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莫三比克獨立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莫三比克獨立戰爭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

莫桑比克獨立戰爭莫桑比克解放陣線[1]葡萄牙之間發生的一次武裝衝突。這場戰爭開始於1964年9月25日,雙方於1974年9月8日停火。在進行了磋商之後,莫桑比克於1975年獨立。

莫桑比克人民對葡萄牙統治者的不滿是這場戰爭的起因,他們認為莫桑比克實行的法律法規都只利於葡萄牙本土。許多莫桑比克人還對葡萄牙政府禁止他們接受教育的政策感到憤怒。隨着二戰之後非洲民族自決運動的興起,莫桑比克的民族主義力量也漸漸的壯大起來,莫桑比克人開始越來越反感外國統治者的統治。

一些激進的莫桑比克人在移居到鄰國的眾多莫桑比克知識分子的庇護下,開始計劃在國內開展政治活動。最終形成的莫桑比克解放陣線蘇聯中國古巴的援助下掀起了一場為時十年的戰爭。

從軍事角度來說,葡萄牙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占了上風,但最終獲勝的卻是處於不利地位的莫桑比克解放陣線,主因是1974年4月25日爆發的葡萄牙康乃馨革命推翻了持續保留海外領土第二共和政府;革命後葡莫兩方進行政治談判,終使莫桑比克在1975年6月25日獲得獨立,葡萄牙殖民帝國東非進行的470年的統治也就此結束。康乃馨革命的起因之一,便是部分葡萄牙人對葡萄牙治下莫桑比克人不公待遇的關注而起。

衝突

孟德蘭領導的暴亂(1964年-69年)

在戰爭爆發時,莫桑比克解放陣線只有7000人,這樣小的軍隊是很難在常規戰中戰勝規模大的多的葡軍。因此,莫桑比克解放陣線就開始爭取莫桑比克人民的支持,以此來將葡萄牙政府推上談判桌,最終實現莫桑比克的和平獨立。儘管擁有一支規模較大的軍隊,葡萄牙卻並沒有掉以輕心。莫桑比克境內的葡萄牙政府軍士兵數量從1964年的8000人一下上升到了1967年的24000人。在同一時間段內,葡萄牙徵募的當地士兵數量也上升到了23000人。1969年,葡萄牙又在莫桑比克開始了對860名特種部隊新兵的訓練。

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的軍事領導人為菲利普·薩繆爾·馬蓋亞,他領導的軍隊曾在阿爾及利亞接受過訓練。其屬下的游擊隊從蘇聯和中國得到了許多種武器,其中常見的步槍有莫辛-納甘步槍SKSAK-47及蘇制PPSh-41衝鋒鎗。常見的機槍有DP機槍DShKSG-43。游擊隊還擁有迫擊炮無後坐力炮火箭筒高射炮9K32(SA-7)便攜式防空導彈。在戰爭接近結束時,游擊隊還從中國接收到了一批9K32(SA-7),但這些導彈卻沒能打下任何葡軍戰機。在整個戰爭中,葡萄牙只損失了一架戰機,這架戰機並非為游擊隊所擊落,而是因為自己發射的一顆導彈提前爆炸而墜毀。

葡軍的指揮官為安東尼奧·奧古斯托·桑托斯。由於葡萄牙的政策是只給本土軍隊配備現代化的武器,而給殖民地駐軍只配備老式裝備,因此在戰爭爆發時,葡軍士兵手中只有二戰時期的通訊設備與老式的毛瑟槍。隨着戰事的發展,葡萄牙很快地意識到自己的士兵需要更好的武器,因此便將殖民地駐軍中的步兵制式步槍由毛瑟槍改為了HK G3FN FAL,而傘兵制式步槍也擁有了AR-10。葡萄牙駐軍原先配備的重機槍MG42,1968年之後被替換為了HK21。葡軍的重武器包括了60毫米,81毫米和120毫米擲彈筒榴彈炮與各種輕裝甲車。

葡萄牙並沒有在莫桑比克大量地使用直升機,但儘管如此,直升機在莫桑比克上空還是發揮得出色的。在葡軍的各種飛機中,負責對地支援的有T6菲亞特G.91,負責偵察的有Dornier Do 27葡萄牙空軍使用的運輸機為Nord NoratlasC-47葡萄牙海軍在戰爭中大量地使用了巡邏艇登陸艇充氣艇

