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華雙福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萬華雙福宮
圖片來自xuite

萬華雙福宮,位於台北市西園路西藏路交叉口(西園路二段216號之2),建廟迄今已逾85年以上歷史,祀奉土地公虎爺

1933年「昭和橋」竣工當時(現為光復橋),「雙福宮」就已存在許久(正確年份目前已無可考察),舊址於西園路222號前的安全島處,當時土地所有權人為現任主委家族持有,週圍多為竹林,因當時「昭和橋」為萬華往返板橋唯一聯外橋樑,所有欲往外莊與欲入內莊的人們必定經過雙福宮,人們稱雙福宮為「外土地」,主要掌管護佑第一線往返莊民與外莊來者的平安。

原「雙福宮」土地公神像為石頭材質,意謂土地,後因失竊,莊民不忍,故重新雕刻神像開光。

隨著都城開發徵收土地拓寬道路而歷經兩次遷址,最終土地公選擇的落腳處為現址西園路二段216號之2,現在「雙福宮」的天公爐,則巧妙的正對著原始所在地處,像是土地公遙望著自己的故居。現址臨近西藏路、西園路、東園街交叉口,與西園派出所形成一左一右夾道保衛往來人們,迄今已逾85年以上。

現任主委早年在外鄉經商發展,感嘆家鄉發展嚴重停滯且貧戶繁多,陪伴自己長大的土地公也隨著社會發展被忽略,約10多年前返鄉定居後,因緣際會下,正式接任「雙福宮」主委,並為其正名為「萬華雙福宮」,以自身人脈召集各地好友匯集力量,每月兩次供應善食,並每年至少舉辦兩次大型救濟活動回饋鄉里至今。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1]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復興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實際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與農村地區的土地廟相對的,是供奉城市守護神的城隍廟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爺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爺夫人,是和藹可親的形象。

參考文獻

  1.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