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讀徐志摩的詩有感(野渡無人舟自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讀徐志摩的詩有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讀徐志摩的詩有感》中國當代作家野渡無人舟自橫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讀徐志摩的詩有感

詩,茫茫大海……

渾宏,莽莽蒼蒼,波浪滔天;或寧靜,碧波萬頃,如錦如緞;或艷麗,紅日噴薄而出,霞光閃爍;或淡雅清風徐徐而來,輕拂水面……

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風格;不同的讀者,又有不同的愛好。有人喜歡李白,有人喜歡杜甫,有人喜歡蘇東坡,還有人喜歡李清照。我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對詩歌同樣也有自己的愛好。我喜歡徐志摩的詩,因為他的詩中帶有一種靈氣,一種灑脫,飄逸之感。這裡舉一首《山中》為例。

詩的抒情主人公由庭院月影,想到山中戀人,並想立刻去和她見面,相思之情,實為熱切;然路遠山遙,況且夜深,無由會晤,於是奇想生於相思,要化為一陣清風,直赴山中;但又怕驚擾了她的安眠,那就吹落一根松針吧,輕輕地,悄悄地掉在地的窗前,其體貼之微,又無過於斯。山中月色,青松臨風,輕俏飄逸,是典型的徐志摩詩歌意境,然而所含蓄的感情卻又是如此溫柔深切

再比如一首《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一位日本女郎道別時的神態口吻,對詩人來說,僅是一剎那間的感受;仿佛妙手偶得,詩人用一行詩就構想出一幅淡雅秀媚的清水芙蓉圖,把這剎那的感受永遠地固定下來,是畫意也是詩情。它的音韻,契合意境,更盡迴旋婉轉之妙。全詩冋式較長,如「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念起來從容舒緩,稍含感慨,自然流露出惜別依依的情緒。而每一行詩內,連聲調也都作了精心的布置:「最是那」——「溫柔」——「不勝」——「嬌羞」「珍重」,「蜜甜」——「憂愁」,都是仄起平收,關聯呼應,念起來聲高聲低,錯落有致,抑揚頓挫間,生迴旋往復的旋律,表達出那種「憂愁」滲入了「蜜甜」的細膩微妙的感情。最後一聲「沙揚娜拉」,不止是女郎當時的鶯聲燕語,還是詩人此刻內心依戀的嘆息,讀者便可作無窮的回味。徐志摩的詩,大都這樣朗朗上口,飄逸灑脫

[1]

作者簡介

野渡無人舟自橫,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