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證類本草(醫藥圖書)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31卷。北宋唐慎微約撰於紹聖四年至大觀二年(1097~1108年)。本書系將《嘉祐本草》、《本草圖經》兩書合一,予以擴充調整編成。共載藥1748種。藥物分類大體沿襲《新修本草》舊例,僅將禽獸部細分為人、獸、禽3部。各藥先出《本草圖經》藥圖,次載《嘉祐本草》正文及《本草圖經》解說文字,末附唐慎微續添藥物資料。本書重在匯集前人有關藥物資料,參引經史百家典籍240餘種。所摘陳藏器《本草拾遺》、雷斅《雷公炮炙論》、孟詵《食療本草》、李珣《海藥本草》等古本草條文尤多,彌足珍貴。又輯眾多醫方,各注出處,為宋代本草集大成之作。其資料之富、內容之廣、體例之嚴,對後世本草發展影響深遠,《本草綱目》即以此書為藍本。後世輯佚古本草,率多取材於此。[1]
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頁數:30卷
載藥:1748種
作者:唐慎微
類別:醫史文獻
附方:3000餘首
又名:證類本草
流傳版本
今存《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以《大觀本草》《政和本草》兩類版本為多。
校注、整理
本書成書後未曾刊印。北宋大觀二年(1108)仁和縣尉管句學事艾晟受集賢學士孫覿之命,進行校正,並作適量增補,更名《經史證類大觀本草》(簡稱《大觀本草》)刊行於世。補訂本基本保持《證類本草》編寫體例和收載藥數,僅在各藥條下增入藥論、附方等內容。政和六年(1116年)曹孝忠奉敕校勘此書,更名《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簡稱《政和本草》)。南宋時王繼先等又再次校修《證類本草》,略加增補而成《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紹興本草》)。
作者簡介
唐慎微,宋代著名醫藥學家。字審元。成都華陽人,一說蜀州晉原(今四川崇慶)人,後遷居成都。世業醫,對醫藥造詣頗深。元祐(1086~1094)年間師事李端伯。治病多效,且不論貴賤,不避寒暑風雨,有召必往,或不取診金,只求贈以名方秘錄。經多年廣采博輯,編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三十一卷,目錄一卷。此書為集北宋以前本草學大成之作。尚書左丞蒲宗孟見其所著,欲奏一官,拒而不受。子二人及婿張宗說(字岩老)皆受其傳授,為成都名醫。
書評、序言
重修本草之記
此書世行久矣,諸家因革不同,今取證類本尤善者為窠模,增以寇氏《衍義》,別本中方論有異名者,取其俗稱注之目錄各條下,俾讀者易識。如蚤休雲紫河車,假蘇雲荊芥之類是也。圖像失真者,據所嘗見,皆更寫之。如竹分淡、苦、堇三種,食鹽着古今二法之類是也。字畫謬誤,殊關利害。如升斗、疽疸、上下、千十、未末之類,無慮千數;或證以別本,質以諸書,悉為釐正。疑者闕之,敬俟來哲,仍廣其脊行,以便綴緝,庶歷久不壞。其間致力極意,諸所營制,難以具載,不敢一毫苟簡,與舊本頗異,故目之曰重修。天下賢士夫以舊覽新,自知矣。
泰和甲子下己酉冬日南至晦明軒謹記。
重修證類本草序
自古人俞穴針石之法不大傳,而後世亦鮮有得其妙者,遂專用湯液、丸粒理疾。至於刳腸、剖臆、刮骨、續筋之神奇,以為別術所得,終非神農家事。維聖哲審證以制方,因方而見藥,故方家言盛行,而神農之經不可一朝而舍也。其書大抵源於神農氏。自神農氏而下,名本草者,固非一家。又有所謂唐本、蜀本者,迄於有宋政和間,天子留意生人,乃命宏儒名醫,詮定諸家之說,為之圖繪,使人驗其草木根莖、花實之微,與夫玉石、金土、蟲魚、飛走之狀,以辨其藥之真贗而易知,為之類例,使人別其物產,風氣之殊宜,君、臣、佐、使之異用,甘、辛、咸、苦、酸之異味,溫、涼、寒、熱、緩急、有毒、無毒之不同而易見,其書始大備而加察焉。行於中州者,舊有解人龐氏本,兵煙盪析之餘,所存無幾,故人罕得恣窺。今平陽張君魏卿,惜其浸遂湮墜,乃命工刻梓,實因龐氏本,仍附以寇氏《衍義》,比之舊本益備而加察焉。書成,過余屬為序引,余謂人之所甚重者生也,衛生之資,所甚急者藥也,藥之考訂,使無以乙亂丙,誤用妄投之失者,神農家書也。開卷之際,指掌斯見,政如止水鑒形,洪鐘答響,顧安所逃逐其形聲哉?養老慈幼之家,固當家置一本,況業醫者之流乎?然其論著,自梁·陶隱居,唐、宋以來諸人備矣。余言其贅乎?世固有無用之學,無益之書,余特加張君愛物之周,用心之勤,能為是大有益之書,以暨群生,以圖永久。
酉孟秋望日貽溪麻革信之序
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序
中衛大夫康州防禦使句當龍德宮總轄修建明堂所醫藥提舉入內醫官編類聖濟經提醫學臣曹孝忠奉敕撰
