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莫礪鋒(MOLIFENG),男,1949年4月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文科院士)。1984年10月在南京大學獲得文學博士學位,是新中國的第一位文學博士,南京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央視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

莫礪鋒
莫礪鋒.jpg
原圖鏈接
出生 1949年4月8日
江蘇無錫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 漢族
職業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莫礪鋒曾任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兼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部人文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韻文學會理事、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長、中國杜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陸游研究會會長等職務,著有學術專著五部,發表論文百餘篇。

目錄

學術兼職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1] 。學術兼職有全國古籍整理與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2] 、中國教育部人文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韻文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杜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陸游研究會會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兼任河南大學、鄭州大學、安徽大學、河南師範大學、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南通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江蘇省政協常委。

人物經歷

1949年4月8日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

1966年畢業於江蘇省蘇州高級中學。

1968年下鄉插隊,在江蘇省太倉縣和安徽省泗縣務農、做零時工。

1978年考入安徽大學外文系英語專業。

1979年考取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師從程千帆教授專攻中國古代文學。

198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

1984年獲文學博士學位,莫礪鋒是為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獲得者。

1984年以後在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

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任高級訪問學者。

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在韓國全南大學任客座教授。

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在台灣清華大學任客座教授。

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香港浸會大學任客座教授。

2013年4月19日任河南省駐馬店市黃淮學院兼職教授,由黃淮學院副校長王冰頒發聘書。

現任南京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3]

背景資料

莫礪鋒高中畢業時適逢文革爆發,兩年後下鄉插隊,不斷地受到"紮根農村干一輩子革命"的教育,加上莫礪鋒的父親是"歷史反革命",莫礪鋒已與大學徹底絕緣,所以莫礪鋒只有在務農之餘讀點書,這是莫礪鋒在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中的唯一樂趣。

每逢雨天的黃昏,莫礪鋒手捧書本站在窗前,暮色越來越濃重,莫礪鋒把雙眼貼近書本才能勉強辨認文字。莫礪鋒每月只能憑證購買一斤煤油,總有好多日子是沒油點燈的。更難堪的是書籍的來源近於枯竭,有時實在弄不到想讀的書,只好把手頭原有的幾本書翻來覆去地"精讀",或是到手什麼就讀什麼,雜亂無章地"博覽群書"。

插隊十年,心情憂鬱苦悶,總覺得青春黯淡無光,茅檐下的讀書便是那段艱苦歲月中唯一的亮點。是讀書滋潤了莫礪鋒的心靈,是讀書充實了莫礪鋒的生活。回憶起往事,那段經歷仍然溫馨得難以忘懷。讀書,尤其是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讀書,是人生中最愉快的生活內容。

個人作品

《江西詩派研究》(齊魯書社1986年)

本書是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它對江西詩派的產生背景、成員組成、政治態度、詩作內容、詩歌藝術、詩歌理論、影響等方面均提出了較新的見解,是最早對江西詩派進行全面研究的專著,其中有些章節曾以單篇論文的形式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史》等刊物發表,在學術界有一定影響。本書被《中國文學研究年鑑》(1987)評為"本年宋詩流派研究的最大成果",並於1988年獲江蘇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杜甫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本書是《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的一種,它既把杜甫看作偉大的詩人,論述其文學成就及其創作發展過程,又把杜甫看作偉大的思想家,對其人生哲學、政治思想、文學思想及美學思想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它的另一個特點是評傳結合而側重於評,並注重把杜甫置於時代和社會的廣闊背景中予以審視,故對杜甫的意義作了較深刻的揭示。本書於1994年獲江蘇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百家講壇說唐詩

詩歌唐朝》是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莫礪鋒與百家講壇合作講述唐朝詩歌的系列節目。在該系列節目中,莫礪鋒將分5講從盛唐氣象、詩抒胸懷等角度解讀唐詩,讓聽眾充分浸染中國歷史上最美好的文學作品。《百家講壇》還有不少熱心觀眾。莫老師已經在北京錄製了14講。

