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肝吸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貓肝吸蟲(學名:Opisthorchis felineus)是一種吸蟲綱寄生蟲,可寄生在哺乳類動物的膽管和膽囊,以膽汁為食,可造成肝、膽病變。
本物種於1884年首次由Sebastiano Rivolta在北義大利的貓肝發現。1891年,俄羅斯寄生蟲學家Konstantin Nikolaevich Vinogradov [1]首度於人體發現,但當時未知乃同一物種,所以被命名為「西伯利亞肝吸蟲」。
1931年,德國漢堡蠕蟲學|蠕蟲學專家漢斯·福格爾 (科學家)在期刊發表表物種的完整生活史[2]。
分佈
全球約有1700萬人到感染,主要分布在環地中海地區的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北馬其頓、希臘和土耳其,中歐的德國、瑞士和波蘭,以及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
形態
成蟲尺寸介於長7至12毫米、寬2至3毫米的範圍,體型狹長而扁平,蟲體一端具有口吸盤,其腸管自此延蟲體兩側分叉延伸至尾端,在前端約五分之一界線處,另有一個與口吸盤約略等大的腹吸盤。此外泰國肝吸蟲雌雄同體,兩顆睪丸呈現深裂的分葉狀,分布在口吸盤的另一端,約是蟲體後端五分之一的區域,卵巢則位於中後段三分之一線上,子宮則在中段盤繞,分布在全長第一至第三個五等分線之間,兩旁可見網點狀的卵黃腺。
生活史
貓肝吸蟲的生活史與中華肝吸蟲和泰國肝吸蟲極為類似,以淡水螺為其第一中間宿主:蟲卵必須在其中孵化。然後經過四個發育階段後離開螺體,並尋找鯉科的淡水魚作為第二中間宿主,在魚鱗、皮膚、肌肉組織發育後,透過其他動物生吃、未完全熟食這些魚,幼蟲可在食用者體內脫去外囊,經過四週發育成蟲,可在宿主體內活上40年之久,每日約產下1000至2500顆卵,可隨膽汁一同進入消化道,最後隨糞便排出,是診斷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 ↑ Ageev, A. K. Konstantin Nikolaevich Vinogradov (on the 125th anniversary of his birth). Arkhiv patologii. 1972, 34 (10): 85–9. PMID 4573523.
- ↑ [1] Bernhard Nocht Institute for Tropic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