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吉錢幣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吉錢幣博物館始建於1996年,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是國內第一座縣級博物館。館藏錢幣文物數量之多,品種之齊全居全國市、縣級第一位,西吉縣因此被譽為「華夏古錢幣收藏第一縣[1]」。

基本概況

西吉縣錢幣博物館始建於1996年,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是國內第一座縣級博物館。館藏錢幣文物數量之多,品種之齊全居全國市、縣級第一位,西吉縣因此被譽為「華夏 古錢幣收藏第一縣」。

錢幣文化

古錢幣是中華民族文化園地中的一朵奇葩,起源於商周,發展於戰國,統一於秦始皇,歷代流傳。起源時間、發行品類、工藝鑄造等都堪稱 世界之最。一類錢幣,甚至一枚錢幣,都可將中國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熔鑄於一身。

收藏條件

西吉地處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要衝,自漢代以來,中西通商,遊人頻繁,作為商品交換的主要媒介物古錢幣,分布尤為廣泛和豐富,特別在北宋與西夏對峙的百餘年間,宋王朝為抵禦西夏的領土擴張,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散落了大量的文物及古錢幣。

館藏錢幣

西吉縣錢幣博物館的錢幣收藏起步於1984年的全縣文物普查,藏品達20萬枚(件),陳列展品3500餘枚(件),分為「 中國歷代錢幣系列[2]」、「西吉出土窖藏系列」、「錢幣專題分類」三大部分,錢幣系列上迄商周 貝幣、 戰國刀幣、共字圓環幣,下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代相連,品類豐富。窖藏錢幣均為西吉本縣出土,窖藏的下限朝代分別為漢代、北周、北宋、西夏、金代、清代和民國七個朝代,出土數量少則十頭八斤,多則八百餘斤不等,質地以銅錢為主,亦有鐵、銀等錢幣,已發掘收藏的出土窖藏達20餘次。錢幣專題分類已區分出絲綢之路錢、農民起義政權錢、外國流入中國錢、中外交際錢、革命根據地錢、以及 御書錢、 吉語錢、標記錢、 花穿錢、 對錢等十多個門類。展品中有漢代的「銀五銖」、漢 王莽 錯金「 一刀平五千」刀幣、西夏「 元德通寶」、 西夏文「 大安寶錢」、北宋長貝「 聖宋通寶」、元朝「 大朝通寶」 銀幣、清代新疆及「乾隆 母錢」、 民主革命時期「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銅幣和 解放區 紙幣,古 波斯銀幣等錢幣均為罕見的珍品。

其他文物

西吉縣錢幣博物館館內除古錢幣收藏展出外,還陳列了西吉歷史文物、民族手工藝品、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台堡會師紀念展覽有關物品等。館內收藏的 鳳凰文化起源代表物、刻有鳳凰圖案的 玉琮、西夏銅頭盔、從麥加流至西吉的袖珍《古蘭經》等均具有研究和考古價值。館內收藏的幾十位將軍的 墨寶更是進行 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視頻

西吉錢幣博物館 相關視頻

「春雨工程」西吉錢幣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