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莆商的平羅傳奇(王淑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莆商的平羅傳奇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莆商的平羅傳奇》中國當代作家王淑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莆商的平羅傳奇

2000年初冬,當21歲的林建力攜着一身風塵來到寧夏平羅這個西北小縣城時,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會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交付於這片土地。「我17歲離開家,跟着堂哥到東北,開始學藝從商,幾年後在朋友的介紹下輾轉來到平羅。白手起家,創業艱難,但都堅持下來了。」林建力說。雖然到平羅二十多年了,但他的口音里,依然帶着濃濃的莆田味。

莆田,是林建力的故鄉。那裡有千年傳承、遠播五洲的媽祖文化,也有百折不撓、精勤儉孝的莆商精神。歷史上,那是一塊並不富裕的土地,為了生存,莆田人曾經圍海排水,人為造田,但終是無法改變地少人多的現實。為了逆天改命,謀求吉利,莆田人甚至果斷而決絕地把曾經的地名「蒲田」改為「莆田」,期盼着少一筆水偏旁,就能少一分水災患。但現實的殘酷在於,抹掉地名中的水容易,抹掉切身的貧困卻並不容易。一代又一代的莆田人不得不屈服於「七山兩水一分田」的現實,年復一年地在這片土地上與苦難交戰,他們的骨子裡也因此根植下了與貧窮對抗的基因。

為生活找活路是人的本能。當時光的腳步來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集體經濟政策剛有鬆動的跡象,過夠了窮日子的莆田人就開始拋下養不活人的薄地,背井離鄉到全國各地做生意,在千辛萬苦中艱難創業,在別人的故鄉闖自己的天下。 元代戲曲家馬致遠說:「背井離鄉,臥雪眠霜」。自古至今,幾乎所有的背井離鄉都是因為生活所迫,林建力當然也不例外。

1979年,林建力出生在莆田東嶠鎮一個名叫田柄村的地方,那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界外」之地。界外,顧名思義,邊界之外。在莆田,「界外」不僅是地域的名稱,更是歷史的分界線,那是清政府堅壁清野政策帶給莆田人無法磨滅的慘痛記憶。界外的海風常年呼嘯,村民住在用石頭壘起的房屋中,在鹽鹼地、海水裡刨食吃。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內,莆田人都在用血和淚浸泡着「界外」這兩個字。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界外還到處是石屋、灘涂、紅薯地等,一片蒼涼景象。

林建力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的。爺爺奶奶、父母以及他和兩個姐姐一個妹妹,一家八口人種着2畝多薄地,即使一年種三茬莊稼,也僅夠勉強解決溫飽。好在,奶奶是附近鹽場的工人,每月還有微薄的工資貼補家用。奶奶退休後,按照當時子女頂班制,父親又到鹽場當了工人。那時的日子雖然清貧,但因為一家人在一起,也不覺得有多難。

日子的艱難是從1989年開始的。那一年,父親因病去世,而林建力才10歲。父親的離世,不僅讓家裡失去了主心骨,還為家裡留下了幾萬塊錢的外債——為父親看病借下的債。

沉重的生活負擔就這樣猝不及防地壓在了年輕母親柔弱的肩上。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後,為了儘快還清外債,母親到父親生前工作的鹽場當了一名普通工人。從此,母親的身影陀螺般轉動,不是在鹽田裡旋鹽、趕渾,就是在田地里耕耘、播種,一年四季,亦工亦農,節衣縮食,守護着一家老小的饑飽冷暖。十幾歲的少年,目睹着母親的忙碌與艱辛,痛心入骨卻無能為力。「最難的時候,我們姐弟幾個連學費都交不起。」林建力說。雖然學校為他們姐弟減免了學費,家族宗親也不時地幫忙乾乾地里的農活,但畢竟自己的日子得自己過,自己的困難得自己扛。為了減輕家裡的生活壓力,大姐二姐先後輟學,勉強讀完初中後,林建力也不得不終止學業,踏上了漫漫謀生路。

1996年,17歲的林建力在母親「學做生意先要學做人,不要賺虧心錢。」的囑咐里,懷揣着改變命運的夢想,跟着堂哥踏上了開往黑龍江的列車。列車「哐當哐當」穿山越嶺,一路北上,老家莆田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後,窗外的景色越來越陌生,少年的內心一片迷茫。他不知道千里之外的黑龍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他也不知道迎接他的,將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但有一點他很明確,堂哥要帶他踏進的,是黃金珠寶首飾行業。