1964年,莫桑比克解放陣線與葡萄牙的談判破裂,於是,愛德華·孟德蘭於9月25日,在坦桑尼亞的總部命令部隊進入莫桑比克北部展開游擊戰。莫桑比克解放陣線採用了傳統的游擊戰術:在敵人的巡邏路線上設伏,破壞敵鐵路與通訊線路,打了就跑,並在敵援軍趕來之前消失。游擊隊員們一般配備步槍與全自動手槍,在完成任務撤退時,他們充分地利用了雨季的優勢。在天降大雨時,葡萄牙很難通過空中偵察來搜索游擊隊員,而葡陸軍在泥濘的地面上也只能艱難地行進。而輕裝上陣的游擊隊員卻能撤退到叢林並消失在各部落中。而且,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的游擊隊員從小就生活在叢林中,他們可以很輕易地在叢林中找到食物,因此,游擊隊並不需要漫長的補給線。

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的第一次戰鬥是對柴柴市政府的襲擊,在此之後,戰事便在莫桑比克中部蔓延開來。在戰爭早期,游擊隊經常對葡萄牙的政府設施發動小型的排級襲擊。游擊隊員經常以10人至15人的小隊為作戰單位而發起進攻。游擊隊實行這種戰術,主要是為了將葡軍打散。

游擊隊員們首先於11月給在莫桑比克北部作戰的葡軍造成了人員傷亡。在當地人民的幫助之下,游擊隊得以在北部戰勝人數較少的葡軍並向南推進。儘管活動範圍得到了擴大,但游擊隊的大多數活動仍然為對政府機構的小規模破壞。當時游擊隊的通訊與補給都要依靠馬拉維湖上的船隻。

1965年,游擊隊得到了全莫桑比克的支持和大量的新兵,因此它的作戰單位的規模也得到了擴大。游擊隊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持,有一部分是因為它對逃到坦桑尼亞以躲避戰事的莫桑比克人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游擊隊的作戰單位最多達到了100人,而女性也開始被吸收進其中,菲利普·薩繆爾·馬蓋亞在視察完前線回到坦桑尼亞的途中被一名游擊隊員開槍殺死,人們普遍認為這名游擊隊員事實上為葡軍士兵。

到了1967年,莫桑比克解放陣線已經控制了莫桑比克五分之一的土地和七分之一的人口。這時的游擊隊已經有了8000名士兵。

1968年,莫桑比克解放陣線在葡軍戰機的持續轟炸下,成功地召開了第二次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游擊隊員們的士氣。

葡萄牙的現代化建設

為了贏得民心,葡萄牙政府興建了加赫拉·巴薩大壩。但與建設初衷不同的是,它卻成為了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的一個重要目標。 在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發動的暴亂越來越激烈的時候,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並贏得民眾支持,葡萄牙政府開始對莫桑比克進行現代化建設。其中包括了修建鐵路,公路,學校和醫院。

1969年開工建造的加赫拉·巴薩大壩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葡萄牙政府認為,這座大壩的修建將會向全世界展示葡萄牙對殖民地做出的貢獻,還能同時使莫桑比克人民對殖民政府更有信心。為了確保大壩能夠按期完工,葡萄牙專門從本土輸送了3000名士兵及100多萬枚地雷以守護它。

莫桑比克解放陣線也知道這座大壩的象徵意義,因此它便開始了對大壩的破壞活動,意在迫使葡萄牙中止對大壩的建設。破壞活動一直持續了7年,但它們卻未能對大壩本身造成任何傷害,僅有的戰果只是幾支開往大壩的運輸車隊。莫桑比克解放戰線也在聯合國對興建大壩的計劃表達了不滿。恰巧在同時,聯合國也收到了幾份關於葡萄牙殖民地政府的負面性報告,因此在了解了情況後,國際社會撤走了為興建大壩而給予葡萄牙的幾乎全部資金援助。儘管如此,大壩還是在1974年12月竣工了。雖然成功地修建了大壩,但其卻沒有使莫桑比克人信心大增,相反地,由於原先居住在水壩一帶的大量居民被迫遷走,莫桑比克人對大壩的看法並不好。在大壩建成之前,贊比西河每年都會泛濫一次,給兩岸的農田帶來大量的沃土,但是大壩的竣工也使下游的農民再也無法享受河流泛濫帶來的恩惠了。

