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諾敏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諾敏鎮,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下轄鎮,是國家大型二檔森工企業畢拉河林業局駐地,地處鄂倫春自治旗南部,東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臥羅河鄉塔溫敖包鄉接壤,東南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庫如奇鄉毗鄰,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杜拉爾鄂溫克民族鄉隔河相望,西與阿榮旗查巴奇鄂溫克民族鄉、牙克石市博克圖鎮、烏爾其漢鎮相連,北與鄂倫春自治旗克一河、托扎敏鄉宜里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7825平方千米。[1]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成立諾敏努圖克;1986年9月,諾敏鄉改諾敏鎮。

截至2018年末,諾敏鎮戶籍人口有18133人。截至2020年6月,諾敏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2011年,諾敏鎮財政總收入617.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50元。

2018年,諾敏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6個。

中文名: 諾敏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

地理位置:鄂倫春自治旗南部

面 積: 7825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旗原社區

電話區號: 0470

郵政區碼: 165474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氣候

車牌代碼: 蒙E

人 口: 18133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成立諾敏努圖克。

1951年4月7日,設立鄂倫春旗,旗政府駐地小二溝(今諾敏鎮)。

1958年,鄂倫春自治旗政府駐地由小二溝(今諾敏鎮)遷至阿里河鎮。

1958年8月,建立人民公社,並改名為諾敏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68年4月,改為諾敏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4月,恢復為諾敏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改諾敏鄉。

1986年9月,諾敏鄉改鎮。

1998年,析北部部分區域置溫庫圖鄉。

2001年,溫庫圖鄉併入。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諾敏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旗原,獵民、團結、護林、馬克拉、額爾肯、勝利、吉克騰迪、蘭巴、臥羅迪、煙囪、海爾堤、江北、小二溝一、小二溝二、小二溝三、小二溝四;下設5個居民小組、5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諾敏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旗原社區,獵民村、團結村、護林村、馬克拉村、額爾肯村、勝利村、吉格騰迪村、蘭巴庫村、臥羅迪村、煙囪石村、海爾堤村、江北村、勝洪村、洪生村、中興村、東新發村,鎮人民政府駐旗原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諾敏鎮地處鄂倫春自治旗南部,東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臥羅河鄉、塔溫敖包鄉接壤,東南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庫如奇鄉毗鄰,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杜拉爾鄂溫克民族鄉隔河相望,西與阿榮旗查巴奇鄂溫克民族鄉、牙克石市博克圖鎮、烏爾其漢鎮相連,北與鄂倫春自治旗克一河、托扎敏鄉、宜里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78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諾敏鎮地處大興安嶺與松嫩平原的緩衝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分為山脈、丘陵、河谷平原三部分。主要山脈有四方山、珠德利山等,境內最高峰四方山,海拔934米。

氣候

諾敏鎮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春季乾旱多風,日照充足;夏季較短溫涼,多雨;秋季氣溫多變,霜期早;冬季漫長寒冷。多年平均氣溫-3.5℃,1月平均氣溫-25.3℃,極端最低氣溫-44.4℃(1990年1月25日);7月平均氣溫21.8℃,極端最高氣溫39.4℃(2001年6月25日)。平均氣溫年較差47.1℃,最大日較差26.3℃。生長期平均107天,無霜期年平均108天,最長達115天,最短為9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210小時。0℃以上持續期186天(一般為10月17日至次年4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512.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76天,最多達106天(2005年),最少為70天(2007年)。極端年最大雨量999.9毫米(199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289.1毫米(200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水文

諾敏鎮境內河道屬黑龍江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諾敏河,從東北至南流經境內,長35千米,流域面積1676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3.5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畢拉河,扎溫河等。

自然災害

諾敏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水、冰雹、霜凍等,最嚴重的水災發生在1998年8月,農田受災13.403萬畝,房屋倒塌227間,損壞246間,沖走牛、羊、豬458頭。

自然資源

諾敏鎮境內其他自然資源有木耳、猴頭等野生菌;有藍莓、都柿、山丁子等野果;有150多種藥材;有蕨菜、柳蒿芽等山野菜;有金蓮花、刺枚果等可飲用的茶飲品。野生動物有狍子、野豬等;有細鱗、狗魚等十幾種淡水魚。

人口

2011年末,諾敏鎮總人口18911人。另有流動人口559人。總人口中,男性9893人,占52.31%;女性9018人,占47.69%;14歲以下3440人,占18.2%;15—64歲13750人,占72.7%;65歲以上1721人,占9.1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4693人,占77.7%;有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滿、回、朝鮮等9個少數民族,共4218人,占22.3%。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達斡爾、蒙古2個民族,其中達翰爾族1406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33%;蒙古族1072人,占25%。2011年,人口出生率11.05‰,人口死亡率11.42‰,人口自然增長率-0.3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人。

2017年末,諾敏鎮常住人口為15540人。

截至2018年末,諾敏鎮戶籍人口有18133人。

經濟

綜述

2005年末,諾敏鎮財政收入104.4萬元;招商引資實際完成10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350元;獵民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純收入達3630.70元。

2011年,諾敏鎮財政總收入617.7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45.03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70.5萬元,增值稅24.6萬元,企業所得稅29.89萬元,個人所得稅6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50元。

2018年,諾敏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6個。

農業

2005年,諾敏鎮糧食產量3.76萬噸;牲畜總數達11.1萬頭(只)。

2011年,諾敏鎮有耕地面積54.17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2700畝,林地面積41.7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6022萬元。2011年,生產糧食9.92萬噸,其中水稻0.5萬噸,小麥2.4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65萬頭,年末存欄7648頭;羊飼養量6.4萬隻,年末存欄4.1萬隻;牛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0.9萬頭;家禽飼養量1.1萬羽,上市家禽0.8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8.1噸,其中豬肉10.5噸,牛肉7.4噸,羊肉9.6噸;禽蛋0.6噸,鮮奶1.4噸;畜牧總產值105萬元。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95萬畝,其中防護林0.42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33300株。

工業

2005年,諾敏鎮工業增加值205萬元。

商業

2011年,諾敏鎮商品銷售總額達661萬元,比上年增長10%。

金融業

2011年,諾敏鎮各類存款餘額10.8億元,比上年增加2604萬元。財產險保費收入88萬元,比上年增長110%;人身險保費收入21.15萬元,比上年增長8.27%。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諾敏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506人,專任教師51人;小學3所,在校生902人,專任教師17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84人,專任教師7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諾敏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44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16.2平方米,藏書1669冊。文化行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10人。2011年末,數字電視用戶1124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7.5%。

郵電

2005年,諾敏鎮有郵政支局1所,電信支局1所,中國移動通訊公司營業所2所,中國聯通公司營業所1個。新建程控交換中心網點1個,新建移動通訊塔3個,聯通通訊塔1個,各村都開通了電話,移動電話普及率達30%以上。

2011年末,諾敏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長度15千米,投遞點56個。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5個;固定電話用0.15萬戶比上年增加15%;移動電話用戶0.26萬戶,比上年增加10%,移動電話普及率20%。

視頻

2012年諾敏鎮篝火晚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