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談虎色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談虎色變,原意是說被虎咬過的人才真知虎的厲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情緒就非常緊張。[1]


出處 

宋·程灝、程頤 《二程遺書》卷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若虎能傷人,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嘗真知。真知須如田夫乃是。"

(譯文)從前一個曾被老虎咬傷的農夫深知老虎的厲害,一次他聽說老虎在外地咬傷了人,周圍的人聽了十分吃驚,而他則驚慌失色。

成語典故 

北宋時,有兩位非常著名的理學家,他們是兄弟二人,哥哥叫程顥、弟弟叫程頤。程頤,字正叔,18歲時上書皇上,議論天下大事。當時,有許多大臣舉薦他做官,都被他婉言謝絕。最後,朝廷任命他為秘書省的校書郎。他實在不能推,只好上任。不久又升任崇政殿說書,這是專門為皇帝講解經、史的職務。程頤平生誨人不倦,培養了許多著名學者。程顥和程頤一生留下了豐富著述,這些都被後人收入《二程全書》,他們的學說則被後人稱之為"理學";南宋時朱熹的學說被稱為"道學",由於兩家有共同的思想淵源,都是闡發、弘揚孔孟的儒家學說,於是在習慣上,人們便將他們兩家的學說通稱為"程朱理學"。程顥、程頤兄弟二人雖然平生致力於"格物致知",也就是研究事物原理的大學問,但他們一時一刻也不忽視實踐。

程頤在談到實踐出真知這一問題時,曾講過一個非常生動的故事:"老虎能傷人,這是就連3尺高的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人們聚在一起談話時經常說到虎,卻沒有誰覺得害怕。""有一位田夫曾經被老虎咬傷過,只要聽到有人說到老虎,他就會被嚇得大驚失色(聞談虎而色變)。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這位田夫真正體驗過老虎的厲害和被老虎傷害時的危險程度。"

說到這裡,程頤又將故事引申說:"作學問,無非講的是治國安民,利國利民的道理,但如果一味地高高在上,而不深入實際去體察民情,無論如何也治理不好國家。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但真正做起來卻不那麼容易!"程頤的學說進一步奠定了宋儒實踐出真知的理論,對後人有着十分積極的影響,是我國傳統文化非常寶貴的一部分。

視頻

談虎色變


參考文獻

  1. 中華成語故事大全 雄踞天下 2010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