成周六典,列醫師於天官,聚毒藥以共醫事。蓋雖治道緒餘,仁民愛物之意寓焉。聖人有不能後也。國朝闡神農書,康濟斯民,嘉 中,兩命儒臣,圖經、補註、訓義、剖治,亦已詳矣。而重熙累洽,文物滋盛,士之聞見益廣,視前世書,猶可緝熙而賡續者。蜀人唐慎微,近以醫術稱,因本草舊經,衍以證類、醫方之外,旁摭經史至仙經、道書,下逮百家之說,兼收並錄,其義明,其理博,覽之者,可以洞達。臣因侍燕間,親奉玉音,以謂此書,實可垂濟。乃詔節使臣楊戩總工刊寫,繼又命臣校正而潤色之。臣仰唯聖當天,慈仁在宥,誕振三墳,躋民壽域,肇設學校,俾革俗弊;復詔天下進以奇方善術,將為《聖濟經》,以幸天下萬世。臣以匪才,叨列是職,兢臨淵谷。而證類本草誠為治病之總括,又得以厘而正之,榮幸深矣。謹奉明詔,欽帥官聯,朝夕講究,刪繁緝紊,務底厥理。諸有援引誤謬,則斷以經傳;字畫鄙俚,則正以字說;余或訛戾餚互繕錄之不當者,又復隨筆刊正,無慮數千;遂完然為成書,凡六十餘萬言,請目以《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雲。
政和六年九月一日 中衛大夫、康州防禦使、句當龍德宮總轄、修建明堂所醫藥提舉、入內醫官編類聖濟經提舉、太醫學臣曹孝忠謹序
內容簡介
唐氏鑑於《嘉佑本草》、《本草圖經》問世以後,「而世之醫師方家,田父里嫗,猶時有以單方異品,效見奇捷,而前書不載,世未知者。」所以他除了系統地集錄自《神農本草經》以下唐宋各家醫藥名著外,還收輯「經史傳記」、「佛書道藏」等書中有關藥物的資料,編為30卷,載藥1748種,附方3000餘首,有圖和炮製方法。因此,本書可稱是集宋以前本草學之大成。在明代《本草綱目》問世之前500多年時間,一直是研究本草學的重要文獻。它取材廣泛,故後世有許多已經失傳或散佚的古書,可從其引文中略窺梗概。所以李時珍對它的評價是:「使諸家本草及各藥單方,垂之千古,不致淪沒者,皆其功也。」它不但具有很高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而且還具有很大的文獻價值。
本書在宋《嘉祐本草》基礎上予以擴充、調整,併入《本草圖經》而成。前兩卷為序例,卷一增「雷公炮炙論序」,卷二諸病通用藥部分增補若干藥名與病名;後二十九卷載藥一千七百四十八種,分玉石、草、木、人、獸、禽、蟲魚、果、米谷、菜等部,以及有名未用、《本經》和《圖經》外藥等。每藥首列藥圖,次為《嘉祐本草》文,再次為《圖經》文,最後為增補內容,冠以墨蓋子以示區別,主要為「雷公曰」、附方等。本書資料豐富,除引錄《嘉祐本草》、《本草圖經》全部內容外,又搜羅了本草、方書、經史、傳記、地誌、詩賦、佛書、道藏等二百四十三種書籍中有關藥物資料,保存了大量現已散佚的文獻內容,增添《嘉祐本草》未收藥物四百七十餘種,其中包括歷代本草所載而被遺漏者及本書增添的八種。在闡述藥名、藥性、功能、主治、形態、採收等內容以外,進一步闡明藥物歸經理論;補入二百八十多種藥物的炮製方法;收載附方三千餘首、方論一千餘條,突出了以方證藥;另將藥圖收入,圖文並茂,有按圖索驥之便。在編寫過程中體例嚴謹,分類系統,藥物內容層次分明,先後有序;又創用墨蓋子作為增補內容標記,採用大字標出處、小字寫注文或用文字說明等法,清晰地展現了歷代本草發展脈絡。
本書在宋代曾幾次修訂,在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經醫官文晟等重修之後,被作為官定本而刊行,遂改名為《經史證類大觀本草》。至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又經醫官曹孝忠重加校訂,再次改名為《政和新修證類備用本草》。紹興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又作校定,名為《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後於淳佑九年(公元l09年),有平陽張存惠將寇宗爽的《本草衍義》隨文散人書中,作為增訂,因又改名為《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2]
歷史傳承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稿完成於1082年,最後定稿時間約在1098年。
