓英也急忙放下筆跪在一邊。朱元璋走進來,說了聲"平身",便直奔馬皇后病榻。
樓英哪曾見過人間皇帝,心下好奇,不由偷眼望去,卻猛地看見朱元璋皇袍上,一塊玉佩晶瑩剔透,閃閃發光,心中不禁一動:我何不用皇上玉佩做藥引抬高身份。想到這兒,樓英心下安穩了,提筆寫道:萊菔子三錢,皇上隨身玉佩做藥引。朱元璋看了,馬上解下玉佩,連同藥方一起遞給太監,吩咐道:"即刻配藥、煎藥,小心伺候皇后。"
不一時,太監將藥抓來煎好,服侍馬皇后服下。當晚馬皇后腹內"咕咕"作響,大便通暢,安穩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樓英又讓她只少許進些淡粥素菜,幾日之後便病體痊癒,行動如初了!
朱元璋心中大喜,親召樓英,說道:"愛卿醫術高明,果然名不虛傳,今後就留在太醫院任職吧!"樓英不敢違旨,只好留在太醫院裡,他藉此良機,通讀了太醫院的皇家珍藏藥典,著書立說,醫術更是精進非常。
常見藥引
黃酒
酒性辛熱,有舒筋活絡、發散風寒等作用。可用於送服治療頸肩腰腿痛、血塞經閉、跌打損傷、瘡癰初起等症的中成藥。如活絡丸、通經丸、七厘膠囊、雲南白藥。每次10ml~15ml,溫熱後送服。
菊花
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主要用於送服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肝火上攻、目赤翳障及癰腫疔瘡等病症的中成藥。如障翳散、牛黃解毒片等。可單用菊花10g~15g煎湯送服。或加茶葉10g同煎送服即可。
摺疊酸棗仁 單用10g~15g水煎送服或3g研末送下。
功能:滋養心肝、補血安神、益陰斂汗。主要用於送服治療心肝血虛、心悸失眠、體虛多汗等病症的中成藥。如烏靈膠囊、靈芝膠囊等。
蘆根湯
具有清熱、生津、止嘔、止血作用。
送服治療外感風熱或瘟病初起等症的銀翹解毒片等尤宜。取蘆根10g~15g加水煎湯,以鮮者為佳。
陳皮
功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主要用於送服治療脾胃氣滯、食少吐瀉、咳嗽痰多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