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衡南縣第二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衡南縣第二中學,原名大剛中學,1941年創辦。1959年正式更名為「湖南省衡南縣第二中學」。自此,校舍擴建,教師增加,設備不斷添置、更新。1995年學校遷入新址。

衡南縣第二中學校園占地面積163畝,建築總面積98860平方米。有三棟五層樓連為一體的教育學樓,設有教室54間;有60間辦公室的教學辦公大樓,有藏書7萬冊、閱覽桌座250個的圖書樓。2003年有高中教學班42個,在校學生2860人。

學校歷史

衡南二中原名大剛中學,1941年9月18日,由江西省旅衡同鄉會集資創辦。首任校長為主要倡辦人毛健吾,時為《大剛報》社總經理,故以「大剛」為校名。校址設在衡陽市北郊十方塘護國禪寺。其用意在紀念「9·18」事變發生10周年和為國培養「護國」人才。

學校規模小,教職員工10餘人。每年招收兩個初中班,3個年級,共六個班,在校學生最多200人。校舍是舊寺廟,設施簡單,設備缺乏。1944年衡陽淪陷,為避日本兵禍,學校遷往常寧大坪鄉尹家祠堂。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仍遷回衡陽市十方塘護國禪寺舊址。1952年原衡陽縣分為衡陽和衡南兩縣,大剛中學劃歸衡南縣,學校隨之遷往衡南縣車江鎮對河王涵川莊園。

學校有了共產黨組織,規模迅速擴大,學生由200人增至300多人。1958年由私立轉公立,1959年正式更名為「湖南省衡南縣第二中學」。自此,校舍擴建,教師增加,設備不斷添置、更新。1952年政府派周建業(共產黨員)擔任副校長(正校長缺),1957年又增調蔣繼成為二中第一副校長(正校長仍缺),學校領導力量得到加強,1958年開始招收高中生,該校由初級中學過渡到初、高中兼具的完全中學。這時學校規模更為擴大,設立處、室、教研組,名老教師雲集,教學設施[1]充實,實驗設備配套。教師已達80人,在校學生人數突破1000人。教師的積極得到了發揮,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1963年高考,該校有13位學生考上北大、人大、復旦等名校。

文化大革命,全國大亂,學校炮火連天,該校地處鄉村,也受到了衝擊,發生過騷亂,但比較起來,受到破壞較小。1977年恢復高考,學校恢復正常教學秩序,教師的積極性又高漲起來,狠抓基礎知識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每年向大專院校輸送大批合格學生。1984年參加高考239人,被大專院校錄取183人,占參考人數的78%。體育隊、文藝宣傳隊、《桃圃》文學社也都卓有成績,社會名氣很大,引起了上級政府的重視,1987年被定為衡陽市重點中學。

1990年學校所在地劃歸衡陽市郊區管轄,周邊關係惡化。縣政府決定搬遷。校舍建在車江大山坪。1991年動工,1994提基本竣工,1995年學校遷入新址。

學校現狀

學校座落在衡陽市衡南縣車江鎮,新校園占地面積163畝,建築總面積98860平方米。有三棟五層樓連為一體的教育學樓,設有教室54間;有60間辦公室的教學辦公大樓,有藏書7萬冊、閱覽桌座250個的圖書樓;有64座語音室兩間,微機室四間(先進電腦200台);有多媒體教室[2]兩間,裝有雙向傳輸監控系統;有主幹1000M,100M到桌面的校園網,全校實現「班班通」;有軟件製作室、電子閱覽室和整套的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平台。

從校長室到每個辦公室配備了電腦、並且聯成網,實現了辦公無紙化;擁有一座設施完備的室內籃球場;有達國級的科教樓、上星級的校園賓館;八根跑道的環形風雨操場,還有三棟學生公寓,可供2500寄宿生住宿。其它配套設備,一應俱全。2003年有高中教學班42個,在校學生2860人。

組織機構

校行政設辦公室、教務處、教研處、學生處、保衛處、總務處;還有工會、團委會、信息中心。校級幹部7人,中層幹部12人。行政級別為正科級事業單位。

教師隊伍

學校規模擴大,教職工人數迅速增多。現有專任教師193人,學歷合格率100%,其中有高級職稱教師64人,中級職稱教師94人。特級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級優秀教師6人,市級優秀教師、優秀德育工作者12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6人。

所授榮譽

衡南二中辦學業績日益突出,教育形象日臻完美,各級政府授予了她很多榮譽,近三年來就獲取「縣目標管理先過單位」、「衡陽市重點高中」、「衡陽市示範性高中」、「衡陽市二星級文明單位」、「市教研教改示範校」、「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先進單位」、「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體育優秀學校」、「省先進基層工會」等稱號47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