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洞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西桥)
前往: 導覽搜尋

五洞橋原名孝友橋,俗稱西橋,為位於中國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西城街道西街西端的一座五孔石拱橋(現最西側橋孔已被填,上有民居),東西向跨護城河西江河。該橋原在黃巖縣城西門液金門外,為北宋元祐年間由縣令張元仲主持建造,因張元仲字孝友而得名。南宋慶元二年(1196)毀於水,由邑人趙伯沄發起重建,改為五洞,後又逐漸毀壞,今橋為清雍正十三年(1735)總戎吳進義委託明因寺僧人世月重建[1]

按縣誌載橋長六十丈,廣三丈,今實測長63.5米,寬4.3米,每孔淨跨8.7米,拱券採用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橋面亦隨橋孔成五折波浪形起伏狀,可減輕橋身自重並使造型更加美觀。橋兩側設須彌座式欄板和覆蓮望柱。

建造藝術

黃岩五洞橋始建迄今七百餘年,位於赤溪鎮過溪村,東西走向,橫跨西江河。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橋面隨橋孔呈五折起伏,砌石級上下。兩則設覆蓮望柱和欄板。

五洞橋長60多米,寬4.3米,4洞跨水。橋面石欄雕刻蓮柱,橋兩旁築拱石墩台。五洞的拱圈矢跨為二分之一,縣有拱腳推力小,橋孔淨空大,外形壯觀,適宜西江船隻往來等優點。每洞拱圈5道,採用無鉸拱石,砌置方式以分節並列為主,直與橫拱石相間,半拱部用長條石縱聯,以加固5道拱圈的聯繫。這種砌置工藝,在橫向整體性上,優於傳統的並列、縱聯等技術。橋墩築「分水金剛雁翅」,能減弱水流的衝擊。拱圈與橋面之間。又設置長度超過橋寬的長條石,用以聯緊兩側邊牆,使拱上建築對拱圈起鞏固作用。

五洞橋的構造技術,經受了時代嚴峻的考驗。1933年西江閘建成7墩8孔,設計最大過閘流量每秒141立方米。每當洪水期閘門大開時,西江上游滾滾激流連同各種洋鬼子物衝擊五洞橋,使橋墩長期承受單邊水流的推力,但五洞橋以凝重的雄姿屹立,60年未發生移位現象[2]。1958年,西部山區長潭建造水庫,急切需運物資,於是填平5折橋面,載重汽車川流不息,五洞橋以堅實的軀體承受重壓,造成拱圈少許開裂現象。以上可以足見世月和尚設計和施工的高超技藝。

五洞橋使用「分節並列」砌拱技術,半圓拱矢跨為1/2的五折石拱橋,具有拱腳推力小,橋孔淨空大、外形壯觀等優點。橋面石欄雕刻蓮柱,橋兩旁築有聯拱石墩台。清末已四洞跨水。橋全長63.5米、寬4.3米,五孔石拱橋,每孔淨跨8.7米,橋身隨拱券起伏波折,遠望如中游,頗具特色。1958年填平橋面通汽車,1963年停止行駛。

橋身和拱圈由一塊塊堅硬整齊時條形青石砌成,勾縫特別嚴密,經得起大水衝擊。設計合理,除了石拱橋本身的構造優點外,橋的四個橋墩在朝向上游的部位都設有三角形分水尖,迎着來水,水流自然分開,從兩邊急速而去、減輕了對橋身的衝擊。

五洞橋造型別致美觀、省工省料,具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其造橋技術工藝廣泛流行於溫黃平原,成為這懿地區古代橋樑工程的代表之作,具有較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

視頻

五洞橋 相關視頻

五洞橋的前世今生
南宋古橋五洞橋修復完成了

參考文獻

  1. 七絕·黃岩五洞橋懷古(平水韻)薛志鵬, 品略圖書館,2019-11-11
  2. 五洞橋,查字典地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