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行人穿越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人穿越道。原圖鏈接

行人穿越道(英語:pedestrian crossing;美語:crosswalk),是一種繪在馬路路面上的交通標線,能讓穿越路口的行人集中由固定的地點通過。一般行人穿越道用白色或淺黃色塗料在路口等特定地點繪製成相間的條紋。而香港部分行人穿越道兩旁更劃上白色「之」字線及在行人穿越道所在地以黃色閃燈作標記,這些標記的功能是警告車輛駕駛人,行人橫過或等候過馬路,必須讓路給在行人穿越道上的行人。

概述

行人穿越道依各地使用習慣名詞而有不同,台灣稱為行人穿越道或斑馬線,對應英文也稱為zebra crossing斑馬線。當行人橫過行人穿越道前,應讓駕駛人有充份時間看見行人,使駕駛人可以及時慢駛和停車。如有需要,行人應首先在枕木紋上踏出一步,因為在行人未踏上枕木紋前,車輛便不須停下。行人又不應在「之」字線上橫過馬路,因為駕駛人視線只在枕木紋上,未必看到行人正利用「之」字線或附近其它地方過路。

防範改善

Z型行人穿越道

人潮密集的都市中斑馬線車禍頻率不低,台灣地狹人稠,多次發生轉彎車撞死行人的事故,除了台北市針對轉彎不禮讓行人加強執法,公路總局也選在彰化縣員林試辦「Z字型行人兩段式穿越道」,將過往一直線的斑馬線拆成兩截且內縮,距離路口有3公尺,加上分隔島擴寬提供行人暫停,降低被撞風險。大馬路車來車往,民眾過馬路小心翼翼,卻發現這裡的斑馬線很不一樣,不用趕紅綠燈,走到[[|中央分隔島|分隔島]]緩衝區休息一下,再觀察左右來車,藉此降低行人曝險機率。公路總局盤點全台危險路口後,選定彰化員林市優先試辦Z字型行人兩段式穿越道。[1]

繪製形式

繪製的形式可有四種:

  1. 枕木紋行人穿越道:枕木紋行人穿越道線,設於交岔路口,其線型為枕木紋白色實線,平行於車行道邊緣。
  2. 斑馬紋行人穿越道:兩條平行實線,內插斜紋線,均為白色。
  3. 兩條垂直於車行道路的平行實線。
  4. 兩條實線間的區域塗白色。

按照當地習慣和法律,臺灣地區採用第1、2種,中國大陸採用第1、3種,各地都以第1種常見,而口語中,以上各種形式(包括枕木紋)皆稱之斑馬線,因為似動物斑馬的條紋。

冰島小鎮在馬路上創造「 3D 斑馬人行穿越道」。原圖鏈接

3D立體斑馬線

在冰島一個名為 Ísafjörður 的小漁村,剛剛出現了一項令人興奮的道路安全新設計!當地採用一款新型的行人穿越道,運用 3D 圖樣的斑馬線巧妙構成一種視覺上的錯覺,外觀上就像是立體的實物!這款發明讓行人感覺彷彿行走在空中,同時也能引起開車司機們的注意。當他們開到宛如漂浮的斑馬線之前,肯定會放慢他們的行車速度。[2]

標線塗料

按標線塗料的質地主要有三種:

  1. 常溫標線:塗料不需加熱,在常溫下通過標線機噴塗於路面乾後形成標線。
  2. 熱熔標線:用到的是熱熔塗料,將粉末狀塗料通過加熱設備——熱熔釜融化成流質的液態,並充分攪拌均勻,用標線機械塗敷在路面形成堅實標線。
  3. 雙組份標線:由A組份和B組份混合塗敷於路面。在路面上進行交聯固化反應而形成一層耐久性塗層,與路面和反光玻璃珠具有較強的粘接力,形成反光標線。這種標線在北方多雪地區比較常見,不懼機械鏟雪的破壞。

台灣法規

台灣立法院制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有關行人安全相關法規[3]
(一) 行人路權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之規定如下:

  1. 第103條規定,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未劃設行人穿越道之交岔路口,遇有行人穿越時,無論有無交通指揮人員指揮或號誌指示,均應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交通指揮人員指揮或號誌指示,均應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
  2. 第124條之1規定,慢車應依標誌或標線之指示行駛,並應讓行人優先通行。
  3. 第126條規定:慢車行經行人穿越道,遇有行人穿越時,無論有無交通指揮人員指揮或號誌指示,均應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

(二) 未禮讓行人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罰則如下:

  1. 第44條第2、3項、第48條第2、3項規定,汽車駕駛人轉彎,除禁止行人穿越路段外或經行人穿越道時,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者,處新臺幣(下同)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如係行近攜帶白手杖導盲犬之視覺功能障礙者時,不暫停讓視覺功能障礙者先行通過者,處2,400元以上7,200元以下罰鍰,慢車駕駛人則依第74條第2項規定,處600元以上1,200元以下罰鍰。
  2. 第74條第1項第7、8款規定,行經行人穿越道有行人穿越或行駛至交岔路口轉彎時,及於設置有必要之標誌或標線供慢車行駛之人行道上未讓行人優先通行,處300元以上600元以下罰鍰。
  3. 第86條規定汽車駕駛人,無駕駛執照駕車、酒醉駕車、吸食毒品或迷幻藥駕車、行駛人行道或行經行人穿越道不依規定讓行人優先通行,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影片

強化行人穿越道通行權 未停讓擬提高罰鍰至6000 20210129 公視中晝新聞
第二項:斑馬線行人穿越線
彰化工務段推英式Z字型穿越道 提升行人過馬路的安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