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循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血液循環由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途徑構成的雙循環。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經主動脈及其各級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細血管,在此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供給組織細胞氧和營養物質,運走二氧化碳和代謝產物,動脈血變為靜脈血;再經各小靜脈中靜脈最後經過上、下腔靜脈及冠狀竇流回右心房,這一循環為體循環。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經肺動脈乾的各級分支到肺毛細血管,在此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吸收氧並排出二氧化碳,靜脈血變為動脈血;然後經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為肺循環。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醫學名著《黃帝內經》中就有"諸血皆歸於心","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等論述,說明我國古代人民對血液循環已有一定的認識。
公元2世紀,古羅馬名醫蓋倫(Galen Galen,129~200)通過解剖動物,發現動脈中充滿血液。他認為人體心室中隔有個小孔,右心室的血液可由小孔進入左心室;血液由肝臟合成,與"生命靈氣"混合後,在血管中潮漲潮落般地往復運動,造成奇妙的生命現象。他的"生命靈氣"的說法符合基督教的需要,因而被教會所推崇。
16世紀,西班牙人文主義者塞爾維特通過研究發現:人體心室的中隔上並沒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是經過肺到達左心室(即肺循環);靜脈中有能夠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不存在什麼"生命靈氣"。這些發現指出了蓋倫學說的錯誤,促進了血液循環理論的建立,但觸犯了宗教。因此遭到了教會的殘酷迫害,慘死在加爾文教的火刑架上。
17世紀初,英國醫生哈維(W.Harvey,1578~1657)做了這樣的實驗:他把一條蛇解剖後,用鑷子夾住大動脈,發現鑷子以下的血管很快癟了,而鑷子與心臟之間的血管和心臟本身卻越來越脹,幾乎要破了。哈維趕緊掉鑷子,心臟和動脈又恢復正常了。接着,哈維又夾住大靜脈,發現鑷子與心臟之間的靜脈馬上癟了,同時,心臟體積變小,顏色變淺。哈維又去掉鑷子,心臟和靜脈也恢復正常了。
哈維對實驗結果進行了周密的思考,最終得出結論,心臟里的血液被推出後,一定進入了動脈;而靜脈里的血液,一定流回了心臟。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液是相通的,血液在體內是循環不息的。後來,意大利人馬爾比(MarcelloMalpighi,1628~1694)用顯微鏡觀察到了毛細血管的存在,正是這些細小的血管將動脈與靜脈連在了一起,從而進一步驗證了哈維的血液循環理論。
血液循環是英國哈維根據大量的實驗、觀察和邏輯推理於1628年提出的科學概念。然而限於當時的條件,他並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動脈流向靜脈的。1661年意大利馬爾比基在顯微鏡下發現了動、靜脈之間的毛細血管,從而完全證明了哈維的正確推斷。動物在進化過程中,血液循環的形式是多樣的。循環系統的組成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循環的途徑有單循環和雙循環。
人類血液循環是封閉式的,由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途徑構成的雙循環。血液由左心室泵入主動脈,通過全身的各級動脈到達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再經過各級靜脈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最後流回右心房,這一循環路線就是體循環。血液由右心室泵入肺動脈,流經肺部毛細血管,再通過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路線就是肺循環。
循環過程
心[[血管系統](systemacardiovaschlare)包括心臟、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心血管系統是一個完整的封閉的循環管道,它以心臟為中心通過血管與全身各器官、組織相連,血液在其中循環流動。心臟是一個中空的肌性器官,它不停地有規律地收縮和舒張,不斷地吸入和壓出血液,保證血液沿着血管朝一個方向不斷地向前流動。血管是運輸血液的管道,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動脈自心臟發出,經反覆分支,血管口徑逐步變小,數目逐漸增多,最後分布到全身各部組織內,成為毛細血管。毛細血管呈網狀,血液與組織間的物質交換就在此進行。毛細血管逐漸匯合成為靜脈,小靜脈匯合成大靜脈,最後返回心臟完成血液循環。循環種類,血液循環根據其循環的部位和功能不同,分體循環(大循環)和肺循環(小循環)二部分。
