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裝甲列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裝甲列車
圖片來自getit01.com

裝甲列車(Armoured train)是武裝化的火車,在中華民國又稱鐵甲列車。利用火車的高載重力可以輕易加掛大量火砲和裝甲,有「陸地戰艦」之稱,但缺點是移動範圍受限於鐵路,戰術運用較難,鐵路萬一被破壞也就無用武之地。

裝甲列車在20世紀早期至二戰期間風行,最初是將多輛戰車固定放於火車拖板上開砲,後來發現其戰術潛力,逐漸開始專門建造。

裝備最多的國家為蘇聯,第二為波蘭[1] ,較便於防守陸地為主的國家。二戰後戰鬥機和飛彈的發展使龐大的裝甲列車優勢逐漸喪失,逐漸消失於軍事領域,但俄羅斯和傳聞若干國家依然有搭載彈道飛彈的機動發射列車在使用中,該種發射車也裝有一些輕武器和裝甲,可以看作裝甲列車的一種。主要價值在於可以機動化高重量的彈道飛彈並可藏於隧道中,隨時就地可以發射作為一種核威懾力量,好比陸地的核子潛艦。

中華民國

在二三十年代時期曾經是戰場上的決勝利器。20年代前期奉系軍閥用於作戰重型鐵甲列車張宗昌建立,為中華民國史上建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戰績突出的部隊,有中國鐵甲列車之父之稱。

補充

1,簡易武裝運輸列車,有兩種編成方式,其一是在牽引車的前面和尾車加掛一節有沙包和裝甲板的炮車,炮和牽引車沒有裝甲保護。其二是在最前面加一節無人貨車,可防地雷爆破,牽引車位於中部。

2,運輸警戒兩用車,有些裝甲列車上甚至裝載上坦克裝甲車輛,以便自衛。更有甚者用特殊設備使履帶式坦克在不經大改的前提下,在鐵軌上來去自如或用機車頭帶動前進,如波蘭在兩次大戰之間以雷諾FT-17輕型坦克和TKS超輕型坦克改裝成的「R」型與「TK」型鐵道巡邏車,一般作為裝甲列車的機動輔助部隊。

3,軍裝甲列車的編成 警戒列車,一般為自帶動力的裝甲機車編成,可以單獨使用,同時還牽引炮車作火力支援。

4,輕裝甲列車,為加裝裝甲的貨車車廂,用於兵員收容運輸。如英軍在布爾戰爭中使用的所謂「裝甲列車」。 以2戰德國BP42系列裝甲列車為例,第一節車廂為BP44型反裝甲載卡,搭在4號或者俘獲的T34/76炮塔的平車,前部裝有清理鏟,用於清除鐵路上的雜物或者是布置的障礙,如果在地雷較多的地區,還會在此節車廂之前再加掛一節平板車,用於誘爆地雷。第二節車廂為坦克搭載車,一般搭載退居2線裝備的坦克,比如在42年和43年已經落伍的38(t)或者是繳獲其他國家的裝甲車輛,該節車皮的用途是使用搭載的坦克進行清剿作戰。第三節車廂為BP42防空火力支援車,裝備有繳獲蘇聯或者是波蘭的76mm榴彈炮亦或者使用le.FH18輕型榴炮,後部則是4聯裝FLAK38型 20mm防空炮,第四節車廂為載員車廂,主要是搭載隨車步兵以及其使用的裝備,第五節車廂是火力支援車,一般搭載一門繳獲的76mm口徑以上的火炮或者是le.FH18輕型榴炮。第六節為動力車頭,是驅動整列裝甲列車前進的核心,一般為覆蓋着裝甲的BR57型蒸汽機車。後面的車皮順序將前面所述的倒過來即可。

參考文獻

  1. 波蘭,eisland.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