《證類本草》是在掌禹錫《嘉佑本草》和蘇頌《本草圖經》基礎上,收集民間驗方,各家醫藥名著以及經史傳記、佛書道藏中的有關本草學記載,整理編著而成的。全書共31卷。第1、2卷為序例,以後各卷,將藥物分為玉石、草、木、人、獸、禽、蟲魚、果、米谷、菜(以上又各分為上、中、下三品),有名未用、圖經外草類、圖經外木蔓類,凡13類,敘述藥物別名、藥性、主治、產地、採集、炮炙、辨析、附方等。本書內容豐富,收載藥物1748種,其中增加藥物660種,有藥圖294幅,分類較有系統,論述也較周詳。書中引述了大量文獻資料,據統計,共引經史方書240餘家,一些重要本草著作如《開寶本草》、《日華子本草》、《嘉佑本草》等早已散佚,其內容幸賴《證類本草》保存下來,這是唐慎微的一大功績。本書增加方論1000餘條,各藥之後共附古今單方3000餘首。總之,《證類本草》對宋以前的本草學成就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在《本草綱目》問世之前流行500餘年,一直是本草學研究的範本,在本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3]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是集北宋以前本草學之大成的本草學著作,代表了宋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該書雖為民間醫家個人著作,但由於它的高水平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流傳甫始,就引起朝野各方面的重視,宋政府後據依校刊增訂為《大觀本草》、《政和本草》、《紹興本草》等作為國家藥典頒行全國。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歷代刊本中,有將書名「備急」改作「備用」者,但其內容並無差異。將寇宗奭《本草衍義》中的藥物內容逐條鄧以合編,改稱《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此後各種《政和本草》刊本都是該本的復刻。明代萬曆年間,開始出現《大觀本草》與《本草衍義》合編的刊本,稱為《重刊經史證類大全本草》。
現今存《政和本草》主要版本有:蒙古定宗四年(1249)平陽張存惠晦明軒刊本,明成化四年(1468)原傑氏刊本,明萬曆九年(1582)富春堂刊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縮印本,196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原大線裝本。
現存《大觀本草》主要版本有:元大德六年(1302)崇文書院刊本,明嘉靖間刊本,明萬曆五年(1577)陳瑛刊本,日安永四年(1755)望草玄刻本。
現存《重刊經史證類大全本草》主要版本有:明萬曆五年(1577)宣郡王大獻尚義堂刊本,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籍山書院重刊王大獻本,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山西官刻本。
《紹興本草》在國內早已失傳,但很早就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現有若干種手抄本尚存。[4]
影響評價
本書原為個人編撰,以其所具特色為官方賞識,故組織人員修訂,成為地方官刊《大觀本草》,繼又編訂成《政和本草》、《紹興本草》,以朝廷名義刊行,之後又派生出《重修政和本草》、《新編證類圖注本草》。本書不僅流傳至日本、朝鮮,而且影響及於元、明兩代,在《本草綱目》問世之前近五百年間一直為研究本草學之範本,占有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在本草發展史上實屬罕見。《本草綱目》給予本書高度評價:「使諸家本草及各藥單方垂之千古,不致淪沒,皆其功也。」[5]
在線閱讀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此條目需要更多頁面分類。請協助為此條目補上適當的頁面分類。參見頁面分類入門。(2019年8月27日) |
- ↑ 唐慎微與《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搜狐 善本古籍 2019-07-13 20:00]
- ↑ 唐慎微與《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搜狐 善本古籍 2019-07-13 20:00]
- ↑ 證類本草-【宋】唐慎微-免費電子書-在線閱讀-網易雲閱讀
- ↑ 唐慎微與《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搜狐 善本古籍 2019-07-13 20:00]
- ↑ 唐慎微與《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搜狐 善本古籍 2019-07-13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