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諸暨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諸暨縣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屬浙江省中北部,北鄰杭州,東接紹興,南臨義烏。諸暨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越國故地、西施故里,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設諸暨縣,屬會稽郡。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昔有錢塘名區之繁盛。中國百強縣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強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強市。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第7位,是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

諸暨市在2013福布斯中國最富有的10個縣級市排名第2位。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是中國大陸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區域面積2311平方公里,下轄5個街道、17個鎮和1個鄉,常住人口在115萬左右,是浙江省城鄉體系規劃和新型城市化"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環杭州灣城市群大城市培育對象。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超5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達到61.3%。[1]

歷史沿革

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設諸暨縣,屬會稽郡。遠在新石器時期,境內的次塢、東白湖、陳宅、璜山和浣東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後在境內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

1989年9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諸暨縣,設立諸暨市。

改革開放給暨陽大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農村第一步經濟改革的成功,到「四個輪子」一起轉,到工業立市,到抓塊狀經濟升級、抓大企業大集團培植,到創新創業、富民惠民、建設和諧新諸暨,處處彰顯諸暨市(縣)委政府與時俱進、科學施政的軌跡。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諸暨綜合實力快速提升,城鄉面貌滄桑巨變,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一個日新月異的杭州灣新興中等城市展示在歷史的版圖上。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6月,諸暨市轄5個街道,17個鎮和1個鄉:暨陽街道、浣東街道、陶朱街道、大唐街道、暨南街道、應店街鎮次塢鎮店口鎮姚江鎮山下湖鎮楓橋鎮趙家鎮馬劍鎮五泄鎮牌頭鎮同山鎮安華鎮璜山鎮陳宅鎮浬浦鎮嶺北鎮東白湖鎮;東和鄉。[2]

自然地理

諸暨位於浙江省中部,與紹興、杭州蕭山區,嵊州,義烏、東陽,浦江等7個縣市區接壤,總面積2318平方公里(全省第8位),轄28個鎮鄉(街道),106萬人口(全省第7位)。諸暨城市建成區面積達32.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達到56.4%,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諸暨成功創建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省示範文明城市,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順利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的考核驗收。諸暨交通便利,浙贛鐵路、杭金公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諸暨地形以丘陵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1989年9月撤縣設市。諸暨歷來俊賢咸集,人才輩出,古代有西施、王冕、楊維楨、陳洪綬、良價等名人,現代有俞秀松、張秋人、宣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當代有趙忠堯、金善寶、毛漢禮等著名科學家。

諸暨民營經濟發達,塊狀特色明顯,共有工商登記註冊的個體工商企業10萬餘家,形成了15大重點塊狀產業,其中五金管業、襪業、織布業年產值超過200億元。2019年實現生產總值1312.36億元,增長7.5%;財政總收入142.03億元,增長3.1%;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7600元、39400元,增長8.0%和9.4%。居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14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16位,全面小康指數排名居全國縣級市第12位[4]。入選「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被評為「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縣市」,成為「中國香榧之都」。

諸暨先後被命名為「中國珍珠之鄉」、「中國襪業之鄉」、「中國無公害茶葉之鄉」、「中國名品襯衫之」、「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藝術之」和「浙江省建築之都」。諸暨2013福布斯中國最富十大縣級市。

位置

諸暨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錢塘江流域中段,介於東經119°53′~120°32′,北緯29°21′~29°59′之間。北鄰杭州,東接紹興,南界義烏--金華,區域面積2311平方公里,下轄3個街道、24個鎮鄉,常住人口在150萬左右。

地形地貌

全境處於浙東南、浙西北丘陵山區兩大地貌單元的交接地帶,由東部會稽山低山丘陵、西部龍門山低山丘陵、中部浦陽江河谷盆地和北部河網平原組成。四周群山環抱,地勢由南向北漸次傾斜,形成北向開口通道式斷陷盆地。境內東、西部為低山丘陵,富有林木、礦藏。東部會稽山脈,主峰東白山太白尖海拔1194.6米,為境內最高峰;西部龍門山脈,主峰三界尖海拔1015.2米,為境西部最高峰。中部為河谷盆地,多沃土良田,北部為河網平原,水資源充沛。浦陽江縱貫南北,境內幹流長67.6公里,東西8條支流呈葉脈形展開。[3]

