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夫根尼·莫羅佐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葉夫根尼·莫羅佐夫

圖片來自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

出生    1984年

國籍    俄羅斯

母校    哈佛大學

職業    作家

葉夫根尼·莫羅佐夫(俄語:Евгений Морозов;白俄羅斯語Яўгені Марозаў;英語:Evgeny Morozov),1984年)1984年出生於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明斯克州索利戈爾斯克[1]。是一名來自白俄羅斯的作家、研究者,以對科技的政治和社會影響著稱。為大綱(The Syllabus)的創始人,著作數本技術和政治的書。曾被政客雜誌列為2018年最知名的28位歐洲人之一[2]

生涯

莫羅佐夫在他高中畢業後入讀保加利亞美國大學[3],並且在移居美國前曾居住在柏林

莫羅佐夫曾是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4]新美國基金會研究員以及《外交政策雜誌》供稿人。他也曾擔任喬治城大學埃德蒙·A·沃爾什外事學院雅虎研究員、開放社會基金會研究員、NGO網絡轉移新媒體的總監以及俄羅斯報章《Akzia》的供稿人。2009年,被選為TED Fellow,在此他講述了網絡是如何影響威權主義國家諷刺社會或「轉型」國家的公民參與與政權穩定的。[5]

莫羅佐夫的文章曾經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報章和雜誌,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經濟學人》、《衛報》、《紐約客》、《新科學人》、《新共和》、《晚郵報》、《時報文學增刊》、《新聞周刊》、《國際紐約時報》、《波士頓評論》、《藍灰》、《舊金山紀事報[6]、《聖保羅頁報[7]以及《法蘭克福匯報[8]

2013年,莫羅佐夫開始在哈佛大學修讀科學史博士課程,他在2018年5月取得學位[9]

著作

視頻

Evgeny Morozov: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Digital Capitalism (#DigitalCapitalism)


參考文獻

  1. Pilkington, Ed. Evgeny Morozov: How Democracy Slipped through the Net. The Guardian. 13 January 2013. 
  2. Evgeny Morozov. POLITICO. 2017-12-07 [2018-02-28] (美國英語). 
  3. Twitter .
  4. Evgeny Morozov. FSI Stanford (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 
  5. Profile. TED. [2009-11-13]. 
  6. Profile on Open Society Foundation. Soros. [2009-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 
  7. Morozov, o 'cibercético', estreia coluna na Folha.com [Morozov, the 'cyberskeptic', debuts column at Folha.com]. Folha. UOL. [2014-01-18] (葡萄牙語). 
  8. Privatheit wird Diebstahl. FAZ. [2014-05-21] (德語). 
  9. Cohen, Noam. The Internet's Verbal Contrarian.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15, 201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