莫礪鋒總結,應邀上講壇錄製節目,沒有觀眾提問環節,一點也不好玩。"因為是錄製節目,現場觀眾要絕對保持安靜,所以有很多規矩,氣氛十分嚴肅。"錄製中途休息15分鐘,莫礪鋒才有機會接觸到來自各行各業的詩歌愛好者。這麼多課上下來有好幾張臉成了熟臉。有的聽眾甚至會在錄製現場泡一整天。來聽講座的大多是中年人,也有孩子,其中也不乏學中文的學生,但竟然還有學生來諮詢如何考研,這讓莫礪鋒哭笑不得。

莫礪鋒被許多南大中文系學生奉為"學術偶像"。他給在校研究生開設的唐宋文學研究課場場爆棚,是頗受學生追捧的熱門課程。但是,要把廣受好評的平時上課的內容移植到央視,必須向《百家講壇》針對中學文化程度人群開講的節目定位靠攏。"他們一開始就覺得我講得不夠通俗,就要求我通俗些。"莫礪鋒說,這個問題不難解決,他在《百家講壇》主要還是講一些有關唐詩的常識性話題,牽涉一些概念問題都要充分解釋清楚。對於易中天品三國,王立群講史記來說,有的是吸引人的有趣故事,但唐詩里多的是韻味和審美,趣事卻不好找。"難就難在他們讓我多講詩人生平,多說一些有趣的情節,其實講唐詩倒沒什麼有趣的故事可講,"提起挖掘奇趣,莫礪鋒曾拒絕過一些十分無厘頭的邀約。曾有出版社邀請莫礪鋒寫《杜甫大揭秘》,一聽意在獵奇的題目,莫礪鋒就婉言拒絕了,"杜甫沒什麼好獵奇的,他的生平很清楚,沒有秘密!"

《莫礪鋒說唐詩》是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講壇所作,同名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了三百首唐詩,就具備了基本的寫詩能力,可見國人對唐詩的推崇。唐詩是一座氣象萬千的深山,奼紫嫣紅,千姿百態,充滿活力。要想感受唐詩的魅力,就需要一個熱心的導遊,帶領遊客進山賞景,領略其博大精深。南京大學莫礪鋒教授以《詩歌唐朝》的總題目講解唐詩,前後共十四講,分別為"詩歌唐朝"、"詠懷述志"、"詠史明志"、"滄海桑田"、"君子之交"、"美麗情歌"、""天倫之情、"民生疾苦"、"憂國情懷"、"邊塞豪情"、""壯麗河山、"田園情趣"、"離愁別恨"、"時光節候",其中十講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陸續播出,廣受大眾歡迎,成為2008年"百家講壇"欄目最受歡迎節目之一。其餘四講也錄製完成,即將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播出。《詩歌唐朝》的全部十四個專題,已由鳳凰出版社結集成《莫礪鋒說唐詩》一書出版。

所授課程

所授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專題(碩士課程)、杜詩研究(碩士課程)、唐宋文學專題(博士課程)。[4]

研究課題

到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為止莫礪鋒研究的課題有:

1、項目名稱為"中國詩學的文化學研究"(中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項目批准號:01JB750·11-44012)

2、莫礪鋒任2006年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古代文學藝術與現代中國社會研究"首席專家。

所獲榮譽

1988年榮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江蘇省第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1991年被中國教委授予"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江西詩派研究》本書被《中國文學研究年鑑》(1987)評為"本年宋詩流派研究的最大成果",並於1988年獲江蘇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杜甫評傳》於1994年獲江蘇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中國文學史·宋代卷》全書於2001年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

參考資料

  1. 4位南大版「文科院士」出爐,東方網,2016-11-08
  2. 莫礪鋒,南京大學,2017-03-02
  3. 莫礪鋒,南京大學,2017-03-02
  4. 莫礪鋒,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