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行將就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行將就木

行將就木,漢語成語,【拼音】:xíng jiāng jiù mù,行將:將要;木:指棺材。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比喻人臨 近死亡。[1]

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 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 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示例

臥龍生《玉劍香車》上:「但你應知道,你我都已~,而大哥卻正如旭日初升,我們既和他結交一場,便應襄助他。」

相關成語 

近義詞】:枯木朽株氣息奄奄

反義詞】: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外文翻譯

英文】: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

日文】:死期(しき)が近(ちか)づく

法文】:avoir un pied dans la tombe

典故 

春秋初,晉國吞併了鄰近一些小的諸侯國,成為一個大國。當時,年老的國君晉獻公寵愛妃子硼姬,打算將來讓她生的兒子繼位。他聽了驪姬的壞話,將太子申生逼死。驪姬還要陷害申生的兩個異母兄長公子重耳夷吾。他倆只得逃走。重耳先逃到他的封地蒲城,晉兵聞訊而來。蒲城人要抵抗,重耳說服他們別這樣做,並且逃往狄國。跟他一起去的有他的舅舅狐偃,還有趙衰等人。狄國出兵攻打一個部落,俘獲了叔隗季隗姐妹倆,隨即把她倆都送給了重耳。重耳自己娶了季隗,生下伯條、叔劉兩個孩子;把叔隗嫁給趙衰,生下個孩子叫趙盾

後來,從晉國秘密傳來一個壞消息:晉國的主公要派人謀刺重耳。原來,與重耳一起出逃的公子夷吾在獻公去世後,藉助秦國的力量回到晉國繼位,史稱晉惠公。他怕兄長重耳回國爭位,派出刺客謀害重耳。重耳得知這個消息後,決定逃到齊國去。臨走前的晚上,他對妻子季隗說:夷吾派人來謀害我,我打算再逃到齊國去。你留在這裡撫養孩子,等我二十五年不回來,你再嫁人吧。季隗傷心地回答說:我已經二十五歲了,再過二十五年,就要進棺材了,還嫁什麼人!我一直在這裡等待你就是了。重耳到了齊國,齊桓公把一位姓姜的姑娘嫁給他,還贈給他二十輛用四匹馬駕的大車。

重耳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滿足,但跟隨他的人都認為不該老住在這裡,姜氏也認為重耳應該離開。她和狐偃商議後、把重耳灌醉,載上車送出齊國。一行人到曹國、宋國、鄭國和楚國,都沒有被接納下來。後來到秦國,秦穆公熱情接持了他們,並把五個女兒嫁給了重耳。恰好這一年夷吾生病死去,秦穆公派軍隊護送重耳回晉國即位,史稱晉文公[2]


視頻 

成語故事 第74集 行將就木

參考資料 

  1. 行將就木交 國學大師
  2. 行將就木交 漢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