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菲利普三世 (勃艮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菲利普三世

圖片來自pinterest

菲利普三世(或譯為好人菲利普)(法語: Philippe le Bon; 荷蘭語: Filips de Goede; 1396年7月31日-1467年6月15日)瓦盧瓦王朝的第三代勃艮第公爵(1419年—1467年在位),百年戰爭末期歐洲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1]

家世

菲利普三世為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之子,生於第戎。他的母親是巴伐利亞公主瑪格麗特。在父親於1419年與阿馬尼亞克派談判時遇刺後,菲利普三世繼承了勃艮第公國

在百年戰爭中的角色

法國王太子查理(即後來的國王查理七世)曾經與他接觸,但菲利普三世在位初期仍奉行與英格蘭結盟反對法國瓦盧瓦王室的政策。他可能希望以此來實現削弱法國王室並將勃艮第公國發展為囊括眾多伯國騎士領地的歐洲強國。菲利普三世指控王太子查理參與了殺害其父親的陰謀,並發誓要鞏固與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的同盟。1423年,菲利普三世安排了其妹與貝德福公爵蘭卡斯特的約翰(英軍的主要將領,也是亨利五世暴卒後英國在法國的攝政)的婚姻。

1430年,菲利普三世參加了對貢比涅圍困。勃艮第軍隊在這次戰鬥中俘獲了貞德,並將她售予英格蘭,被判火刑而死。

然而,菲利普三世最終與法國王室實現了和解。1435年,由於查理七世承諾將皮卡第割讓給勃艮第公國,菲利普三世承認了查理七世的宗主權,並放棄了與英國人的同盟關係(1435年阿拉斯條約)。

其他政績

菲利普三世在其在位時期利用聯姻、戰爭等手段大大擴張了勃艮第公國的勢力,特別是整個吞併了低地國家(尼德蘭)。從1428年到1443年,他相繼吞併了屬於低地國家的埃諾荷蘭布拉班特林堡盧森堡等伯國;低地國家成為勃艮第的經濟支柱。1463年,菲利普三世第一次在尼德蘭召開了三級會議。從菲利普三世時代起,勃艮第公國的政治中心實際已轉移至尼德蘭。

菲利普三世還是他那個時代重要的文藝庇護者。包括吉約姆·迪費在內的一大批才子受到過他的庇護。1430年,菲利普三世創立了勃艮第自己的騎士勛位:金羊毛騎士團

婚姻

  • 第一個妻子:法蘭西的米歇爾,1409年結婚。
  • 第二個妻子:阿圖瓦的博內,1424年結婚。
  • 第三個妻子:葡萄牙的伊莎貝拉,1430年結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