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解放軍歌劇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解放軍歌劇院是一座新建於二十一世紀的多功能綜合劇院,它的落成填補了北京市西城區北部演藝劇院的空白。雙層觀眾席及6個包廂共800個座位。典雅的新型建築、依山傍水的景色使其成為北京繁華市中心和旅遊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劇院簡介

解放軍歌劇院是總政歌劇團新建的二十一世紀的劇場,其前身為總政歌劇團排練場,解放軍歌劇院坐落於北京北二環路積水潭橋邊,西臨新街口商業中心,東望什剎西海湖畔,是北京新街口時尚商業區與什剎海傳統文化區的交匯點這座古城牆式的現代建築與周圍的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傳達了北京深厚文化底蘊中的時代氣息,成為繁華市中心和旅遊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解放軍歌劇院總占地面積6534平方米,大劇場為雙層觀眾席共800個座位,小劇場採用獨特的空間設計概念,另有大、小2個舒適的貴賓休息室。劇院從舞台到觀眾席乃至每一個細節的設計,都本着尊重每一位觀眾的理念;清晰、互動的視覺感受和高品質的聽覺效果能給觀眾帶來精緻獨特的藝術享受,打造出人性化的劇院形象。

配套設施

解放軍歌劇院的舞台設施先進,可以分為主舞台、後舞台和左右兩個側舞台,舞台頂高20米,深18米;台口高8米,寬14米。

其中主舞台具有三塊大升降台。同時還具備可容納雙管樂隊的升降樂池。

演出後台共有包括vip化妝間在內的8個化妝間。

舞台音響系統:本劇場擴聲系統達到並超過了《廳堂擴音系統設計聲學特性指標》GYJ25-68中,音樂擴聲系統一級指標要求,能滿足歌劇、舞劇、音樂劇[1]話劇、交響音樂、流行音樂等音樂藝術形式對音樂擴聲和語言擴聲的要求,其設計居國內領先水平。除此之外,劇院擁有的全數字化大型錄音棚,還可對劇院大型舞台演出進行高質量的現場同期錄音。

小劇場的設計理念是國際化的,針對小劇場的表演形式是以演員和觀眾融合為主,同時又兼顧其它活動、展覽功能,在設計上給與了空間以最大的自由。

舞台與觀眾席的位置、大小,都可以根據每次演出活動的不同需要,任意施展想象,它簡潔的構造和可以隨意調整的位置關係,給創作者帶來無限靈感。

無論是走廊、牆面、還是化妝間、休息區看似一個沒有裝飾的地方卻包含着建築設計師獨具匠心的巧妙構思和聲學設計師的精雕細琢。

這是一座崇尚簡潔和自由的藝術空間,是真正意義上的小劇場,而不僅僅是縮小了的大劇場。小劇場的內部休息區經過潛心構思建造了為觀眾服務的休閒水吧,靈活而有趣的運用了小劇場內的空間,凸現了小劇場的時尚氣息。

劇院歷史

解放軍歌劇院位於古代重要的「漕運通道」和經濟命脈——京杭大運河的終點,當年的漕運碼頭為這片水 域留下了豐富的運河景觀和悠久的文化遺存,創造了濃郁的文化氛圍。解放軍歌劇院的前身總政排演場,是新中國成立之初解放軍總部在北京城區內建立的第一個劇場,它伴隨新中國成長已有五十多年輝煌歷史,接待過許多老一輩中共中央領導人。今天的解放軍歌劇院是人民解放軍建立的一所用於豐富北京文化市場,服務於解放軍和大眾文化生活需求的新型劇院。

解放軍歌劇院自2005年4月開業以來,已成功上演過歌劇、音樂劇、芭蕾、交響樂、室內樂、話劇、戲曲等各類大型演出和綜藝晚會,獲得業界的高度評價。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知名人士光臨劇院後,先後給予了肯定,認為解放軍歌劇院是個性獨特的藝術殿堂。

解放軍歌劇院始終以優質的展演環境、完備的劇院功能、先進的劇場設施和貴賓式劇院服務面向社會公眾。高品味高品質的劇院定位和卓越的演出運營團隊幫助解放軍歌劇院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合作者。蜚聲中外的藝術機構、國家領導人和社會各界名流的關注和參與,使這座充滿着古典和時尚雙重氣息的劇院建築正成為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劇院功能

解放軍歌劇院以藝術中心為框架,它以相應配套的現代化的大劇場、具有LOFT風格[2]的小劇場和正在籌建的 高品位的藝術沙龍等搭建了一個複合式的藝術空間,用以承接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如:歌劇、音樂劇、話劇、交響樂、綜藝節目以及展覽、展示、新聞發布會、服裝發布會等)。除服務於各界演藝團體,保證高品位的演出藝術水準之外,解放軍歌劇院還密切關注文化市場動態,滿懷對文化事業的責任心,積極參與策劃各種類型的藝術演出及文化活動,以國際化的管理理念,建立專業團隊,打造系列化的文化產品;並且大力支持富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工作者積極探索新的藝術形式,使劇院具備演出、服務、營銷三大功能,依照新概念下的多功能綜合劇院經營管理模式,打造一個完整意義上的文化藝術中心,發揮在演出市場乃至社會公益上的應有能量。

視頻

解放軍歌劇院 相關視頻

譚紅旭在解放軍歌劇院演唱的《咱老百姓》
玩轉四九城之解放軍歌劇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