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萵苣霜霉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萵苣霜霉病

萵苣霜霉病
原圖鏈接

萵苣霜霉病又稱露菌病,俗稱白霜病、白黴病、霜葉病等,是由萵苣盤霜霉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萵苣上的病害。萵苣霜霉病在萵苣幼苗至成株期均可發生,生長中後期發生較重,主要危害葉片,多從植株下部、外部葉片開始發病。

萵苣霜霉病是日光溫室萵苣生產中發生普遍的病害,發生嚴重的對產量、質量影響較大。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萵苣霜霉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3-5月及10-12月。年度間早春低溫多雨、日夜溫差大的年份發病重;晚秋季多雨、多霧的年份發病重。

萵苣霜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措施進行防治。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萵苣霜霉病

別 名: 露菌病、白霜病、白黴病、霜葉病

為害植物: 萵苣

為害部位: 葉片

病 原: 萵苣盤霜霉

病原特徵

多圖

病原為萵苣盤霜霉(Bremia lactucea Regel.),屬鞭毛菌亞門、霜霉目、盤霜霉屬真菌。孢囊梗二叉狀分枝,頂端碟狀或漏斗狀,邊緣有3-5短柄,孢子囊着生其上。孢子囊卵圓形,無色,16-22微米×15-20微米,頂端有乳頭狀突起,萌發產生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圓形,五色,雙鞭毛。孢子囊也可以直接萌生芽管。卵孢子淡褐色,壁皺,圓形,直徑26-35微米。 病菌喜低溫高濕的環境。適宜發病溫度範圍1-25℃;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15-19℃,相對濕度為90%以上。

危害症狀

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植株下部葉片出現淡黃色近圓形病斑,病斑擴展時因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病葉由下往上發展。在潮濕條件下,病斑背面長有白色霜狀霉層,嚴重時葉片正反兩面均有白色霜狀霉層,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後期病斑變為黃褐色,***後多個病斑連成一片,致全葉乾枯。[1]

傳播途徑

萵筍霜霉病的病原在秋萵筍上或土壤中越冬,還可在一些多年生菊科雜草上或附着在種子上越冬。病原在氣溫高的地區病原無明顯越冬現象。萵筍霜霉病的病原主要由風傳播,其次通過雨水和昆蟲傳播。

發生規律

萵苣霜霉病的病原菌為卵菌綱盤霜霉屬,萵苣盤梗黴菌(Bremia Lsclucae.Regel)。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以菌絲體在種子內,或在秋播萵筍上度過一段時間,為下季初侵染來源,翌春產生孢子囊。借風雨、昆蟲傳播,接觸寄主後,主要從寄主表皮或氣孔侵入,可反覆侵染為害。病害的發生與氣候條件關係密切,尤其是溫濕度,病菌孢子囊萌發適溫為6~10℃,適宜溫度為15~17℃,病菌侵染需要85%以上的相對濕度和一定結露時間,因此低溫高濕有利於病害的發生髮展。在種植過密,群體過大,氮肥使用過多,通風透光不良的地塊,病害發生較重。[2]

防治措施

1、實行2~3年輪作,可與豆科百合科茄科蔬菜輪作。

2、選用抗病品種,凡植株帶紫紅或深綠色的品種表現抗病,如紅皮萵筍、尖葉子、青麻葉萵筍較抗病。

3、合理密植,增加中耕次數,降低田間濕度;實行溝灌,避免漫灌;加強排水,避免田間積水或過濕。

4、分苗和定植時發現病株要淘汰,帶出田外深埋;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

5、在發病初期噴灑40%三乙膦酸鋁右濕性粉劑200~25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64%殺毒礬(噁霜·錳鋅)5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隔7天 噴7~10天 次,連續防治3~4次。

6、發病重時,可選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5%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疫霉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交替輪換用藥,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可有效防治萵筍霜霉病。[3]


相關視頻

萵筍霜霉病怎麼治?


萵筍霜霉病的防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