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荼蘼 |
中文名稱:荼蘼 科:薔薇科 屬:薔薇屬 種:荼蘼 |
荼蘼(學名:Rubus rosifolius var. coronarius (Sims) Focke):(讀音:tú mí),又名酴醾、佛見笑、重瓣空心泡,是薔薇科懸鈎子屬空心泡的變種。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3米;小枝圓柱形,具柔毛或近無毛,常有淺黃色腺點,疏生較直立皮刺。小葉5-7枚,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花重瓣,芳香,花常1-2朵,頂生或腋生;直徑3-5厘米;花萼外被柔毛和腺點;萼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長尾尖,花後常反折;花瓣長卵形,白色,基部具爪,長於萼片。果實卵球形,紅色,有光澤,無毛;核有深窩孔。花期6-7月。
荼蘼花枝梢茂密,花繁香濃,入秋後果色變紅。宜作綠籬,也可孤植於草地邊緣。果可生食或加工釀酒。根含鞣質,可提取栲膠。花是很好的蜜源,也可提煉香精油。生長於海拔250米至2200米的地區,常生于山坡灌叢中、草叢中、雜木林中、溪邊、山坡路邊、陰地、林緣。耐旱,怕澇。
信息
拉丁學名:Rosa rubus H. Lév. & Vaniot form.rubu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目:薔薇目(Rosales)
亞目:薔薇亞目(Rosineae)
亞科:薔薇亞科(Rosiodeae)
分布區域:主產於陝西秦嶺南坡以及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
形態
落葉或半常綠蔓生小灌木,攀緣莖,莖綠色,莖上有鈎狀的刺,羽狀複葉,有五片橢圓形小葉,上面有多數側脈,致成皺紋。初夏開花,夏季盛放,花單生,背面被柔毛,托葉與葉柄貼生,全緣。傘房花序。花白色,有芳香。果近球形,深紅色。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荼蘼色香俱美,其藤蔓若以高架引之,可成垂直綠化的優良觀賞花木,以地下莖繁殖。栽培供觀賞。
現在常見的網上圖片多是錯誤的,這種花在湖北鄉下很常見,人們基本上不會留意,小孩們喜歡它的果實,叫做「糖葫蘆」,花氣芳香,較常見長得只有一米多高。
生長習性
喜溫暖向陽。多生於海拔500-1300米間的山坡、路邊、草坡或灌叢中。耐旱,怕澇。 荼縻花枝梢茂密,花繁香濃,入秋後果色變紅。宜作綠籬,也可孤植於草地邊緣。果可生食或加工釀酒。根含鞣質,可提取栲膠。花是很好的蜜源,也可提煉香精油。
分布地域
產於陝西秦嶺南坡以及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
繁殖方式
用壓條或扦插繁殖,栽培荼蘼與培養其他薔薇、月季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它比月季管理粗放。栽植株距不應小於2m。從早春萌芽開始至開花期間可根據天氣情況酌情澆水3~4次,保持土壤濕潤。如果此時受旱會使開花數量大大減少,夏季乾旱時需再澆水2~3次。雨季要注意及時排水防澇。因薔薇怕水澇,水澇容易爛根。秋季再酌情澆2~3次水。全年澆水都要注意勿使植株根部積水。孕蕾期施1~2次稀薄餅肥水,則花色好,花期持久。
修剪為荼蘼造景整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修剪不善,長成刺蓬一堆,參差不齊,不僅病蟲害多,外形亦不雅觀。一般成株於每年春季萌動前進行一次修剪。修剪量要適中,一般可將主枝(主蔓)保留在1.5m以內的長度,其餘部分剪除。每個側枝保留基部3~5個芽便可。同時,將枯枝、細弱枝及病蟲枝疏除並將過老過密的枝條剪掉,促使萌發新枝,不斷更新老株,則可年年開花繁盛。[1]
栽培技術
荼蘼耐旱怕水澇,從早春萌芽開始到開花,要根據天氣情況澆水,一般每月3~4次,保持土壤濕潤而不積水。開始期間要注意補水,若澆水不及時會導致開花數量大量減少。
夏季溫度較高,水分蒸發較快,適當的澆水2~3次。
秋季酌情澆水2~3次,不要讓根部積水,否則根部很容易腐爛。
在一開始種植的時候,可施足底肥,到了花期的時候,可適當的進行施肥。
一般孕蕾期追肥1~2次,採用稀釋的餅肥水,可以保證花色好,花期長。
在春季萌芽之前每年進行一次修剪,修剪要適中便可,根據花盆的大小,將枝條控制在美觀的範圍內,將過長、過密的枝條剪掉。促使萌發新枝,不斷更新老株,則可年年開花繁盛。
同時在修剪過程中,檢查枝條上的側芽情況,每個側枝上保留3~5個芽即可。[2]
植物文化
花語:末日之美
王菲的一首《開到荼蘼》讓荼蘼這種潔白柔軟又略顯神秘花朵乍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荼蘼花總是在開在春天那些花都已經凋零的時候,所以等到荼蘼開盡了,整個花季也即將過去了。在蘇軾的詩中「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王琪則賦詩「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荊出莓牆。」詩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末日之美的最好詮釋。
蜀公范鎮居住在許下,屋前有可以容納幾十個人坐於其下圍案歡聚的龐大的荼蘼花架;每年春天,花季繁盛時,於花架下廣宴賓客。他們約定了一個世界上最獨特的酒令——落花掉在誰的酒杯里,誰就把杯中酒喝乾;微風吹拂,片片落瓣像雪一樣灑滿杯中、案上、座中人的衣襟……「飛英會」的主人范鎮是司馬光的知己好友,圍繞着變法與否而個個大義凜然的政治風雲中的主角們,在政治之外,卻是這般清雅到極點的風流。
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可以說明,養花不在於它的美好寓意,古代人那麼講究,也不會在乎荼蘼是傷感的花。
想來你不會相信,荼蘼的寂寞是花中最持久的,也是最獨特的。荼靡是花季最後盛放的鮮花,荼靡花開過之後,人間再無芬芳,仿佛自己親手造成了這一切。所以有人說,花的翅膀,到死亡才會懂得飛翔,無愛的土壤,要到死亡才會萌芽開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