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螺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入口 原圖來源
早期西螺大橋 原圖來源
西螺大橋興建案提案(臺灣省諮議會藏) 原圖來源
臺灣銀行所發行的拾圓紙幣,右方即是西螺大橋 原圖來源
糖鐵南北線,由台中經南投轉溪州過西螺大橋(橋上鋪設鐵道) 原圖來源
西螺大橋舉行通車典禮 原圖來源

西螺大橋於西元1952年興建完成,橫跨雲林彰化2縣,最早日本人規劃並且建好了橋墩,採用英國的專利設計華倫式桁架結構系統,美國援助的鋼鐵和技術,最後由台灣人手上建造完成。全長1939.03公尺,是當時遠東第一長橋,深具國際知名與歷史價值。

早期台灣交通

1908年,日本殖民政府完成縱貫鐵路的建設,隨著往後數十年科技產業發展,汽車與機踏車數量大增,同在島內運輸網絡中扮演關鍵角色。但是,濁水溪硬生生分隔了臺灣南北,商旅路客如果要從北邊的彰化跨過濁水溪造訪雲林,不是得改搭火車,就是要乘著竹筏擺渡,相當不便。

在1930年代,大家即有興建一座橫跨濁水溪、可供汽車行人通行兩岸橋樑的想法。不過時序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為了擊敗「鬼畜米英」,鋼鐵成為日本帝國極為珍貴的戰略物資。這座大橋也就只能先完成橋墩,空餘夢想迴盪。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地方仕紳再度啟動濁水溪橋樑建設的想法。在這份臺灣省諮議會典藏、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數位化的1946年提案中,我們可以看到省參議會議員劉傳來李崇禮李友三黃純香等人,共同要求政府盡速興建西螺大橋,以解決南北交通不便的窘境。當然,提案諸公也知道政府財政困難,發行特別公債、向民間募集大橋修建的資金,就成為委員們的共識。

  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這座曾是遠東第一長鐵橋,最初由日本人設計,但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工期一直延宕。戰後,1950年才由當時的省府正式著手繼續建橋的統籌工作。橋身的主體結構由美國懷特公司(J. 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設計,採用英國的「華倫氏穿式桁樑」(warren truss)專利工法,共設計32座橋墩31個橋孔,路面以鋼筋混凝土建造,並敷設鐵軌供台糖小火車行駛,工程在1953年正式完工。

建築過程

  回顧日治時期的建橋歷史,西螺大橋(日治時期稱之為濁水溪大橋)在1938年(昭和13年)正式動工興建,1940年月完成32座橋墩工程。戰爭爆發後日本急於搜集鋼鐵材料投入戰場,鋼鐵使用受到嚴格管制,50噸以上的鐵材使用都必需取得特殊的工事許可,橋面工程所需鋼鐵在缺乏建材的情況下,使得後半段的架橋工程全面停工,但誰也沒想到西螺人這麼一等就是17年。

  蓋這座橋要花不少錢,國共內戰期間美國和當時節節敗退的中國政府曾在1948年簽定「中美經濟援助協定」,並設立「美援會」,同意二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的經建援助。但隨著戰況吃緊,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聲稱國共內戰是中國內政問題,並於1949年停止援助國民政府。日本政府戰敗撤離台灣,國民政府遷台又面臨經濟上的斷炊無力復工,眼看西螺大橋完工遙遙無期。所幸1950年隨著韓戰爆發,美國重新評估台灣的戰略地位,中斷2年的美援才在1951年重新恢復。建造西螺大橋的龐大工程費用,終於在美國資金和技術的奧援下,1952年重新復工續建的。

  西螺大橋是當時台灣工程界的一大成就,台灣人雖不是橋樑的設計者,但參與測量與工程營造部份。光是一個橋孔就需要8千個鉚釘來鉚合鋼鐵構件,大批鉚釘工人日夜趕工,只見那燒得火紅的鉚釘在夜色中飛舞,至今仍是許多老一輩的西螺人印象深刻的記憶。目前,我們還可在大橋的東側橋頭桁架上找到「中美合作」的紀念銘版,睹物思情之餘,千萬要記得這些發生在雲林,且是台灣工程界驕傲的一頁。

  1953年1月28日慶祝大橋通車,安排在西螺鎮初級中學的禮堂舉行的通車典禮,除了三百餘位中外嘉賓,還有一千多位來自各地的名流仕伸。西螺各街坊也湧入大批爭睹大橋的人潮,地方上連續三天的慶祝活動中,包括提燈、煙火、音樂、布袋戲、歌仔戲、化妝遊行及運動會。興高采烈的西螺人在大橋橋頭及各路口都還設有歡迎門的裝飾牌坊,整個西螺鎮終日鑼鼓喧天熱鬧空前。

  西螺大橋通車使西螺頓時成為南北公路交通的重要樞紐,一度帶給西螺街區繁榮景象。1978~1980西螺大橋展開一場大整修,拆除橋面的糖鐵鐵道,增高桁架淨高度至4.6公尺,更新路面以及重新油漆。當年小火車和汽車同在一座橋上行駛的有趣畫面,從此雖不復見,但路面寬度因而拓寬至7.32公尺。

溪洲大橋取代

  西螺大橋隨著台灣經濟的快速起飛,已漸漸完成它的交通使命,1992年全新完工的「溪洲大橋」在運輸功能上取而代之,拆除西螺大橋的傳言甚囂塵上。

文化保存

  螺陽文教基金會也是第一個發起保存西螺大橋的民間團體,基金會在提出保存大橋構想時,其實是同時在想著未來大橋可以作為什麼用途?何美慧回憶2000年,為了想在大橋的正中間第16橋身上辦一場史無前例的音樂會,特別去中山國小商借一架三角鋼琴。活動那天當樂聲揚起,河面寬闊的濁水溪,潺潺流水從大橋下穿過,景觀非常的壯闊。說時遲那時快,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橋面上擠滿了人潮,不可思議的是從國小到高中的同學都在大橋文化節上居然都碰了面,何美慧說現在回想起來都還十分撼動人心呢!

  即使西螺大橋已登錄為歷史建築,西螺人對它的熱情依然不減,每年繼續舉辦大橋文化節。最後我們發現,實際上它被保存下來的不僅僅是雄偉的建築本身,有無可取代的歷史,有大時代的故事,還有它在西螺人心中永遠不墬的地位。

相關影片

【台灣,你好!】沙發環島空拍鷹眼系列 - 雲林西螺大橋2015/7/26卷一
西螺大橋
2014.08.17【台灣演義】台灣第一長河 濁水溪
MVI 160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