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鐘鼓樓廣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安鐘鼓樓廣場位於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廣場東側屹立着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的鐘樓,西側屹立目前所存在全國的鼓樓之一。鐘鼓樓廣場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期,始建之初將建於兩樓之間的雜亂建築拆除,使從前很難相見的鐘樓和鼓樓「相見盡歡顏」,成為了西安市一大景觀,鐘鼓樓廣場是一項古蹟保護與舊城更新的綜合性工程。環境藝術設計沿着「晨鐘暮鼓」這一主題向古今雙向延伸,在空間處理上吸取中國傳統空間組景經驗,與現代城市外部空間的理論相結合,為古城西安提供了一個「城市客廳」。
主要景點
鐘樓
西安鐘樓,位於市中心。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移於現址,成為一座綰轂東西、呼應南北的軸心建築。昔日樓上懸一口大鐘,用於報警報時,故名「鐘樓」。鐘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從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樓體及寶頂三部分組成。樓體為木質結構,深、廣各三間,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攢頂」建築形式。自地面至寶頂通高36米,面積1377.64平方米。基座為正方形,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形門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樓分兩層,每層四角均有明柱迴廊、彩枋細窗及雕花門扇,尤其是各層均飾有斗拱、藻井[1]、木刻、彩繪等古典優美的圖案,是一座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宏偉建築,也是我國現能看到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鐘樓。屋檐四角飛翹,如鳥展翅,由各種中國古典動物走獸圖案組層的獸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襯托下,給人以形式古樸、藝術典雅、色彩華麗、層次分明之美感。高處的寶頂在陽光下熠熠閃光,使這座古建築更散發出其金碧輝煌的獨特魅力。 由鐘樓北側台階而上,一層大廳天頂「萬道霞光」的圓形彩繪圖案首先映入眼帘,四周伴有184塊由四季花卉組成的彩繪天花,鮮亮艷麗、栩栩如生。一層大廳的西牆上分別鑲嵌着三方碑刻 ,第一方是195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翻修鐘樓後留下的碑文記載;第二方是清乾隆五年大修後由陝西巡撫張楷書寫的《重修西安鐘樓記》碑;第三方是由陝西巡撫龔懋賢在鐘樓東遷後親筆提寫的《鐘樓東遷歌》碑,(這三塊牌匾由於鐘樓2樓展廳裝修的原因,已經被展櫃遮擋住了)將鐘樓的價值及封建統治階級的政治色彩給予恰如其分的體現和評價。
鼓樓
在西安城內,與鐘樓相媲美的姊妹建築當是西安鼓樓,兩樓遙相輝映故有「姊妹樓」和「文武樓」之稱,唐代詩人李咸用詩云「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掛情」即是對兩樓的精恰寫照。
西安鼓樓是我國現存明代建築中僅次於故宮太和殿、長陵棱恩殿的一座大體量的古代建築,且在我國同類建築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無論從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性方面都屬於同類建築之冠。
鼓樓創建於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位於鐘樓以西約200米、鼓樓什字北75米處。樓體為磚木結構,呈長方形,通高34米,東西長52.6米,南北寬38米。樓基用青磚砌成,高8米,基座南北正中辟有高寬均6米的拱卷門洞,南通西大街,北通北院門。面積1998.8平方米,登陸踏步已由原來的西北側改為如今的正東側。
鼓樓建築結構為上下兩層,重檐三層。正面(向南)為七間。進深三間,四周迴廊深度各為一間,按楹柱距離計算,正面則為九間,側面為七間,即古代建築中俗稱的「七間九」。屋面覆蓋以剪邊灰瓦,樓基除兩端尾外,不加其它裝飾,卻盡顯出雄渾和莊嚴。
鼓樓的構造技術,在應用了唐朝風格、宋代建築法則的基礎上又有不少創新。全樓結構無一鐵釘,樓檐和平座都使用了斗拱構造原理,外觀樓體雄健宏大、古雅優美,極賦濃郁的民族特色。
屋頂是我國古代建築之冠冕。早在漢代,勞動人民就創造出多種如廡殿、歇山、懸山、攢尖等形式的屋頂。在封建社會裡,屋頂有着嚴格的等級制度,重檐即是統治階級為提高他們的尊嚴和權威而獨占的一種形式:重檐廡殿為最尊,如故宮太和殿;重檐山次之,如天安門。鼓樓的屋頂 形式即「歇山頂」式,與天安門等同,但比其還高出一米[2]。
視頻
西安鐘鼓樓廣場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叫藻井,什麼叫露明,看這一篇文章就夠了 ,搜狐,2019-03-10
- ↑ 設計 | 中國古建築屋頂樣式知多少? ,搜狐,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