經濟發展

綜合實力持續增強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810.7億元,同比增長10.1%;財政總收入92.6億元,增長15.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6億元,增長15%;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11.1億元,增長2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1.2億元,增長17.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5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9107元,增長11.9%和12%。

2014年,生產總值980.48億元,財政總收入109.54億元,綜合實力位居浙江省十強。

201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27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13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2億元。

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實施「五個十大」項目龍頭示範工程,舉辦百隻工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新上千萬元產業項目600個,引進總部經濟和回歸經濟項目77個,完成政府性投資136.1億元、工業性投資235.2億元、商貿服務業投資110.8億元、農業投資10.9億元。統籌安排9億元政策資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集聚區一期項目落地、二期啟動建設,店口解放湖高新園區框架拉開,牌頭環保產業園成為省首個環保產業示範園區。新興產業投資、產值分別占工業的37.3%和27.2%,成為省首批工業強市建設試點縣市。商貿城、影視城、大學城等「六城」同建,西施故里文化游、五泄山水游等「六游」同推,城市夜經濟、電子商務逐漸興起,服務業比重提高到38.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農業「兩區」建設成效顯著,新增設施農業2.3萬畝。建築業產值超1200億元,房地產業穩步發展。有序實施熔鑄、電鍍、磚瓦行業專項整治,通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覆核檢查。推進品牌大市和質量強市建設,實現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八連冠。

城鄉面貌日趨改善

編制大城市規劃和城東新城發展規劃,順利平穩完成城東新城80萬平方米房屋徵收,市民公園開園,人防檔案館建成使用,諸暨大劇院、規劃科技館和一批企業總部大樓穩步推進。城西新城配套進一步完善,汽車城初具規模,公交西站建成運行,新亭埠碼頭啟動建設。舊城改造進展順利,絹紡廠區完成拆遷,路網建設、街景立面改造、「一江兩岸」亮化有序實施。新增公共停車位7088個,拆除違法建設5萬平方米,「五亂」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智慧安居」逐步實施,被列為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新人民醫院、新浣紗初中和城東、城西幼兒園建成啟用,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浙江諸暨技師學院呈現整體形象。城市三環線東南段啟動建設、西北段抓緊報批,03省道東複線主線基本貫通。永寧湖工程完成移民動遷。第二污水處理廠和一批環保工程加快建設,西氣東輸二線和甬紹金衢成品油管道建成投用。店口小城市、中心鎮和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東白湖、香榧森林公園美麗鄉村景觀區基本建成,城鄉統籌步伐進一步加快。

民生事業穩步發展

全年財政民生支出42.2億元,增長20.4%,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5.7%。自來水進村入戶三年行動計劃、保障房建設、村村建郵站等十方面便民惠民實事圓滿完成。成功舉辦第五屆西施文化節、第八屆珍珠節、第八屆市運會和第六屆全民健身節。「我們的文化」系列活動深受歡迎,「我們的價值觀」等文明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全面啟用數字電視。平穩實施「陽光招生」改革、公立醫院改革和基本藥物制度。完成新農合與社保並軌,引進高層次人才245名。認捐第三期慈善冠名基金14.6億元,落實殯葬惠民政策。開展食品藥品大整治,成為省級藥品安全示範市。實施打防控綜合治理,切實抓好安全生產,積極化解信訪矛盾,社會保持和諧穩定。[4]

自然氣候

氣候

市境地處浙中內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較多,光照充足,年溫差大於同緯度鄰縣,小氣候差距顯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氣候特徵。氣溫年平均為16.3℃,常年平均降水量約1373.6毫米,降水日年均約158.3天,相對濕度約82%,日照年均約1887.6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5%。