背景

葡萄牙殖民地

莫桑比克已知最早的居民是布什曼人。在1世紀和4世紀時,一些說班圖語的部落跨過了贊比西河進入了莫桑比克。1498年,葡萄牙探險家於莫桑比克海岸登陸。葡萄牙在東非的影響力在16世紀開始蓬勃發展,它在東非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統稱為葡屬東非。在這些靠販賣奴隸與黃金來獲利的殖民地中,大部分都是私人身份的殖民者建立的,葡萄牙在東非並沒有中央管理部門。在東非殖民地迅速發展的同時,葡萄牙將它的注意力轉向了印度巴西

19世紀,歐洲國家在非洲的殖民地進入了全盛時期。在失去了巴西這片廣大的土地後,葡萄牙開始將精力集中於非洲殖民地的發展,而這卻造成了與大英帝國的直接衝突。為了避免與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發生衝突,葡萄牙答應了英國的要求,並於1881年5月確定了至今仍未改變的莫桑比克疆域。這些公司的統治範圍由沿海一直深入到內陸,它們在自己的領土上設立了大型農場,並開始向當地居民徵稅。

在殖民地迅速發展的同時,當地人的抵抗活動卻並沒有停止。1895年,一支由莫桑比克津巴布韋各部落組成的抵抗力量被消滅,Malyn Newitt,1926年,葡萄牙內部的政治危機和經濟危機導致了葡萄牙第二共和國的誕生,而葡萄牙人對非洲殖民地的興趣也再次變得濃厚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莫桑比克境內的民族自決運動開始興起。

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的壯大

1951年,為了向全世界宣示莫桑比克擁有更高的自主權,葡萄牙將其定位為了海外領地。儘管如此,葡萄牙還是對莫桑比克控制得很嚴。二戰之後新獨立的眾多非洲國家,再加上當地黑人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使莫桑比克境內的民族主義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除了極度貧窮之外,莫桑比克境內的黑人還被剝奪了工作權和受教育權,他們也不能參政。許多莫桑比克人都認為他們的文化與傳統遭到了葡萄牙文化的侵蝕。持不同政見者往往會被放逐。葡萄牙政府還強迫莫桑比克農民種植出口用的水稻棉花,而這些農民得到的回報卻非常少。另外,至1960年為止,共有250000名當地工人被葡萄牙政府發配到了鑽石礦和金礦。作者Malyn Newitt,《莫桑比克歷史》(《A History of Mozambique》),1995年出版,第517頁。 1950年,在5733000名莫桑比克人中,只有4353人獲得了選舉權。

1962年6月25日,信仰馬列主義莫桑比克解放陣線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成立。這個組織是各個流亡中的莫桑比克人將多個已有的民族主義組織,在一次會議中合併而成的。由於葡萄牙政府對莫桑比克的民族主義運動採取高壓政策,因此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這樣的組織只能在國外形成。在最初的兩年中,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開展了各種政治運動以使莫桑比克和平獨立,但卻沒有成功。在嘗試和平獨立失敗之後,孟德蘭於1964年下令在莫桑比克境內展開游擊戰

非洲各國的獨立運動在一開始就得到了美國的援助,這不僅是因為美國奉行威爾遜政策,而且還是美國在非洲對抗蘇聯的大戰略中的一部分。隨着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的活動為各國所知,美國也就減少了對其的援助,因此它與其它一些反共的民族主義組織便開始依賴於羅得西亞南非。儘管聯合國葡萄牙施壓要求其允許莫桑比克獨立。

蘇聯援助

由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非洲各殖民地的獨立運動在1950年代末開始受到了蘇聯中國的援助。

莫桑比克解放陣線成立之前,蘇聯在莫桑比克獨立運動中扮演的角色比較複雜。儘管各個民族主義組織在莫桑比克境內開展了許多政治運動,但蘇聯卻無法對哪個組織會成功做出準確的預測。因此,莫桑比克境內的所有民族主義組織都得到了蘇聯的援助。

愛德華·孟德蘭的繼任者,後來的莫桑比克總統薩摩拉·馬歇爾,對蘇聯和中國的援助表示了肯定,他說:「只有蘇聯和中國是真心幫助我們的…它們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而其中只要對莫桑比克有益的,我們都要學習。」 除了於1972年由海路接收到的122毫米火箭炮1972年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的年度報告。古巴援助莫桑比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向外界輸出古巴革命的「反帝國主義」思想,二是當時的古巴急需新盟友。不僅是莫桑比克,古巴援助過的左翼非洲國家還有安哥拉埃塞俄比亞幾內亞比紹剛果共和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