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支農資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財政支農資金 | |
---|---|
財政支農資金,是指國家財政用於發展農業的支出。包括國家對農墾、農 (牧) 業、林業、農機站,水產、氣象等企事業單位和國家興辦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基本建設投資,農林企業流動資金,農林水利氣象事業費,支援農村集體 (戶) 的各項生產支出等。
財政支農資金來源渠道既有國家預算資金,又有地方預算外資金。從體制上看包括直接支援和間接支援兩種。前者即國家直接用於支援農村集體或家庭的各項生產支出;後者如國家財政對農村水利等企業、事業單位的各項撥款。[1]
目錄
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
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農村各項事業發展。2004年以來,圍繞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從促進農民增加收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一系列強農惠農的財政政策陸續實施。這些財政政策總體上可分為兩類,即以"少取"為特徵的稅收政策和以"多予"為特徵的支出政策。其中,以"四減免"為主的稅收政策成功地實現了全面取消農業稅、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目標,以"四補貼"為主的支出政策則有效地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糧食生產,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同時,通過支持"六小工程"、"兩免一補"、"三獎一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等惠農政策,促進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
財政增加了直接補貼額度
2008年,財政增加了直接補貼額度,擴大了補貼範圍,提高了糧食最低收購價,增加了防汛抗旱、動物防疫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支持了農村金融服務的發展,進一步調動和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此外,還通過支持"家電下鄉"、"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大農村財政減貧力度等方式,拉動了農村消費。
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
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由於財政支農資金連續多年穩定增長,農業發展形勢良好,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村居民對未來充滿信心。在促進農業生產方面,2008年財政預算安排了165億元用於對糧食生產大縣的獎勵,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同時,預算安排資金1022.8億元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了農村基礎設施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2008年對種糧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糧食直補兩項直接補貼資金規模達到633億元,直接增加了農民收入。而在優化農民收入結構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方面,財政支農資金也起到了明顯的導向作用。
農村居民信心的重要支撐
在2008年,儘管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經歷了重大自然災害以及多種困難的考驗,但財政支農資金作為鞏固農業農村發展形勢和農村居民信心的重要支撐,在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致富方面帶來了令人欣慰的成果:2008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5年連續增產,達到5.29億噸,再創歷史新高,農墾經濟實現生產總值228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樣保持5年連續增長,達到4761元,與1978年相比增加了近35倍,增速達8.0%,高於近5年7.5%的平均水平,達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水平。
資金重點投向農村社會領域
財政支農資金重點投向農村社會領域,提升了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
在財政支農資金總量逐年增加的基礎上,資金結構不斷優化,資金投入的針對性得到提高。近年來,我國公共財政重視改善民生,逐步將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納入保障範圍。2008年,財政預算安排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資金1245.2億元,比2007年增長96.5%,其中,支持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方面的支出611.4億元,用於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支出90億元。由於財政支農資金重點投向農村社會領域,農民享受的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從而提高了資金投入的有效性。到目前為止,我國約有1.4億農村中小學生享受了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政策,110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享受了生活補貼,逾8.15億農民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4284萬農村困難群眾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
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還體現在資金投入形式靈活,能夠及時地保證支農資金的需求。為了應對當前北方部分地區嚴重旱情,支持抗旱保收和春耕生產,財政部提前撥付農資綜合補貼資金716億元和糧食直補資金151億元。同時,為確保補貼資金及時兌付到農民手中,改變了按季均衡撥付的方式,將糧食風險基金中央補助款和農資綜合補貼資金存量部分一次性全部提前撥付到各省份。由於財政支農資金投入具有較高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較為充分地滿足了農村、農業、農民對支農資金的需求,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
加大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力度
有助於啟動農村潛在的巨大需求
當前,"三農"面臨較為嚴峻的發展形勢,農民工就業和農產品市場交易出現了一定困難,農業生產也面臨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此情況下,我國更加重視"三農"工作,以保護和鞏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根基。[2]
在當前,加大財政支農資金投入力度的意義,不僅在於保發展,更在於擴內需,通過財政資金投入來啟動農村潛在的巨大需求。據測算,農民消費每人增加1000元,全國就能增加內需9000億元,而增加"三農"投入,轉化為消費的比例大約為40%。更為具體的測算數字尤其令人振奮:2009年國家計劃投入農機具購置補貼100億元,可增加農機工業銷售產值約635億元;從90億元增加到150億元的"家電下鄉"補貼,可以拉動內需1000多億元;在被稱為"超市下鄉"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中,中央財政投入已帶動地方財政和社會投資約180億元,吸納農村人口就業約110萬人,增加農村市場消費近900億元;從2008年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要在3年內向農村投放1100億元的償債資金,這筆資金直接增加農村需求1000多億元,考慮到產生的乘數效應,總共將拉動農村內需4000多億元。如果這些數字真正能夠實現,那麼財政支農資金就能夠把農村內需的最大潛力挖掘出來。
擴大財政支農資金規模
進一步擴大財政支農資金規模,有利於建立健全穩定的財政支農資金增長機制
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力保障,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這一機制正處於初步建立階段。從形式上看,我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的趨勢明顯;從內容上看,我國財政支農資金渠道不斷拓寬。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除了要求直接增長外,還要求間接增長。
目前,我國新增教育、衛生和文化支出主要用於農村;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後新增收入主要用於"三農";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土地開發和新農村建設;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用於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耕地開發、土地整理;從水電和礦產資源開發收益中安排資金扶持"三農";利用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手段,優化農村金融資源配置和吸引農民資金投入。此外,隨着財政政策從"穩健"轉為"積極",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的重要性愈發明顯,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是優化支出結構的首要安排,是積極財政政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物質載體。由此可見,財政支農資金規模進一步擴大,有利於建立健全穩定的財政支農資金增長機制,有利於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
2008年,"三農"工作藉助於財政支農資金支持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09年,"三農"發展的中心任務被確定為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財政支農資金將緊緊圍繞着該中心任務"保量"、"保質"地被配置到每個必需的環節。到目前為止,在一些具體的民生事項上以及"家電下鄉"、"市場下鄉"等支農工程上,財政資金投入和使用的目標已經被確立。新一輪的財政支農資金投入定會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