1、體循環(大循環):體循環的血管包括從心臟左心室發出的主動脈及其各級分支,以及返回心臟的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冠狀靜脈竇及其各級屬支。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動脈,沿動脈到全身各部的毛細血管,然後匯入小靜脈,大靜脈,最後經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回到右心房。體循環靜脈可分為三大系統:上腔靜脈系,下腔靜脈系(包括門靜脈系)和心靜脈系。上腔靜脈系是收集頭頸、上肢和胸背部等處的靜脈血回到心臟的管道;下腔靜脈系是收集腹部、盆部、下肢部靜脈血回心的一系列管道;心靜脈系是收集心臟的靜脈血液管道。
2、肺循環(小循環).肺循環的血管包括肺動脈和肺靜脈。肺動脈內的血液為靜脈血,它是人體中唯一運送缺氧血液的動脈。心臟右心室的血液經肺動脈直到達肺毛細血管,在肺內毛細血管中同肺泡內的氣體進行氣體交換,排出二氧化碳吸進氧氣,血液變成鮮紅色的動脈血,經肺靜脈回左心房。肺靜脈是人體中唯一運送富氧血液的靜脈。機體對心血管活動的神經調節是通過各種心血管反射完成的。支配心臟的傳出神經為交感神經系統的心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迷走神經。
3、冠脈循環(小循環)冠脈循環是為了給心臟自身提供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並運走廢物的。是血液直接由主動脈基部的冠狀動脈流向心肌內部的毛細血管網最後由靜脈流回右心房的一種循環。
血液的作用
在人的體內循環流動的血液,可以把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並將人體內的廢物收集起來,排出體外。當血液流出心臟時,它把養料和氧氣輸送到全身各處;當血液流回心臟時,它又將機體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輸送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正常成年人的血液總量大約相當於體重的8%。血液把氧氣、食物、營養素和激素運輸到全身各處,並把代謝出來的廢物運送到排泄器官。血液還能保護身體,它能產生一種叫"抗體"的特殊蛋白質。抗體能黏附在微生物上,並阻止其活動。於是,血液中的其他細胞會包圍、吞噬、消滅這些微生物。血液也能夠凝結成塊,幫助我們堵住出血的傷口,防止大量血液流失以及微生物入侵。
腎臟
腎臟血液循環的特點是,血液循環圖血液循環圖。
① 腎血流量大,占心輸出量的1/5~1/4,血流分布不均,皮質血供豐富,占94%左右,髓質血供少,且越向內髓血供越少,這與皮質主要完成濾過功能有關。
② 腎血液流經兩次毛細血管,首先流經腎小球毛細血管,然後流經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腎小球毛細血管壓較低,有利於重吸收的進行。
③ 腎血流量在動脈血壓為80~180mmHg範圍內,通過自身調節作用,基本維持穩定,這對保持腎小球濾過率的恆定是非常重要的。在緊急情況下,如大失血時,由於交感神經高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大量增加,可引起入球小動脈強烈收縮,致使腎血流量顯著減少。
循環系統
組成:血液、血管、心臟,血液循環系統是血液在體內流動的通道,分為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兩部分。淋巴系統是靜脈系統的輔助裝置。血液循環系統由血液、血管和心臟組成。心血管系統是由心臟、動脈、毛細血管及靜脈組成的一個封閉的運輸系統。由心臟不停的跳動、提供動力推動血液在其中循環流動,為機體的各種細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包括營養物質和氧氣,也帶走了細胞代謝的產物二氧化碳。同時許多激素及其他信息物質也通過血液的運輸得以到達其它器官,以此協調整個機體的功能,因此,維持血液循環系統於良好的工作狀態,是機體得以生存的條件,而其中的核心是將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
人體的循環系統由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組成。體循環開始於左心室。血液從左心室搏出後,流經主動脈及其派生的若干動脈分支,將血液送入相應的器官。動脈再經多次分支,管徑逐漸變細,血管數目逐漸增多,最終到達毛細血管,在此處通過細胞間液同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血液中的氧和營養物質被組織吸收,而組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謝產物進入血液中,變動脈血為靜脈血。此間靜脈管徑逐漸變粗,數目逐漸減少,直到最後所有靜脈均匯集到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血液即由此回到右心房,從而完成了體循環過程。
