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民族節日博物館;它的建立,受到我國文博界的深切關注,《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博物館》在收錄貴州的4個博物館與紀念館中,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中國博物館志》也將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列為該志的志目。

歷史沿革

三十年前(1984年),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正式落戶在飛雲崖這塊土地上。

1987年12月31日正式對外開放,展館原設在黃平飛雲崖月潭寺養雲閣內。

1988年9月遷至飛雲崖大佛殿。博物館包括展廳、倉庫、民族文化交流培訓中心、蘆笙場等配套設施,占地面積2405平方米。現館藏貴州境內苗、布依、侗、彝、水、瑤、回、仡佬、壯等十七個世居少數民族的節日[1]文化文物1200餘件和一批文字、圖片、音像等資料。開館後,「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展覽」應邀至西安、北京、深圳、廣州、無錫、南通等地展出;隨展的節日歌舞、服飾表演隊的隊員還應邀到美國參加美、蘇、中、日四國藝術節,展覽獲得國內外觀眾高度評價。

2000年因修繕大佛殿而休館。

2009年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被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二批免費開放博物館。

2009年12月25日實行免費開放。

5月21日,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在黔東南州黃平縣飛雲崖正式開館。

館藏文物

該民族節日博物館設立在堪稱「黔南第一奇境」的黃平飛雲崖古建築群內,館內分節日概況、節日活動、節日服飾、節日飲食四個部分,展出貴州境內苗、布依、侗等17個世居少數民族的節日文化實物數千件及大量文字、圖片、音像等。

文化活動

2013年05月23日,「5 18」國際博物館日恰逢農曆「四月八」民族集會活動,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在博物館日舉辦了黃平飛雲崖「四月八」民族節日集會活動暨2013年「5 18」國際博物館日[2]宣傳活動。

作用價值

博物館自免費開館以來,以弘揚各少數民族節日文化為己任,通過博物館這個載體,有效的保護了少數民族文化特色與內涵,又使多樣的少數民族節日文化得到延續和傳承。參觀人數也在逐年增長,年接待遊客量20多萬人次,成為了黃平縣旅遊的一大亮點。

視頻

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觀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好多漂亮的衣服和樂器
貴陽避暑之都,航拍貴州民族文化之魂,貴州省博物館!

參考文獻