莆田民間自古便有加工金銀的傳統,雖然本地並無金銀礦,但從明朝起,莆田先人們就已經開始從事打金做銀的生計了,他們以「無中生有」的精神,世代秉承着「不仕則藝」的信條,成功創造出了「10個珠寶商,8個莆田人」的商業傳奇。林建力的伯父就是眾多莆田珠寶商中的一員。在堂哥帶着他遠赴黑龍江之前,伯父已經和很多莆田商人一樣,走南闖北淘金礦,走街串巷打首飾,因地制宜開金店,早已在黃金珠寶首飾行業里摸爬滾打了好多年。有伯父在前面帶路,林建力和堂哥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黃金珠寶行業。

少年跟着堂哥來到被稱作「鑲金邊」的黑龍江,落腳哈爾濱。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淘金客一樣,他們懷揣着致富夢,在冰城的街頭尋找着商機。農家出身的孩子,不怕苦,更不怕累。從旭日東升到星光燦爛,從礦石淘金到提煉加工,十幾歲的林建力,在堂哥租下的店鋪里,以火試金,化學提純,以一雙磨出老繭的手,在千錘百鍊里,飽嘗着人生的漂泊之苦,一點點積累着經驗,積攢着本錢。

和大多數闖蕩天下的莆田人一樣,林建力並不滿足於眼前的首飾加工,投資開店才是他的目標。莆田人無中生有的產業敏感,十幾歲的少年一樣具有。

但畏懼於東北冬天的寒冷,他像候鳥一樣,春天飛到哈爾濱,冬天飛回莆田,來來回回,轉眼時間就過去了三年多,他也從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蛻變成了一個成熟穩重的青年。每月領着堂哥發給他的上千元工資,還清了家裡的欠賬,也成熟了自己的思想。隨着年齡的增長,青年想自己開店的願望越來越強烈。

他把目光投向了哈爾濱人氣最旺的百貨商店——哈一百。如果能在哈一百占據一席之地,憑着伯父、堂哥在黃金行業經營多年的經驗和自己的努力,生意一定不會差。他帶着滿滿的憧憬走進哈一百,腳步在琳琅滿目的黃金櫃檯前徘徊,一組櫃檯連着一組櫃檯,各有各的品牌,各有各的款式,每一款都散發着黃金珠寶獨有的奢華與高貴。他估算着,也盤算着,畢竟入行不過三年多時間,想要在這樣的地方立穩腳跟,論經驗論實力,他都沒有足夠的底氣。

伴隨着彷徨與迷茫,命運的齒輪在這一節點開始轉動。就在猶豫是否繼續留在哈爾濱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結識了一位來自寧夏金融界的朋友。朋友為他們認真分析了寧夏黃金珠寶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最後建議他們到平羅發展。

2000年11月,林建力和堂哥帶着投資創業的夢想,坐上了從東北開往西北的火車,一路顛簸來到了平羅。11月的大西北,寒氣逼人,呼嘯的北風卷着黃沙,打在兩個異鄉人的臉上,像是歡迎,更像是示威。但他們顧不上天寒地凍,直奔平羅老百貨大樓而來。

毋庸置疑,他們是有備而來。

彼時的平羅老百貨大樓和全國眾多的國營企業一樣,正經歷着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轉型之路漫長而艱難,隨着市場經濟逐步向縱深發展,習慣了原有模式的國營企業在改革浪潮的衝擊下舉步維艱,以精明著稱於世的莆商們敏銳地抓住了這一商機。他們以「借雞生蛋」和「無中生有」的精神,與國營企業合股合營合作,實現互利雙贏。在分散於全國各地莆商成熟的經營模式影響下,林建力和堂哥義無反顧地承包了平羅老百貨大樓的黃金櫃檯,開始正式涉足這座西北小城的黃金珠寶行業。

創業之路註定不易。初來平羅,人生地不熟。林建力兄弟倆既要忍受因南北方氣候差異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以及因南北方言不同帶來的溝通上的難題,還要根據聯合經營合同的約定,在承包櫃檯的同時,接管了老百貨大樓企業的四名職工。生意做得如何無人關心,但職工工資卻不能少了分文。對於兩個異鄉謀生的人來說,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第一年賠錢是在預料之中,且不說一年兩萬元的租金,單是職工工資一項就讓他們頭疼不已。

而比生意更慘澹的,是大西北的風沙。林建力到平羅的第一個春天,就見識了沙塵天氣的厲害,「每天都是大風,大街上連個人影都沒有,將近有一個月的時間,基本上都是早晨九點鐘開門,中午1點多就關門回家了。」每天四五個小時的營業時間,即使神仙幫忙也不會掙到錢。但多年後提到初來平羅時的情景,林建力卻說出了這樣一番話:「平羅人很實在,不欺生。起初雖然生意不太好,但和大樓里的人相處得都特別好。」只是,表面上的好相處終是免不了同行是冤家的俗,同一塊地皮上做同一種生意,競爭、排擠在所難免。當年林家兄弟到平羅時,平羅縣城已經有兩家當地人開的金店。他們的到來,使得平羅黃金市場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漂泊千里,與當地人搶地盤做生意,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來自媽祖故里,「和」是所有莆商共同遵循的商業理念。面對競爭對手,他以「和」字安身,秉承着「和為貴」的宗旨,處處與人為善,以實力誠信占據市場,以平和低調贏得人心。在暗流涌動的商業風雲中,一步一個腳印,生活得坦蕩而踏實。

