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觀瀾街道 |
中文名 :觀瀾街道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 |
觀瀾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位於龍華區東北部,南鄰觀湖街道,西與福城街道相連,東與龍崗區平湖街道毗鄰,北與東莞市交界。轄區面積約34.6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觀瀾街道總人口34.3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16萬人。 截至2022年10月,觀瀾街道下轄17個社區。 觀瀾街道地處深圳市南北中軸線的北大門,是深圳通往東莞、惠州、汕頭的重要交通樞紐。客家人聚居的觀瀾,素有「文化之鄉」、「僑鄉」、「革命老區」之稱,觀瀾版畫村享譽海內外。人文特色和文化底蘊,是觀瀾的兩張重要名片。 2019年,觀瀾街道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58.68億元,同比增長5.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0.02億元,同比增長7.47%。 [1]
位置境域
觀瀾街道,位於龍華區東北部,南鄰觀湖街道,西與福城街道相連,東與龍崗區平湖街道毗鄰,北與東莞市交界。轄區面積約34.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觀瀾街道屬典型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內的丘陵半山區,域內丘陵、水體星羅棋布,地勢南高北低。地層經歷各個構造運動階段,第四系地層廣泛分布,岩石層分布均勻。地貌形態以剝蝕堆積為主,土質多屬黃泥沙酸銹土。 觀瀾地層歷經各個構造運動階段,第四系地層廣泛分布,岩土層分布較均勻。地貌形態以剝蝕堆積和侵蝕堆積為主,土質多屬黃泥沙酸銹土,地基承載力較高,約為 10-25t/m2。觀瀾位於地震列度 6 度和 7 度過渡區,據此,該地的地震列度定為 7 度。因此觀瀾建設用地條件較好,適宜各種建築物、構築物建設。該地地處為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丘陵山區,內為丘陵地貌,地勢呈南高北低,東西兩側高,中間低。丘陵地區平均高程 80m,平原地區高程在 30~60m 之間。觀瀾大道西北部地層形成於侏羅系,東北部屬白堊系下統塘夏群,辦事處南部主要岩石類型為花崗斑岩脈。
氣候
觀瀾街道屬於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溫暖濕潤,光熱充足,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 21.4~22.3℃,一月份月均溫 12.9℃,七月份月均溫 28.7℃。氣溫和降水隨冬夏季風的轉換而變化,一年內有冷暖和乾濕季之分。雨熱同季。多年平均降雨量為 1932mm,多年平均降雨天數約為 140 天。降水分布不均勻,乾濕季分明。
水文
觀瀾街道境內主要河流為發源於羊台山的觀瀾河,經東莞塘廈流入東江。在觀瀾境內長13公里。流域內分布有茜坑水庫、牛湖水庫、大水坑水庫及橫坑水庫。 該地區屬於觀瀾河流域,屬東江水系。觀瀾河是東江支流石馬河的上游,發源於龍華區東南部的雞公頭。該河的分支能力較強,低級河道顯著地比高級河道多,河道平均分支比例很大。該河主要由龍華河、瓦窯排河、崗頭河、浪頭河等支流匯合而成。水系呈樹枝狀,縱向比降為 1.4%,集水面積 202 平方公里,年徑流量 1.92 億立方米。流域內有高峰、牛嘴、賴屋山、民樂、大坑等小型水庫 8座,控制集水面積約 15 平方公里。該河流向由南向北,主幹河道長 17 公里,河寬一般為 2~10 米,水深一般為 0.1~0.5 米,屬於窄淺型河流。具有生活工業用供水、排污等功能。地下水埋深較淺,富水性中等,為塊狀岩類裂隙水,含水層為侏羅系火山岩及燕山期花崗岩,地下徑流模數一般為 6~10 升/秒·平方公里。
人口
截至2017年,觀瀾街道總人口34.3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16萬人。
經濟
2019年,觀瀾街道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58.68億元,同比增長5.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0.02億元,同比增長7.4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0.1億元,同比增長9.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13億元,同比增長6.4%。新增註冊資本5000萬以上企業28家,億元以上企業8家。
交通運輸
觀瀾街道東南西分別與平湖、觀湖、福城三個街道相接,北鄰東莞市,是深圳特區通往東莞、惠州、汕頭的重要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機荷高速、梅觀高速、外環高速、龍華大道、觀瀾大道、觀光路和觀平路等交通要道以及地鐵4號線(龍華線)穿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