肺循環自右心室開始。靜脈血被右心室搏出,經肺動脈到達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鮮氧氣,變靜脈血為動脈血,然後再經肺靜脈流回左心房。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又經大循環遍布全身。這樣血液通過體循環和肺循環不斷地運轉,完成了血液循環的重要任務。
循環路線
血液循環路線,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中的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
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處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體靜脈)--右心房。
血液循環路線,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全身組織處的毛細血管(除了肺)
其中,從左心室開始到右心房被稱為血液體循環,從右心室開始到左心房被稱為血液肺循環。
循環能量
血液循環的能量,血液的流動是需要能量的,這些能量主要是心臟搏動產生的,而心臟搏動的能量歸根結底又是細胞中的線粒體產生的,所以心肌細胞中的線粒體含量是相當相當多的.其實線粒體也是能量產生的場所而已了,線粒體裡面的活動主要是有氧呼吸的二、三階段,有氧呼吸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葡萄糖脫氫,產生還原性氫、丙酮酸和少量的ATP,這個階段在細胞 質的基質中進行。
第二階段是丙酮酸繼續脫氫,同時需要水分子參與反應,產生還原性氫、二氧化碳和少量的ATP。
第三階段是前兩階段脫下的氫與氧氣結合生成水,這一階段產生了大量的ATP。ATP又叫三磷酸腺苷、腺三磷,它主要是腺嘌呤與核糖結合成腺苷,腺苷通過核糖中的第5位羥基,與3個相連的磷酸基團結合形成,ATP起作用時就脫去1個磷酸形成ADP,這個過程會釋放能量。
主要功能
血液循環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體內的物質運輸。血液循環一旦停止,機體各器官組織將因失去正常的物質轉運而發生新陳代謝的障礙。同時體內一些重要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將受到損害,尤其是對缺氧敏感的大腦皮層,只要大腦中血液循環停止3~4分鐘,人就喪失意識,血液循環停止4~5分鐘,半數以上的人發生永久性的腦損害,停止10分鐘,即使不是全部智力毀掉,也會毀掉絕大部分。臨床上的體外循環方法就是在進行心臟外科手術時,保持病人周身血液不停地流動。對各種原因造成的心跳驟停病人,緊急採用的心臟按壓(又稱心臟擠壓)等方法也是為了代替心臟自動節律性活動以達到維持循環和促使心臟恢復節律性跳動的目的。
營養物質的獲取
體內各器官與組織細胞進行活動,需不斷供給氧與營養物質,氧來自肺泡,營養物質來自小腸粘膜的吸收。而遠離肺與腸的器官又如何能得到這些物質呢?這是因為體內有完善的血液轉運系統,包括大循環(體循環)與小循環(肺循環)。血液自右心室到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入左心房,此為肺循環。經過此循環血液獲得氧。血液自左心室到主動脈、大動脈、小動脈經毛細血管與靜脈系統回到右心房,此為體循環。食入的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消化後被小腸吸收,經腸繫膜靜脈到門靜脈入肝臟,再經肝靜脈到下腔靜脈而進入右心房與右心室。肺循環與體循環是相互銜接的,從左心室進入動脈的血液既含有豐富的氧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經分布到全身各器官與組織的毛細血管,將動脈血輸送給它們,以滿足其需要,使其正常的機能活動得以維持。
動脈血與靜脈血的主要區別是,動脈血含氧合血紅蛋白較多,故呈鮮紅色,而靜脈血含氮離血紅蛋白較多,故呈暗紅色。經過毛細血管中的血液每100毫升含的氧離血紅蛋白若到心臟的血液與從心臟泵入動脈系統的血液是平衡的。這種進出心臟的血量為什麼能取得平衡呢?在前面已經談到心臟的泵血量取決於心室肌的收縮力量,而心肌的收縮力又取決於心室肌纖維的初長度。在一定範圍內心室肌初長度增加,心肌的收縮力也增加,這現象稱為心定律。心室肌纖維的初長度與進入心室的血量有關,進入的血量多,則心室舒張末期的容積增大,此時心室肌的初長度即增加,故心室收縮時力量增大,泵出的血量自然增大。相反,當回心血量少時心室的充盈量也減少,故心室舒張末期容積減小,心室肌的初長度減小,收縮力減弱,被泵出的血量自然減少。可見進出心臟血量的平衡是通過改變心室肌纖維的初長度來實現的。它不受神經與體液因素的影響,只取決於進入心室的血量,所以進入量與泵出量能取得平衡。若這種平衡不能維持則出現病理狀態。如果回心血量大於泵出血量,則靜脈系統出現淤血,肝腫大,心衰的病人可發生這種情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