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虎夔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虎夔藩》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十二。

原文

黃魯直《宿舒州太湖觀音院》詩云:「汲烹寒泉窟,伐燭古松根。相戒莫浪出,月黑虎夔藩。」夔字甚新,其意蓋言牴觸之義,而莫究所出。惟杜工部《課伐木》詩序云:「課隸人入谷斬陰木,晨征暮返,我有藩籬,是闕是補,旅次於小安。山有虎,知禁。若恃爪牙之利,必昏黑摚突。夔人屋壁,列樹白桃,鏝焉牆,實以,示式遏。為與虎近,混滄乎無良賓客。」其詩句有云:「藉汝跨小籬,乳善待人肉。虎穴連里閭,久客懼所觸。」及知魯直用此序中語。然杜公在夔府所作詩,所謂「夔人」者,述其土俗耳,本無牴觸之義,魯直蓋誤用之。

又《寺齋睡起》絕句云:「人言九事八為律,儻有江船吾欲東。」按《主父偃傳》:「上書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一事諫伐匈奴」謂八事為律令而言,則為字當作出聲讀,今魯直似以為平聲,恐亦誤也。

譯文

黃魯直《 宿舒州太湖觀音院》 詩寫道:「汲烹寒泉窟,伐燭古松根。相戒莫浪出,月黑虎夔藩。」 夔,字非常新奇,它的意思大概是牴觸的意義,可是沒有人追究它的出處。杜甫《 課伐木》 詩的詩序說:「督促罪犯到山谷中砍伐山陰的樹木,早上出去,晚上回來,我們有籬笆,那兒缺了就在哪兒補上,居處的地方於是能夠稍得安寧。山上有老虎,老虎也知道畏忌;如果它依仗着堅利的爪牙,一定會在天色黑時錄沖捷的,夔州人的房堤牆壁,是排列着的白桃枝,塗上泥而成為牆的,當中用竹子填實,用來表示阻遏,因為跟老虎離得近,常把老虎和賓客到來的聲音弄混。」這首詩的詩句說:「藉汝跨小籬,乳獸待人肉。虎穴連裡間,久客懼所觸。」由此可知黃魯直是用這首詩的詩序中的話,然而杜甫在夔州府所作的這首詩中,所謂的「夔人」,是記述當地的風土民俗罷了,本來沒有牴觸的意義,黃魯直大概是錯用了。

另外,《 寺齋睡起》 這篇絕句說:「人言九事八為律,儻有江船吾欲東。」考察《 主父偃傳》 ,「上書說了九件事,其中八件都是談論律令的,一件是諫伐匈奴的」,意思是八件事是就律令而說的,那麼『為』字應該讀成去聲,現在黃魯直似乎是認為該讀平聲,恐怕也錯了。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2]

視頻

虎夔藩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