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蒙古族長調民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原圖鏈接來自宣講家網 的圖片

蒙古族長調民歌,「長調」在蒙古語發音為「烏爾汀哆」,意思是長歌,是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被譽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蒙古族長調民歌具有鮮明遊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代表曲目有《走馬[1]、《小黃馬》、《遼闊的草原》、《遼闊富饒的阿拉善》等。

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宣布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 榮列榜中。

歷史追溯

蒙古族長調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種形式,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長調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紀以來的文學作品中已出現有關長調的記載。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額爾古納河兩岸山林地帶向蒙古高原遷徙,生產方式也隨之從狩獵業轉變為畜牧業,長調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產生、發展了起來。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它逐漸取代結構方整的筍獵歌曲,占據了蒙古民歌的主導地位,最終形成了蒙古族音樂的典型風格,並對蒙古族音樂的其他形式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長調集中體現了蒙古遊牧文化的特色與特徵,貫穿於蒙古民族的全部歷史和社會生活中。

發展階段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

山林狩獵音樂文化時期、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

狩獵音樂文化時期

其音樂風格以短調為代表,民歌具有結構短小、音調簡潔、節奏明了、詞多腔少等特點。整體音樂風格具有敘述性與歌舞性,抒情性較弱,這也是原始時期人類音樂藝術的共同特徵。從現有資料可以看到,一些明顯帶有這一時期音樂文化特徵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如《追獵鬥智歌》、《白海青舞》。伴隨着狩獵生產方式向遊牧生產方式的轉變[3]

第二個時期

音樂風格也發生了從短調民歌向長調民歌風格上的演變,形成了蒙古族音樂史上的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

音樂形態學角度

此時期既保留發展了狩獵時期的短調音樂風格,又逐步創新形成了長調音樂風格。就長調民歌本身而言,此時期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由簡至繁、由低至高的繼承發展過程。因此,從公元七世紀至公元十七世紀的千年歷史中,蒙古族民歌發展的總趨勢可概括為:以短調民歌為基礎,以長調民歌為創新。

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是長調民歌逐漸占主導地位的時期,也是蒙古族整體音樂文化風格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4]。大約自公元十八世紀(清朝中後期)起,隨着歷史變革及發展,北方草原與中原內地的聯繫進一步增強,各民族間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區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也滲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為頻繁。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短調敘事歌、長篇說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發展,形成了蒙古族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

這一時期的蒙古族長調民歌,保持了其自身特色且更加成熟。二十世紀,蒙古族長調民歌承載着的是蒙古民族的歷史,更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和思想的載體。  

藝術特色

取材內容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創作與牧民的田園式生活方式緊密相連,體現的是蒙古族延續至今的生活方式。長調可界定為由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創造的,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的一種民歌,一般為上、下各兩句歌詞,演唱者根據生活積累和對自然的感悟來發揮,取材內容大都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藍天、白雲、江河和湖泊,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語言述說着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

演唱方法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表演者穿蒙古長袍,配以馬頭琴音樂,謳歌母愛、讚美生命、訴說愛情,以真聲唱法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聲音。在蒙古長調里,除了旋律本身所具有的華彩裝飾(如前依音、後依音、滑音、回音等)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發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裝飾,蒙古語稱為「諾古拉」,可譯為「波折音」,即發聲時,配合口與咽腔的複雜動作。

草原音樂「活化石」

蒙古族長調民歌是一種 具有鮮明遊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語言述說着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 蒙古族長調藝術大師拉蘇榮介紹,在蒙古語中,長調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是相對短歌而言,除指曲調悠長外,還有歷史久遠之意。據考證,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蒙古族長調的產生與蒙古族遊牧生活有關,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 、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拉蘇榮說,長調在蒙古族音樂文化中最有代表性,他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其心靈深處的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只要是蒙古人聽到長調,都會體味到其中那份獨有的激動與蒼涼。

長調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樂,是民族識別的標誌。你可以不懂蒙語,卻無法不為蒙古族長調所動容,因為那是一種心靈對心靈的直接傾訴。 中國著名音樂理論家趙宋光認為,蒙古族長調最大的魅力在於,他是離自然最近的一種音樂,或者說他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長調產生於蒙古民族生產方式由以獵為主轉到以牧為主的過程,人對待自然的態度由以奪為主轉到以養為主,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產物,是對人們保護自然意識的一種喚醒。 拉蘇榮說,作為草原上的民歌,蒙古族長調是一種歷史遺存下來的口傳文化,堪稱蒙古族音樂的「活化石」。

傳承人物

達瓦桑布,男,蒙古族,牧民出身,錫林勒盟鑲黃旗[5]。童年隨父學習察哈爾長調民歌,後跟隨蒙古族長調歌王哈扎布和著名長調教育家照那斯圖學習長調,傳承譜系清晰,掌握錫林郭勒及其察哈爾風格長調,聲音高亢噴亮,演唱運用自如,特色鮮明。培養了一大批專業和牧民長調歌手,對於家庭困難的牧民歌手不收任何報酬。2018年5月,被評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賽音畢力格,男,1954年3月生。他從小酷愛歌唱藝術,在母親的影響下學唱了很多科爾沁長調歌曲。

1972年考入庫倫旗烏蘭牧騎,開始了自己熱愛的演唱生涯。

1973—1974年師從蒙古族歌唱家拉蘇榮學刀演唱長調歌曲,基本掌握了演唱方法技巧和特色。

1976年調到現通遼市民族歌舞團,成為了專業的科爾沁長調歌唱演員。獨創了科爾沁長調歌曲的演唱形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演唱風格,填補了科爾沁地區長調藝術的空白。演唱過的主要科爾沁長調作品有:《丁哈爾扎布》、《烏尤滾昂嘎》、《柏林荒》等。2008年,被評為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蒙古族長調民歌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曲藝價值

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草原、與蒙古民族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着蒙古民族的歷史,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也是一種跨境分布的文化。

視頻

蒙古族長調民歌相關視頻

1005田老師點評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族長調民歌:《褐色的鷹》 演唱:烏雲
蒙古族長調民歌:《金鬃馬》演唱:阿拉騰烏拉
蒙古族長調民歌《金色聖山》演唱:阿拉坦其其格

參考文獻

  1. 走馬,蝦米音樂
  2. 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網  時間: 2009-10-20
  3. 遼遠旋律對天唱--蒙古族長調民歌,草原文化網,2016-01-26
  4. 遊牧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行知部落
  5. 傳承蒙古族長調民歌孜孜不倦,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