土地資源

境內土壤有88個土種,以丘陵山地紅壤和河谷平原水稻土為主。

植物資源

境內植被屬浙皖山區青岡苦儲林培栽植被區、天目山古田丘陵山地植被片。

礦產資源

境內礦藏資源豐富,主要礦種有30餘個。金、銀、鉛、鋅、銅、鈾、鉬、螢石、大理石等,多分布於南部,石煤、石灰石、錳、磷、鉀等多分布於西北部,高嶺土、石墨、地開石、白雲石、黃沙等分布境內各處。有石煤、石灰石礦帶各6條,黃金礦帶3條,為浙江省有色金屬及建材礦產主要產地。

旅遊景區

五泄風景區

在諸暨市西30公里群山之中。所謂「泄」,就是瀑布之意。

瀑從五泄山巔的崇崖峻壁間飛流而下,折為五級,總稱「五泄溪」。五泄風景區位於諸暨市郊西北約20公里處,素有「小雁盪」之稱。離杭州僅80公里,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五泄有碧波蕩漾,水天一色的五泄湖,四季如春的桃源,飛瀑撼人的東源和幽雅深邃的西源等四大景區。五泄,即為五個瀑布,這邊的人稱瀑布為泄。

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旅遊區依浣紗江逶迤排開,綿延數里,蔚為壯觀。

中國歷代名媛館、范蠡祠、民俗館、鄭氏宗祠、購物一條街等等在此次第而列,而沉魚落雁、東施效顰等典故,也將在景區內找到實物,可供遊客體驗;休閒茶樓、品牌咖啡、特色小食等正在紛紛入駐,遊艇等項目也在引進當中。

西施故里旅遊區是紹興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五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目標以西施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將本區域建設成為一處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內涵豐富、遊覽設施健全、經濟效益良好、具有時代活力的風景遊覽勝地。

西施殿

西施殿在諸暨市城南苧蘿山下,浣紗江畔。為紀念越女西施而建。西施、姓施、名夷光,自幼承母親浣紗之業,所以,又稱浣紗女。西施獻於吳王,吳王從此沉湎於酒色,越國卻上下一心,勵精圖治。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打敗吳國,後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苧蘿山下修建了西施殿。明代,西施殿已具相當規模。現在的西施殿於1990年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台、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組成。

范蠡祠

范蠡祠主要以范蠡軍事政治才能和商業才能及生平業績為主要展示內容、以其它相關人文故事為襯托。全部建築由范蠡祠及財神廟、魁星閣、三星廟(暫用名)等相關建築組成,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60平方米,正殿內塑高3.5米范蠡全身銅像一座,銅像背後牆面用木條仿竹簡形式,再現《史記》中記載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所有立柱均鑲嵌楹聯。殿外左右兩側建長廊兩條,陳列與范蠡生平業績相關的詩碑,並以彩繪壁畫等形式,生動介紹范蠡卓越的軍事、政治和經商才能。其它輔建築依相應位置而建,錯落有致,相關塑像如:比干、趙公明、關公及福、祿、壽三星均以民間傳說的形象為依據,或坐或立,神態各異。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銅像外,其餘均採取民間傳統的貼金彩繪相結合的形式。

東白湖生態旅遊區

東白湖生態旅遊區由東白湖、東白山、西岩瀑布、斯氏古民建築群等景點組成,山水秀美,風光旖旎,尤以斯氏古民建築群聞名於世,建於清嘉慶年間,整個建築群以14個單體建築組成,最大達12500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以建築恢宏,構思巧妙,三雕(木雕、石雕、磚雕)精湛而聞名,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斗岩風景區

斗岩風景區為浣江-五泄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徵,自然風光以奇峰險岩、怪石幽洞、茂林清泉著稱,有斗岩大佛、千佛山、金井龍潭、白雲禪院、西黃岩等景點。

湯江岩景區

湯江岩景區是浣江-五泄風景名勝區的重要景點,是中國青少戶外拓展運動基地,景區三面青山一面湖,由湯江岩、虎洞山、靈屏寺、五指山、安華湖等主要景點構成,有着「岩高百丈,奇險歷落,無山不崖、無崖不石,無石不洞,無洞不穿」的美妙。

