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塞山下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塞山下作》

作品名稱: 《西塞山下作》

創作年代: 晚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韋莊

《西塞山下作》是唐末詩詞家韋莊所作七言律詩,約為韋莊舟行長江經過西塞山下時所寫。 西塞山,三國時是東吳的江防邊塞。[1]

韋莊作品詞語言清麗,多用白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遊樂生活,情凝詞中,讀之始化,以至瀰漫充溢於俯腑。

韋莊與溫庭筠又是花間派中成就較高的詞人[2],與溫庭筠並稱溫韋。溫、韋詞在內容上並無多大差別,不外是男歡女愛、離愁別恨、流連光景。

但溫詞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詞,創作個性不鮮明;而韋詞卻注重於作者情感的抒發。

韋莊在唐末詩壇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綱稱他"勝於咸通十哲(指方干、羅隱[3]杜荀鶴等人)多矣"(《石洲詩話》),鄭方坤把他與韓偓、羅隱並稱為"華岳三峰"。

詩詞正文

作品鑑賞

這首詩約為韋莊舟行長江經過西塞山下時所寫,時間是公元890年,作者五十五歲時。夏承燾《韋莊年譜》以為詩人"秋間在鄂,旋至巫峽,冬乃回贛。"依據詩意,似作者此行是順江而下,從武漢向九江前行,時間約在秋冬之際。

西塞山,因為三國時是東吳的江防邊塞,故歷代詩人多有題詠,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即是千古盛傳的名作。詩人行至西塞山下,前望江水,仰觀闕塞,歷史往事和前賢佳句勾起豐富的聯想。但是,詩人並沒有步趨古人,借西塞山勢發盛衰榮辱的感嘆。在藝術處理上,前二聯開門見山,直寫所見,暗示行蹤旅跡;後二聯稱美西塞山的環境與物產,以他年卜居其地之意作結,流露出許多輕快與傾慕,絕無盛衰存亡的議論感喟,讀來清雋可喜。首聯兩句,一寫水,一寫山。"水似藍",表明其地水深莫測,江右西塞山勢的峻峭,以及山間蔥蘢草色的映襯,使得江水的顏色蔚藍。此句雖寫水,而山亦映帶其中。次句寫山勢險峻,用"亂雲如絮"描繪,雲層如輕漂的花絮,在山間起伏纏繞,非山勢高峻難得有此景象。這起伏的亂雲瀰漫江上,纏繞山間,使山勢與水面通過亂雲的銜接,而產生一種奇妙的效果。

故此句雖落筆在山,而水亦映帶其中。試想,置身於蔚藍平靜的江面與陡峭如削的山勢比照之下,加以緲茫起伏的雲絮飄飄,這個環境給詩人的感受,一定是對比強烈又結合奇妙的一種藝術境界。第二聯一瞻前程,湓城北的廬山依稀可見,漸見影像;一顧來路,雲夢之南的天際,片月斜掛,漸遠漸斜。"漸映"恰當地呈現出當時舟行的漸見過程,"斜生"也巧妙地點出時間的推移、位差的變化。第三聯由前幅的實景勾勒轉入虛筆飛動,與前面身臨奇妙環境的感受作呼應,為末尾所發歸焉之志作鋪墊。蕨本多年生植物,嫩時莖葉可食,其色紫,故名紫蕨,採食的時間在仲春時節。柑成熟時色黃,採摘期在秋冬之際。仲春所烹食的紫蕨與秋冬之際摘柑不可同日而語;烹蕨的曉煙和帶露的黃柑亦與詩人黃昏舟行的時間相背。在此詩人通過適當的聯想,把此地異時生長成熟的植物作藝術的歸納,把西塞山一帶的優美圖畫描繪得更富有藝術魅力和生活情趣。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以"故壘蕭蕭蘆荻秋"終結,儘管充滿對"四海為家日"的欣慰和六朝衰亡的感喟,讀來總有幾分淒涼蕭瑟。韋莊對西塞山的一景一物,卻洋溢出深切的愛戀,他無意於為蘆荻秋風傷嘆,而把蘆花視為寧靜恬適生活的伴侶,期望着有朝一日獨棹扁舟而來,依傍蘆荻結庵而居,領略西塞山的優美山水景物,觀"他年"、"終傍"之辭,其志可知。

就全詩看,儘管前兩聯以暗示行跡的方式對西塞山的奇特地勢環境作了描寫,但若無第三聯以羨慕的心情對此地烹紫蕨、摘黃柑的虛筆讚美,不僅詩的尾聯難以引出,並且全詩亦顯得平泛平淡,難以因巧見意。第三聯的安排,不僅為全詩的畫面增添了生氣與活力,而且由實入虛而歸為遣志發情,更顯得自然巧妙。至於作者在遣詞造語上的細微精煉,在達意的準確和追求七律詩成熟的技巧上,造詣深厚。

作者簡介

韋莊[4](約836年-910年),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 晚唐詩人、詞人,儒客大家,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其家族至韋莊時已衰,他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5]齊名,並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

韋莊從政仕唐不過六年,從校書郎到中諫,除左補闕。其間,曾為文化貢獻綿薄。例如,《容齋三筆·唐昭宗恤儒十條》記載他上疏請追賜雖未通過或參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李賀、皇甫松、溫庭筠等才士進士改第。體現了韋莊對當時科舉中重試卷,輕能力弊病的糾正;其次是將選才僅以評判試卷為標準,擴大到與文化人能力相關的作品及社會影響上;其三,從選才目的上,由單方面為朝政負責,轉向兼顧為考生個人發展着想 。上列兩舉,對晚唐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

韋莊的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秦婦吟[6]。這首失傳的千年的詩在後世的知名度並不如《長恨歌[7]或《琵琶行》般街知巷聞。但從藝術角度來說,這首詩卻有着不亞於任何長詩的藝術價值。《秦婦吟》全詩共1666字,將近兩倍於《長恨歌》全文的字數(840字)。

在詩中,作者韋莊借用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了公元880至882年黃巢起義攻占長安期間的那一幅地獄畫卷。,為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中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敘說,正面描寫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稱帝建國,與唐軍反覆爭奪長安以及最後城中被圍絕糧的情形。思想內容比較複雜,一方面對起義軍的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觀上也反映了義軍掀天揭地的聲威及統治階級的倉皇失措和腐敗無能;一方面揭露了唐軍迫害人民的罪惡,另一方面又夾雜着對他們剿賊不力的譴責。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韋莊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七十五歲,諡號「文靖」。

視頻

《菩薩蠻—韋莊》,沈愛霞

.

與詩書在一起 韋莊 (上)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