櫃檯租了下來,首飾賣了出去。但首飾和衣服一樣,每年每季都有新潮流。有流行就有過時,有過時就有厭倦,有厭倦就有重新加工和以舊換新的需要。但在當時平羅僅有的兩家金店中,基本都不具備售後服務的意識。為了讓顧客享受到比生硬冷漠的國營企業好得多的服務,林建力又特意到大連學習黃金首飾的維修加工,一個月後他帶着更加熟練精湛的技術回到平羅,以熱情周到的服務、合理低廉的收費和童叟無欺的誠信,一步步建立着莆商的口碑。

沒有人脈和資源優勢,他就從產品的進貨渠道、服務質量、款式品質入手,一點點地積累着人氣,這個過程如同春風化雪潤田疇,也漫長,也孤獨,但一天天好起來的生意,也讓這個過程透着幾分歡喜。

大西北的風一季一季地吹,兄弟倆在風雨里跌跌撞撞,相互扶持着,走過冬又走過夏。

世間所有的禮物,都早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而所有的苦難,都會在黎明前種下逆襲的種子。

2003年4月,人民銀行取消了黃金生產、加工、流通審批制,改為工商註冊登記制,標誌着黃金商品市場的全面開放。林建力敏銳地覺察到,黃金珠寶行業的春天就要來了。借着政策的東風和幾年來積攢下的人氣,在順利取得經營許可證後,他在離老百貨大樓百步之遙的步行街益民商場,開起了第二家分店,除了員工人數由原來的4名增加到8名,營業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外,他的經營理念也發生了改變,這一年,他選擇加盟百年民族品牌老鳳祥黃金,以期在誠信服務的基礎上,以品質贏得市場。

漫漫寒冬已過,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古語說:「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成家和立業,是人生的兩件大事。

初中畢業就跟着堂哥出門創業,從東北到西北,從學徒到開店,林建力創業路上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堂哥的無私幫帶,從這種意義上講,堂哥就是林建力生命中當之無愧的貴人。因了這個貴人,他才有幸在遇到「良人」之前,先立起了自己的業。 有了業的支撐,2002年,林建力成了家。他說,成家以前,他一直住在堂哥家,成家後才在平羅租了房子搬了出來。他還說,和堂哥合夥做生意二十多年了,他們弟兄倆之間從來沒有因為生意上的事紅過臉……在爾虞我詐的生意場上,這份彼此依靠彼此信賴的兄弟情讓人感動,他們不僅完美詮釋了「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深刻內涵,也將媽祖光照千秋的「仁、義、和」的精神演繹到了極致。

2005年,平羅兩家當地人開的金店中的其中一家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黯然退場。與此同時,另一家莆田人的金店順利開張,而林建力的第三家金店也於鞭炮聲中在鐘樓商場開業。平羅黃金珠寶市場仍是三足鼎立,只是莆田人的份額占了三分之二。 憑藉着老鳳祥黃金精湛的工藝獨特設計和卓越的品質以及莆商中庸、淳樸、勤儉、憨厚的性格氣質和以「和」求「財」的心理特質,林建力的黃金生意越做越順。2007年,另一家當地人的金店在明槍暗箭的市場博弈中悄然退出。自此,平羅的黃金珠寶行業完全掌握在了莆商手中。

二十多年時光匆匆而過,以鼓樓為中心的平羅城不斷向四周輻射擴展,益民商場、鐘樓商場、富龍商場、匯融新天地購物廣場等大型商場一家接一家開,每開一家,都有一片璀璨空間屬於林建力,那不僅是黃金珠寶的光芒,更是他用堅韌不拔、誠實守信的莆商精神,譜寫出的屬於自己的金色光芒。

從2006年應聘到老鳳祥黃金珠寶店工作,楊冬梅已經在這裡幹了18年。當我問她十多年來有沒有過要跳槽的念頭時,她說,從來沒有過。不想跳槽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林總把每一位員工都當成了他的親人。他常對大家說的一句話是:「既然我們有緣走到一起,我們就是一家人,我們就是親人。」沒有血緣,萍水相逢,一聲親人,是披心相付,是交洽無嫌,是明月入懷,是「桃李春風一杯酒」的歡愉,是「替人垂淚到天明」的疼惜。

