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囀喬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6/6a/%E8%8E%BA%E5%95%AD%E4%B9%94%E6%9C%A8.jpeg)
「鶯囀喬木」作為避暑山莊的一佳景,位於濠濮間想之東,北依萬樹園。是「康熙三十六景」[1]第二十二景。
基本情況
在避暑山莊澄湖北岸,位於濠濮間想之東,北依萬樹園。是「康熙三十六景」第二十二景。系八角卷棚式敞亭[2]。此處百鳥爭鳴,湖泊蕩漾,恰似「山中一部笙笛」。乾隆亦有詩讚道:「山深悅鳥性,喬木早遷鶯。」
「甫田叢樾」之西,夏木千章,濃陰數里。晨曦始旭,宿露未唏。黃鳥好音,與薰風相和,流聲逸韻,山中一部笙簧也。
承德避暑山莊本來作為清代皇帝為實現安撫、團結中國邊疆少數民族,也為了鞏固國家統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宮,但是它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的營建是從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五十二年,在這十年時間裡,開拓湖區、築洲島、修堤岸,隨之營建湖泊、亭樹和宮牆,使避暑山莊初具規模。康熙皇帝選園中佳景以四字為名題寫了「三十六景」。
「鶯囀喬木」名字出自《詩經·小雅伐木》,代表美好的事物。「鶯囀喬木」實景則位于澄湖北岸,濠濮間想之東,是康熙三十六景定景詩之二十二,此為一六角亭,南臨湖水,後面是濃密的樹林,植有一些漿果樹以吸引百鳥鳴叫枝頭。清晨成群的黃鶯在綠樹間穿梭,其叫聲清脆悅耳,婉轉動聽。因而題名為「鶯囀喬木」。此處有百鳥爭鳴,對面有湖泊蕩漾,坐在此亭中使人心情愉悅,沁人心脾。
「鶯囀喬木」作為避暑山莊的一佳景,極具詩情畫意,康熙皇帝經常會在果漿樹下聽鳥鳴,恰似「山中一部笙簧也」。君王們在這可以放下繁重朝政,放鬆心情,如釋重負般地享受自然,好似人間仙境。清澈的湖水映襯着自己,仿佛自己就是湖中一條小船在自由穿梭,一幅和諧的畫面頓時展現眼前。為此乾隆皇帝還寫詩稱讚道:「山深悅鳥性,喬木早遷鶯」。
視頻
鶯囀喬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古典皇家園林——避暑山莊之三十六景 ,搜狐,2020-07-25
- ↑ 中國古典園林中最具特色的建築——亭 ,搜狐,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