旅遊指南

最佳旅遊時間

夏秋之際最佳。此時氣候溫和濕潤,境內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美食

諸暨的餐廳美食都和西施搭上點邊,有西施團圓餅、西施豆腐、西施舌、西施故里鮮蝦餅等等。西施團圓餅諸暨五洩江畔的鄉村中,多少年來一直流傳着一種很有特色的美味點心——西施團圓餅。它以純正精細的麵粉或蕎麥粉作皮子,用山地土產香脆蘿蔔、青蔥、香椒與鮮豬肉拌和為餡,手工包制而成的一種扁圓餅子。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爽而不膩,辣而不重,又香又鮮,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購物

諸暨的特產有板栗、香榧、珍珠、茶葉、銀杏。專業市場有華東國際珠寶城(諸暨珍珠市場),位於諸暨市山下湖鎮中心。此外,諸暨市大唐鎮是馳名中外的中國襪業之鄉。

交通

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40公里,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300公里,且均有高速公路直達。

諸暨汽車站有通往上海、紹興、杭州等地的長途車,諸暨與紹興汽車西站每隔15分鐘對開一班中巴,其中直達快客票價19元。諸暨與杭州汽車東站之間每天有快客對開。

市區交通

57里旅遊專線車經火車站往返於西施故里與五洩,距離18公里,15分鐘一班,6.5元/人。

58路旅遊專線往返於火車站與牌頭鎮,途徑斗岩,15分鐘一班,6元/人。

1路、113路車經火車站通達西施故里。

市區的士起步價:8元/3公里。

歷史文化

歷史

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設諸暨縣,屬會稽郡。遠在新石器時期,境內的次塢、東白湖、陳宅、璜山和浣東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後在境內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

春秋時,越國先後建都於境內埠中、大部、色乘等地,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吳越之爭中,越王勾踐曾以境內勾乘山為休養生息、圖謀復國之所。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縣,屬會稽郡,歷代未廢,是浙江省最古老的縣(市)之一,是中國于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西漢時,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東漢建武初,復原名。東漢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分部分地入豐安、漢寧二縣。三國吳時,改漢寧為吳寧。  

西晉屬會稽郡。東晉屬會稽國。南朝復屬會稽郡。  

隋文帝開皇中,屬吳州。九年(公元589年),吳寧縣廢,原諸暨地復歸諸暨。大業中,仍屬會稽郡。

唐時,屬會稽郡及越州。高宗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劃諸暨、會稽部分地置永興縣。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復分諸暨縣之吳寧故地入東陽縣。光啟三年(公元887年),諸暨改稱暨陽。五代屬吳越國越州東府。吳越王天寶三年(公元910年),復名諸暨。宋初,屬兩浙東路越州。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屬紹興府。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分東北10鄉置義安縣,治今楓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廢義安,其地復入諸暨。元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紹興路。成宗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升為諸暨州。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改名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為縣,仍復舊名。明、清時,均屬紹興府。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府,直屬浙江省。民國3年省下設道,諸暨屬會稽道。16年廢道,直屬浙江省。民國24年9月至37年4月,屬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區;37年4月至38年,屬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6日諸暨解放,至6月22日,諸暨屬中共蕭紹諸杭臨時委員會管轄。6月13日~11月16日,歸第十專署管轄。其後,諸暨屬紹興專區。1952年1月,紹興專區撤銷,直屬浙江省。1953年2月,劃歸金華專區。1957年9月,劃歸寧波專區。1964年9月,復屬紹興專區。1968年5月,屬紹興地區。1983年7月起,屬紹興市。198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諸暨縣,設立諸暨市,由紹興市代管。

文化

諸暨人才輩出,古有雄才大略的允常、勾踐,絕代佳人西施、鄭旦,佛教曹洞宗鼻祖良價,梅竹宗師王冕,文壇奇才楊維楨,畫苑巨擘陳洪綬;今有趙忠堯、金善寶、斯行健等一批科技英才。諸暨文物古蹟眾多,到目前為止,共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36處,其中省級以上保護單位4處,新建的諸暨博物館的內存文物,為諸暨悠久歷史的縮影。[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