2021年,年輕的店長小黨在體檢中被診斷出患了乳腺癌,林建力得知後,迅速取了幾萬元現金,帶着其他幾名店長到小党家里慰問。一向注重養生的他,不僅給小黨送去了幾盒冬蟲夏草,還四處為她諮詢乳腺癌的治療方法。如今小黨因病離職兩年多了,新的店長早已上任,但林建力對她的關心從未間斷。店裡婦女節為員工準備的鮮花里有她的一份,中秋節的月餅有她的一份,新年的福利里同樣有她的一份……其實,不止是小黨,所有在老鳳祥黃金珠寶店工作的員工,無論在職還是離職,無論是婚喪嫁娶之事還是升學喬遷之喜,紅包轉賬或是親臨現場,林建力從來都不會缺席。作為一個企業領導,對在職員工的關心當屬情理之中,但對離職員工的照顧實屬意料之外。對此,林建力說:「員工雖然離職了,但人與人之間的情分永遠都在。」這樣的胸襟與格局,竟讓我一下子跨越時空,想起了「徐庶走馬薦諸葛」的故事

我與林建力相識於一年前的一次公益活動。那天的天很熱,看見他的時候,他正動作麻利地從車上往下搬箱子。如果不是旁邊的人介紹,我很難將他與商人聯繫起來。在舉手投足間,他更像是一位儒雅書生。這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卻不是他第一次做公益。

在林建力身上有很多標籤:「老鳳祥」「周大福」黃金珠寶代理商、石嘴山市政協委員、寧夏黃金珠寶協會副會長……然而,驅使他不斷前行的力量並非名利和資本,而是一顆迫切希望改變現狀和回報社會的心,一份執着慈善的信念。這份信念來自於早年對苦難的切身感受,來自於對貧苦的理解和悲憫,來自於對生活深深的愛和關懷。

商海沉浮近三十年,從黃金加工到品牌代理,從十多平米的小櫃檯到600多平米的「珠寶王國」,從十幾歲的懵懂少年到成熟穩重的行業先鋒, 林建力伴隨和見證過珠寶行業的燦爛與輝煌,也經歷過市場飽和、行業發展的艱難與低谷,一路走來,沉澱的不只是自身飽經風霜的艱辛,還有他人雪中送炭的溫暖。很多時候,走進商場,看着那一片屬於自己的金碧輝煌,他的心中總會想起父親去世後,村里小學減免的學費和家族宗親幫着幹完的農活。17歲那年,當他背着沉重行囊,離開福建莆田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定決心,如果有一天他有能力了,一定要竭盡所能幫助別人。這份初心既給了他努力的方向,也給了他奮鬥的勇氣。多年來,他一邊努力做生意,一邊不遺餘力地將愛心奉獻給社會,捐資助學、助困、助殘、賑災,身體力行地將自己的慈善夢變為現實。

2014年11月,他第一次參加心連心愛心協會發起的為救助患病和殘疾兒童愛心捐款活動。那天,來自大武口、汝箕溝、惠農、銀川等地近40個孩子在平羅七一廣場接受愛心人士的捐助。當文具、書包、衣物、書籍等物品發放到孩子們手中時,孩子們的眼睛被愛心點亮,林建力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從那天起,做公益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7年,當他得知有一個叫陸峰的高中生,父親因過失殺人入獄,母親因不堪壓力自殺,尚未成年的孩子只能和沒有任何收入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一對年邁的老人僅能提

2020年疫情來襲,他不僅在第一時間將數萬元的口罩、帳篷、軍用防寒服、防護服、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品捐至防疫一線,更是勇毅「逆」行,投身到核酸採集戰場。

從2021年開始,他又承擔起了孤兒、女大學生卜雅梅每月1000元的生活費用,這筆費用將一直延續到女孩大學畢業。

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孝。多年來,來自媽祖故鄉的林建力,將媽祖文化中善與愛的基因滲透在生意里,也滲透在生活里。他不僅對生活了多年的這片土地上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還飲水思源,以拳拳之心反哺家鄉。老家東嶠鎮修橋、鋪路、建廣場,他一擲千金;村小學翻新修建、添置運動器材,他慷慨解囊……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歲月更迭,寒來暑往,林建力以善與愛的雨露,與他人分享着溫暖和關懷,享受着歲月回饋的幸福和滿足。在他的帶動下,店裡的員工和身邊很多朋友都紛紛加入到了公益慈善的行列中,小城四季流動着愛的風景。如今,林建力的黃金珠寶店僅在平羅就開了六家分店,營業面積由最初的十幾平米達到了600多平米,員工數量也由創業初期的4人達到了現在的60人。

2019年,隨着以個性化著稱的知名珠寶品牌「周大福」黃金入駐平羅,林建力——這個來自媽祖故里的黃金珠寶商,又將在平羅的土地上,書寫莆商新的傳奇。[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