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蔡愛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蔡愛卿(1913年-1978年),湖南岳陽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由共青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中南軍區防空部隊副司令員,廣州軍區防空軍第二副司令員,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個人經歷

蔡愛卿,今岳陽樓區梅溪鄉人。1915年1月29日生於貧苦農民家庭。3歲喪父,由嬸母撫養。讀了兩年私塾,因家境困難輟學。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共青團,1931年轉為中共黨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三軍團班長、排長、連長、副營長、營長,第十一團參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戰鬥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一縱隊中隊長、大隊長,第三十八團團長,太岳軍區第一軍分區副司令員。參加了百團大戰、正太[1]、榆遼、沁源縣等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十一旅副旅長,第九縱隊二十五旅旅長,中原豫西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河南軍區警備第二旅旅長。參加了上黨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春任中南軍區高炮師師長,1951年2月任華南軍區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員,後又調任中南軍區防空部隊副司令員,廣州軍區防空軍第二副司令員。1956年任北京軍區防空軍副司令員。

1957年,調任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分管國防科研,為研製固體火箭和野炮火箭,深入實際,不辭辛苦,受到陳毅元帥和郭沫若的高度讚揚。

1959年後在清查「彭德懷反黨集團」事件中受牽連,遭到錯誤批判審查,「文化大革命」中被關押審查9年之久。

1978年3月,病逝於北京。北京軍區在八寶山烈士公墓禮堂舉行向蔡愛卿遺體告別儀式,薄一波張愛萍、秦基偉等中央軍委領導人前往悼念。後經中央批准,湖南省軍區黨委為其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並追認為革命烈士。

榮譽

1940年10月,在保衛太岳革命根據地,特別是沁源縣的戰鬥中表現出色,受到毛澤東和黨中央的讚揚,被太岳軍區授予「戰鬥英雄」稱號[2]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視頻

蔡愛卿 相關視頻

共和國開國將軍蔡愛卿少將後代講述父輩故事

參考文獻

  1. 孤立石家莊的正太戰役,愛歷史
  2. 蔡愛卿,華夏經緯網,200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