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購買力平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購買力平價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提出,是研究和比較各國不同貨幣之間購買力關係的理論。也就是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以便能夠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這種理論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該理論認為,在對外貿易平衡的情況下,兩國之間的匯率將會趨向購買力平價靠攏。

購買力平價基本概念及作用

與匯率類似,購買力平價(PPP)是反映經濟體間交換同一組貨物和服務的貨幣比率。以單一商品巨無霸漢堡為例,其在中國和美國的售價分別是23元人民幣和5美元,則以美國為基準,巨無霸漢堡的PPP=23元人民幣/5美元=4.6。

與匯率相同,可利用購買力平價(PPP)將不同經濟體的經濟指標調整至同一貨幣單位。例如,中國2017年GDP為820754億元人民幣16,則經當年匯率6.7617折算後的GDP(匯率法GDP)為121413億美元,經當年PPP 4.18折算後的GDP(PPP法GDP)為196353億美元。

與匯率不同,購買力平價(PPP)是人為構造出的一個貨幣轉換因子。因此,儘管其避免了匯率的諸多缺陷,但其準確性受基礎數據、統計測度理論和技術方法的影響較大。構造和生產PPP的項目很多,目前影響力最大的是由聯合國和世界銀行主導的國際比較項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ICP)。從2017年起,ICP大約每3年組織實施一次,各輪次PPP測算方法可能存在差異。新一輪結果公布後,需調整之前輪次的測算結果。

ICP中購買力平價的測算方法

測算購買力平價(PPP)需要兩組數據。第一組數據來自國民經濟核算。參與ICP的經濟體需將其以本幣表示的支出法GDP拆分至155個細項(即基本分類)。這些基本分類的支出加總必須與GDP相等。第二組數據來自價格調查。各基本分類下包含了若干代表性規格品,每個經濟體需按照事先確定的規格品目錄調查這些規格品以本幣表示的年平均價格。(註:16.非經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後的修訂數據。17.數據來自世界銀行。)

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基本思路是,先利用規格品價格數據計算155個基本分類的PPP,再以來自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分類支出為權重,向上匯總成為總類(小類、中類、大類、主要總量和GDP)的PPP。通常說的中國2017年ICP的PPP為4.18,即指中國2017年GDP層級的PPP。

在ICP中,購買力平價的測算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經濟體將價格數據和支出數據提交至區域執行機構,區域執行機構負責測算區域結果。第二階段,由區域執行機構將數據提交至世界銀行,由世界銀行ICP全球辦公室結合區域結果測算全球最終結果。

購買力平價的應用

以2017年購買力平價(PPP)結果進行分析:

2017年輪ICP最終結果顯示,中國2017年的PPP為4.18,即4.18元人民幣等於1美元,低於當年匯率6.76。從全球看,發展中經濟體的PPP與匯率差距較大,發達經濟體的PPP與匯率差距較小,大部分經濟體的PPP值小於匯率值,僅部分經濟體PPP值大於匯率值。

根據2017年PPP結果,中國2017年GDP為19.6萬億美元,居世界(176個經濟體)第1位,比匯率法GDP排名高1位,我國GDP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6.4%;人均GDP為14150美元,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85.3%,位居世界第90位,比匯率法人均GDP排名低11位;價格水平指數為92.8%,比世界平均價格水平低7.2%。

176個經濟體總經濟規模為119.5萬億美元,比匯率法總量79.7萬億美元高出50.0%。全球人均GDP為16596美元,人均GDP最高的盧森堡人均達到112701美元,人均GDP最低的布隆迪人均僅為784美元。全球價格水平最高的經濟體為百慕大群島,其價格水平為全球平均水平的204.9%,價格水平最低的經濟體為埃及,其價格水平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27.5%。

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關於匯率決定的一種理論,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桑頓在1802年提出,其後成為李嘉圖的古典經濟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最後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加以發展和充實,已成為當今匯率理論中最具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種研究和比較各國不同的貨幣之間購買力關係的理論。該理論分為兩部分:

一是絕對購買力平價。是指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之間的均衡匯率等於本國與外國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間的比率。絕對購買力平價認為:一國貨幣的價值及對它的需求是由單位貨幣在國內所能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量決定的,即由它的購買力決定的,因此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可以表示為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而購買力的大小是通過物價水平體現出來的。根據這一關係式,本國物價上漲將意味着本國貨幣相對外國貨幣的貶值。

二是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相對購買力平價彌補了絕對購買力平價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觀點可以簡單地表述為:兩國貨幣的匯率水平將根據兩國通脹率的差異而進行相應地調整。它表明兩國間的相對通貨膨脹決定兩種貨幣間的均衡匯率。

從總體上看,購買力平價理論較為合理地解釋了匯率的決定基礎,雖然它忽略了國際資本流動等其他因素對匯率的影響,但該學說至今仍受到西方經濟學者的重視,在基礎分析中被廣泛地應用於預測匯率走勢的數學模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